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近来,“最热的一天”这个说法,频繁地出现在世人眼前。
一
世界气象组织7月10日发布报告称,根据初步数据,7月3日至9日这一周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周。
该报告援引日本气象机构的再分析数据称,本月的全球平均气温为17.24摄氏度——这是全球各地、包括海洋与两极的温度均值,也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天。
而在这份报告所提及的一周里,这样的“平均最高温度”被刷新了好几次。6日,17.23摄氏度;5日和4日,17.18摄氏度;3日,17.01摄氏度。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研究所气候科学家塞皮认为,地球“至少12.5万年”以来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
具体到全球各地来看,欧洲多国遭遇热浪侵袭,欧洲环境署表示,热浪、洪灾、干旱等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或将成欧洲夏季“新常态”。在亚洲,多地高温天气接连刷新纪录,东南亚、南亚地区多地最高气温更是普遍超过40摄氏度。
北美洲也深受极端天气困扰。美国多州近期持续高温,约1.1亿美国人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美国紧急事务管理部门预测,热浪或将在南部引发暴雨、狂风、龙卷风等恶劣天气。加拿大则持续受野火影响,今年成为其进入21世纪以来野火火情最严峻的年份。
甚至就连正处于冬季的南半球,也创造出一些高温纪录。7月6日,南半球平均气温为12.62摄氏度,比1979年有记录以来的任何一年的7月6日都要温暖,比平均值异常高出1.05摄氏度,而南极的平均气温比平均值异常高出3.70摄氏度。
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也在急剧升温。有报道称,自4月以来,全球海洋的平均气温一直处于有记录以来最高值的异常状态,并首次突破了21摄氏度。
按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对海洋热浪的定义与分级,“极端”海洋热浪已然形成,北大西洋局部地区甚至已达到最高级别——“超级极端”。
该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6月地球上40%的海洋经历着海洋热浪,到9月热浪将扩大到50%的海洋。
二
《自然》杂志此前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气候问题预计将使热带大部分地区的危险高温指数水平增加50%至100%,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危险指数水平将增加高达10倍。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仅欧洲2022年就至少有1.5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高温天气。许多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处在温度较高地区,其民众生命健康所面临的高温威胁更加严峻。
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专家伊恩·弗莱表示,仅2020年全球就有3070万人因天气相关事件而流离失所,“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变得日益严重,跨国界流离失所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
在极端高温及其引发的天气灾害影响下,多国经济受到冲击。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过热的天气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1000亿美元的损失。路透社报道称,到2050年,印度的极端高温最终可能导致“户外工作能力”下降15%,降低多达4.8亿人的生活质量,并使GDP损失2.8%。
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到2030年,极端高温将使全球工作时间减少2%以上,这相当于损失8000万个全职工作岗位和2.4万亿美元。
相较于其他产业,农业受到高温天气的影响更为直接。今年以来,多个粮食生产大国因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农业及资源经济和科学局预测,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从创纪录的水平下降34%至2620万吨,大麦产量将下降30%至990万吨。美国中西部地区64%的玉米种植面积和57%的大豆种植面积受到高温干旱影响。
欧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德国农业合作社协会在最新报告中预计,受干热天气影响,德国2023年所有类型的小麦作物产量将同比下降2.9%至2187万吨。欧盟作物监测服务机构也下调了欧盟今年粮食和油籽作物的平均产量预测。
有分析指出,干旱不仅会导致粮食减产,更为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提供了最好理由。粮食价格波动会引发市场失衡,扰动国内和国际贸易活动,影响粮食供应量,进而加剧全球饥饿困境。
三
对于全球的持续高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警告称,“气候变化已经失控”。
世界气象组织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出现形成厄尔尼诺的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而受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双重影响,今明两年全球多地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服务主任克里斯·休伊特分析称,6月和7月初的异常温暖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发展初期,预计厄尔尼诺现象将进一步加剧陆地和海洋的热浪,并导致更极端的陆地和海洋温度,预计这类影响将持续至2024年。
世界气象组织不久前发布的更新报告认为,结合世界多地的模型预测和专家评估意见,2023年7月到9月间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并持续到年底的可能性为90%,且“至少为中等强度”。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它平均每2~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12个月。厄尔尼诺现象会引发各地天气变化,例如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多雨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由于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较早,发展空间大,如发展成强厄尔尼诺,可能会带来全球气温的新高峰。世界气象组织5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23年至2027年这5年内至少有1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这一概率达到98%,今后5年“我们可能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专家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目前所经历的只是“未来的预兆”。
梁凡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商务部:预计全年服务进出口规模将保持增长
- 京津冀优秀文艺节目展演播出 提升区域文化发展活力
-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去世
- 硕世生物关注女性健康 HPV检测赋能智慧健康管理
- 假期校园体育场,为何难成市民健身房?
- 黄百铁路首座特大型隧道开建
- 人艺好戏《她弥留之际》台湖上演
- 第二十一届ChinaJoy在上海火热开幕
- 青海两起交通事故4人死亡 原因皆为超速行驶
- 九九重阳敬老情 尊老爱老就在生活点滴
- 第十一届用户满意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探讨最新研究成果 助力质量强国建设
- 枪声不断!海地警方与黑帮在总统府附近激烈交火
- 2024英雄对决卡游杯全国大奖赛圆满收官,展现智力体育竞技新魅力
- 外媒:以色列猛烈打击叙利亚海岸军事基地
- 泰国最高法院判处前总理他信10年监禁
- 湖南新化残疾人无障碍家改让爱无“碍”
- 湖北竹溪:父子接力守护古树留住乡愁
-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2年受捐11.59亿元
- 中国官方促金融支持民企发展:上交所等与部分民营房企签署合作协议
- 火灾逃生,这些知识要记牢!
- 热门推荐
-
- 报告:保租房公募REITs规模将超百亿元 行业主体需重筑护城河
- 北京小客车指标如何复核?北京官方就热点问题答疑解惑
- (新春见闻)广西临桂百年“会仙板鸭”飘香新春市场
- 特朗普、马克龙和泽连斯基举行三方会晤
- 茶卡盐湖向“大茶卡”旅游综合体迈进
- 冯远征: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一辈子做人艺的演员
- 制止乱收费!山西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
- 俄国防部:控制顿涅茨克地区一居民点
- 南方小年广铁迎来春运节前客流最高峰
- 三亚市市长:2025年将推出超千款特色旅游产品
- 联合国谴责加沙城救援物资领取点遭袭 再次呼吁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
- 重庆黔江发出首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 小红枣做成大产业(乡村行 看振兴)
- 网传“某镇一小学教师殴打学生致其受伤住院” 当地已展开调查
- 反复咳喘容易感冒 肺肾同调顺时温补
- 以色列总理:希望与叙利亚过渡政府“建立关系”
- 2024中国(长沙)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在长沙召开
- (新春走基层)盐城亭湖:“三边服务”绘出家门口幸福养老图景
- 国博出台新禁令,博物馆讲解乱象如何治理?
- 浙江老夫妻先后查出胃癌中晚期,与两人酷爱腌制食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