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引资规模下降无损中国对外企吸引力
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吸引外资规模正在下滑。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短期现象并不代表长期趋势,中国对投资者吸引力依然强劲。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47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降幅比前7个月扩大1.1个百分点。
据中国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解释,引资规模下降主要受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全球跨境投资乏力、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联合国贸发会议《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称,202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2%,今年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另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7月发布的报告,初步估计2023年一季度全球外商投资同比下降25%。
美国持续加息也是原因之一。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11次密集加息,将利率从接近于零提升到5.25%—5.5%,为22年来最高水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潘圆圆称,外企进行投资决策时固然看重东道国人均收入、劳动力、产业结构等长期因素,但利率等中短期因素的影响亦不容忽视。
虽然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从前8个月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大增33%来看,中国对投资者吸引力依然强劲。今年以来,众多跨国公司高管一再掀起“来华热”,也足见在外企心目中,经济稳步恢复的中国仍是其提振业绩“必争之地”。
对外企而言,中国人口数量多、消费力强,意味着对华投资能享受市场红利,收益率高;同时,中国在基建、资源、产业链方面的综合优势则意味着成本可控。分析人士认为,外企看重收益成本相抵之后的回报,这方面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拥有独特的综合优势。
中国引资优势虽在,但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之际,维持对外资吸引力需付出更多努力。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暗示,不排除未来会继续采取更加紧缩的措施,并在更长时间内维持高利率水平。
此前,中国已出台新一轮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措施,包括加大重点领域引进外资力度,保障外企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外企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等。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今后将抓好政策落实,并将推动合理缩减负面清单,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
潘圆圆认为,吸引外资需多管齐下,使外企在华有利可图。扩大市场准入,鼓励外企投资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外企在华经营提供空间;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及时解决外企合理关切和诉求等,都应成为新形势下引资重要措施。(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给大国“拼”大船的年轻人:“这就是我们的中国速度!”
- 印尼一架直升机在巴厘岛坠毁
- 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二十周年纪念演出将启
- 以美防长会面 对缓解加沙局势只是“隔靴搔痒”
- 沙田海关查获10.8吨电脑机箱洋垃圾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出席莱希葬礼
- 奥运冠军雁门关下寄语学生:脚踏实地 勇敢坚持
- 广西17条河流22个水文站出现超警洪水
- 中国正能量:记录国人追梦故事,向世界展现活力中国
- 应对老龄化社会就医需求 青海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示范点”
- 国家统计局:前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4.4%
- 赞比亚与江西企业签订林业碳汇战略合作协议
- 跨越科创“死亡之谷”,北京量子产业如何“量”力前行
- 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
- 第二十三届海辩赛落幕:复旦夺魁 台湾两高校获亚军季军
- 港澳艺术家“艺汇丝路”:想在甘肃待久一点
- 中国鄂尔多斯至蒙古国乌兰巴托直飞航线开通
- 美媒:瑞士或将放宽瑞士产军用物资的出口管制
- 过量游离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我国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功送电
- 热门推荐
-
- 一圈、两区、三线,新疆布局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 (经济观察)中国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积极因素积累
- 山西太原首次开行至莫斯科中欧班列
- 江苏外贸第一大港——太仓港集装箱岸线打通
- 全网刷屏!兔年春晚这10个瞬间,绝美!
- 举报事件发酵,长城汽车、比亚迪股价双双下跌
- 新疆智慧矿区:工业智能化助推矿井作业安全高效
- 惠及“非标体”人群 富德生命“臻享保”打造有温度的重疾险
- 内部分歧较大 欧洲强化防空合作步履维艰
- 春节期间幼儿异物卡喉高发 这个急救方法要学会
- 【四海同春】莫斯科:浓浓的“中国年味”
- 白金汉宫披露英王加冕礼马车细节:系澳大利亚造 门把手镶嵌154颗宝石
- 2024金洞村K欢乐开唱
-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文化日”在京开幕
- 一批网购欺诈式售假团伙被打掉
- 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已在震源附近引发局地海啸
- “纯血鸿蒙”启动开发者测试 今年第四季度投入商用
- 买这个水果的人注意!多地紧急通告,要求报备!
- 以色列称哈马斯汗尤尼斯旅指挥官在加沙袭击中丧生
- 中国实施四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