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仓”千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中新网佳木斯9月15日电(葛艳晶 孟庆文 高鹏飞 记者王妮娜)9月15日,作为我国“北大仓”的三江平原上,1000万亩水稻稻穗饱满,14.38万台现代化的农机具将在秋收期间轮番上阵,这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的高标准农田的丰收场景。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建三江分公司”)位于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被称为“北大仓”,已经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我们根据地里的土壤条件和水稻成熟度,计划在9月20日到30日之间完成割晒工作,尽早收获尽早翻地,今年秋天就进行标准化格田改造。”经过排查和分析,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技术员蔡鑫与种植户郭海龙商讨起了今年的标准化格田改造计划。在今年的秋收中,大兴农场有限公司将标准化格田改造这项工作纳入其中。
“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今年,建三江分公司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新型农业格局,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有效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从2019年至今,很多种植户都尝到了标准化格田改造的“甜头”。“我家原来是55个水稻池,改成22个水稻池后,农业机械操作起来更方便了,你看这水稻长势非常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水稻种植户邱艳军说。
近年来,建三江分公司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2021年以来,该公司完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同时,该公司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还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集成应用基质土改良、温汤浸种、密苗机插等农业新技术22项,建设了8个智慧农场群,完成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少人、智能化作业面积852万亩次。(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省虚拟现实创新设计职工数字应用技能竞赛在福州举办
- 玻利维亚发生未遂政变 前陆军司令被捕
- 第十四届民盟文化论坛在沪举行:聚焦文化传承与发展
- 社论丨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 黎以冲突加剧 以色列称已击杀黎真主党两名继任者
- 韩国政府将坠机事故发生地划设为特别灾区
- 广西北海供电部门全力保障灾区救援抢险用电需求
- “岑继华内地交流计划”实习团在沪结营
- 这顶被烧变形的消防头盔,讲述着宝塔山下“蓝焰卫士”的英雄事迹
- 财政部:2025年要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中国如何走好品牌发展之路?
- 山东河南湖南等地有较强降雨 18日强冷空气抵达
- 主播说联播丨“70后”“80后”“90后”齐聚“天宫”,这就是传承!
- 彩瓷为“桨” 纪红建 “泛舟”“海上丝绸之路” 推出新作《彩瓷帆影》
- 对“摆拍炒作”类毒流量说不,是在重申底线
- 焦点访谈|如何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三个共同行动是关键→
- 今年以来北京累计返还超亿元电信网络诈骗拦截资金
- 与古蜀文明同行:国产民机“三星堆号”首飞
- 漂流12天后,遭胡塞武装击中的货船在红海沉没
- 美国改口?“空袭前没有通知伊拉克”
- 热门推荐
-
- 博爱特校涉性侵案校长被追加强奸罪
- 让破坏名胜古迹者付出“肉疼”的代价
- 2023智博会上新加坡组团觅商机 冀共享市场机遇
- 国际最新研究:米兰人平均身高过去两千年里几乎没有变化
- 北京今日天空云量较多将现分散性雷阵雨 出行需防雾来“扰”
- 《我们这十年》热播:真实可信让观众共情
- 我国已累计收购2023年秋粮近1.5亿吨 粮食购销储备监管新体系已建成
- 伦敦市长称“脱欧”使英国经济损失1400亿英镑
- 国家自然博物馆:7月延时开放8月增加夜场
- 第二十一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决赛启动
- 2024年“汉语桥”比利时赛区中小学组决赛举行
- 最热黄金周折射旅行观念变化
- 广东结束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中英/北爱教育合作论坛举行 中国驻英大使发表演讲
- 世界周刊丨圆圆的梦想
- 实施“云上选海”试点“立体用海” 海南推动海洋资源高效利用
- 西班牙2024年国际游客达94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明年迎来1158万毕业生 教育部多举措促就业
- 四川南充:开通为民办事“直通车” 问题清单“销号清零”
- 8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79元 下调21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