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仓”千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中新网佳木斯9月15日电(葛艳晶 孟庆文 高鹏飞 记者王妮娜)9月15日,作为我国“北大仓”的三江平原上,1000万亩水稻稻穗饱满,14.38万台现代化的农机具将在秋收期间轮番上阵,这是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的高标准农田的丰收场景。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建三江分公司”)位于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被称为“北大仓”,已经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我们根据地里的土壤条件和水稻成熟度,计划在9月20日到30日之间完成割晒工作,尽早收获尽早翻地,今年秋天就进行标准化格田改造。”经过排查和分析,大兴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技术员蔡鑫与种植户郭海龙商讨起了今年的标准化格田改造计划。在今年的秋收中,大兴农场有限公司将标准化格田改造这项工作纳入其中。
“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今年,建三江分公司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新型农业格局,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有效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从2019年至今,很多种植户都尝到了标准化格田改造的“甜头”。“我家原来是55个水稻池,改成22个水稻池后,农业机械操作起来更方便了,你看这水稻长势非常好,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水稻种植户邱艳军说。
近年来,建三江分公司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2021年以来,该公司完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同时,该公司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上,还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推广,集成应用基质土改良、温汤浸种、密苗机插等农业新技术22项,建设了8个智慧农场群,完成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少人、智能化作业面积852万亩次。(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力求打造上海科创中心新名片 2023外滩大会9月7日开幕
- (聚焦博鳌)毕马威中国副主席:RCEP有望加速数字货币在亚洲发展
- 厦门鼓浪屿等重点景区暑期向全国免门票开放
- 2024湘台青年交流活动举行 助力台青享发展机遇
- 李勇:着力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美国付出的是钱和武器,乌克兰人付出的却是生命”| 世界观
- “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 老了,谁来照顾你?养老护理行业升温,专业人才缺口大
-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遍开国际合作“繁花”
- 北京市气象台解除沙尘蓝色预警信号
- 中越妇女联合开展禁毒宣传 携手构筑“无毒”边境
- 新场景赋能城市发展 “文化+”为首都民众生活添彩
- 琼州海峡跨海列车安装“大型充电宝” 解决过海闷热难题
- 国铁南宁局加开44列旅客列车服务端午假期出行
- 加纳宣布对非洲国家护照持有者免签
- 内蒙古包头:稀土产业由“世界级储量”向“世界级产业”迈进
- 浙江非遗亮相新疆 数字化技术全景展现非遗之美
- 一架美国客机在海地降落时遭枪击 美使馆发安全警告!
- 法国一名市长住所被暴徒袭击 市长夫人受伤
- 百年京张 见证铁路发展国力飞跃(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 热门推荐
-
- 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远古生物是如何进化出骨骼的?
- 从球场到人生 成长励志综艺《我的主场》热播
- 2024年名师巡讲活动走进雅加达
- 泰国普吉岛附近一游船沉没 33名中国游客获救
- “赵露思被打”事件引争议,多方否认,律师发声
- 美国五角大楼:美军舰在红海击落三架无人机
- 台风“普拉桑”结合冷空气将给华东带来强风雨天气
- 国际大科学计划“二期”启动 中外科学家携手破解更多生命奥秘
- 河南多举措开展雨后农田管理 确保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 秦山核电基地累计安全发电8000亿千瓦时
- 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出炉
- 沈音学子走进沈阳故宫 为游客带去精彩演出
- 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下线
- 林票碳票“点绿成金”
- 出行成本下降 九月份旅游市场热度仍旧不减
- 斗鱼携手淘宝打造“游戏嗨购节”,两日销售额近千万元
- 黄铁山120余件(套)水彩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 中使馆:敦促菲方停止炒作非法裁决,早回谈判解决正轨
- 澳大利亚国际文化产业协会在悉尼举办文化经贸交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