民营经济质效稳步提升
全国工商联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275.78亿元,比上年增加12.11亿元。
500强是民营企业的排头兵,其数据变化、排序升降是观察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窗口。超预期因素冲击之下,500强入围门槛仍创新高,体现出我国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创新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升。
制造业更显韧性
2022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39.83万亿元,上升3.94%,保持连年增长;资产总额46.31万亿元,止住上一年下降趋势,迎来显著回升;税后净利润、销售净利率等尽管有所下降,但降幅较上一年收窄。
在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内外需不足等多重挑战下,民企500强能保持营收总额和资产总额双增长,足显韧性之强。“营收增长一方面是企业奋斗拼搏的结果,另一方面是我国市场仍有足够的机会和份额。不过,成本上升等外部性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克服,因此利润水平和盈利能力有所回落。”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说。
值得一提的是,制造业企业继续在民企500强中保持主导地位,数量为322家,较上年增加21家,且营收总额、资产总额、纳税总额、就业人数等指标较上年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李志起认为,在全球供应链遭受冲击的情况下,我国生产能力和生产秩序率先恢复,保障了出口增长,带动了民企制造业增长。与此同时,我国坚持把制造业作为全面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制造业获得政策支持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税费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举措都能使企业直接受益,再加上制造业企业实体资产相对丰厚,也更易获得贷款支持。”李志起说。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介绍,作为制造业企业,近年来魏桥集团积极布局下游加工,建设魏桥轻量化基地,带动形成新能源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增长引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更需要其发挥压舱石作用。“制造业民企数量的增长,显示出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坚定步伐和巨大动能,特别是重工业制造、装备制造以及现代数字技术智能制造保持较强进取势头。”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吴跃农说。
转型升级是趋势
报告显示,2022年,75.2%的民企500强实施转型升级。李志起认为,一方面,民营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提高在产业链的话语权,在政策的支持引导下主动实施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行业产能过剩、国际市场低迷等因素倒逼企业自我加压,改革发展模式。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秋荣表示,恒力深耕研发创新,持续推进产业转型。
作为排头兵,500强的转型实践对于广大民营企业而言,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民企500强转型升级,主要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提高环保性能等,背后离不开关键技术研发。最近3年,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超3%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的民企500强数量连年增长。“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意识到,必须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李志起表示,企业愈加重视研发投入,表明民营经济正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榜单中名次跃升明显,该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围绕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和市场应用集成创新三大发展方向,不断攻克动力及储能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主动服务“双碳”战略。
“民营制造企业在创新上大幅投入,智转数改结出硕果,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提质增效,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提供动力。”吴跃农说。
仍需持续提升信心
受外部环境影响,民企500强成本上升、需求不振的问题仍然存在。
从调研情况看,民企500强海外投资增速出现回落,反映原材料成本较高、用工成本上升、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500强企业数量较多。“这些问题难以靠企业自身消化,一些民营企业信心仍然不足。”李志起说。
面对民企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国家支持政策也密集出台。多家500强民企表示,强化民营经济“内在要素”和“自己人”的重要定位体现了民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在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动中积极吸引民营企业参与,有效提振了发展信心。数据显示,近七成民企500强认为融资环境有所改善。
专家提出,尽管存在困难,但民企500强整体实力依然在增强,说明只要企业家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不断积累市场竞争经验,用活各类惠企政策,就能实现新的突破。
报告还显示,民企500强中,有419家希望进一步降低税率;超过200家希望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基数和缴存费率、产业链上下游政策优惠统筹安排、出台鼓励创新税收优惠等政策。专家建议,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政策加快落实落细,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民营企业。
曾诗阳(来源:经济日报)
曾诗阳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能源部长:应对气候变化方面 美国应向中国学习
- 长征路上学党史丨红军兵站贡米飘香
- 建设银行积极对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初见成效
- 太阳的40亿亿倍!宇宙中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现身”
- 日媒:日本国土交通省对丰田总部开展突击调查
- 《“百姓喜欢 坏人害怕”》中国记者推广短剧
- “厦门-尼斯电影文化交流展”在法国启幕
- “希望搭上中欧班列的‘顺风车’”
- 宁夏算力产业多点开花 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 动力电池企业产能过剩难题浮现,海外“开卷”胜算几何
- 安徽省首条全自动运行地铁空载试运行
- 广州首条地铁环线设26座换乘站 初期可与9条线路换乘
- 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三个着力”扮靓扬州“最美窗口”
- 受雨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19省份共封闭路段204个
- 中国科幻网文白皮书显示:作者和读者大盘不断扩大,IP改编价值加速释放
- 官方通报“焦作师专食堂烤鱼现蛆虫”:属实,立案查处
- 华南等地有明显降水 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 多部影视作品创作生产计划在广州发布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20千米
- “旅拍风”吹到“晋商大院” 新业态激发文旅市场新活力
- 热门推荐
-
- 原创舞台剧《魔域·亚特之光》首演 共赴“爱与和平”成长征途
- (新春走基层)呼和浩特:藏在为老服务餐厅里的团圆味道
- 长江“老领港”近40年手写引航日志:见证中国造船和海工产业崛起
- 三星堆265件(套)古蜀文物亮相北京
- 为生命“续航” 浙江“90后”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
- 马来西亚开放泰国旅游巴士载客入境
- 家用射频美容仪转为“械字号”产品 射频美容仪部分仍在售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信号
- “十一”假期旅游市场热度高涨 “新选择+新线路”激发消费新引擎
- 驻华使节河北行|“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令人印象深刻”
- 冯骥才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话剧《俗世奇人》亮相桂林
- 中国驻泰使馆通报:已寻获张某 争取尽快安排其回国
- 新疆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传承人:炙热民歌“种”出“沙海玫瑰”
- 海内外文人雅士泼墨兰亭 “曲水流觞”重温千年经典
- 助推光子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光子产业链合作对接会举行
-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巴勒斯坦武装目标 致至少12人死亡
- 塔吉克斯坦与阿塞拜疆两国元首举行会谈
- 沙特航空连通计划首席执行官:加强与中国的航空连通性是沙特阿拉伯旅游业的重要机遇
- 湖南桃江“粮二代”结成种田“搭子”备春耕
- 《海上丝绸之路文献集成·历代史籍编》新书福州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