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碳排放双控“行至中场”须加力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就“十四五”节能目标完成进展滞后分别约谈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省发改部门负责同志。约谈指出,上述省份能耗强度下降滞后于“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个别地区甚至不降反升。这让有关能耗双控的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
作为我国节能工作的核心制度之一,能耗双控有效推动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减缓了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如果从“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单位GDP能耗强度算起,我国持续推动能耗强度下降已超过17年。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26.4%,年均下降3.3%,有力支撑了碳排放强度下降,对经济转型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及相关顶层设计的建立,能耗双控制度的不足也逐步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科学设定能源双控目标、指标分解落实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年前,一些地方为实现减排目标采取拉闸限电、煤电“一刀切”等运动式减碳,给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教训是深刻的。
回头看,上述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能耗双控要求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间不能够完全衔接。对此,2021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时作出调整,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等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度。
从本质上看,能耗双控与碳排放双控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执行简便高效,缺点是不能区分用能类型,在限制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也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后者约束的重点在于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与强度,但碳核算、额度分配等程序较为复杂,好处是可再生能源使用将不再受限制。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意味着全社会能源消费的弹性更大,碳减排措施的精准性也更高了。换言之,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必须用碳排放双控把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有机统一起来。
不过,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不会一蹴而就,有时还会出现反复。今年以来,随着各地铆足干劲“拼经济”,部分地区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给全社会能耗强度下降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有些地方急于上项目抓投资,在节能审查上有所松弛,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乏力,节能形势总体较为严峻。有关部门要加强节能审查和节能监察,既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也要下大气力推广节能技术,通过对标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强化高质量发展用能保障。
从中长期看,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鼓点也在加密。今年7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双控转换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强调要坚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建设,健全碳排放双控各项配套制度,为建立和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创造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能耗强度下降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约束性指标,在执行上具有制度刚性,是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但约束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了飞得更高、行得更稳,是为了蓄积更加充沛的发展后劲。我们要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做好节能工作,用最小成本实现最大收益;还要把稳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最大程度地把政策协同效应发挥出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顾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犯罪动机、是否有幕后操纵者?韩警方将彻查李在明遇袭事件
- 十三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
- 非遗体验促交流 首都中外家庭共度国际家庭日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80后”驻村书记:村民的事再小都是大事
- 2023年元旦出游盘点:机票酒店“量价齐升” 出境预订迎“开门红”
- 万物“代下单”,风险谁来担?
- 闽赣两省携手文旅合作 共赴“诗与远方”
- 青海久治至四川马尔康高速公路首座微瓦斯特长隧道贯通
- 美媒:3D打印零件、两三秒便可安装……非法改装机枪激增令美国枪支暴力恶疾“雪上加霜”
- “元游宁夏”项目已累计完成14个数字景区建设
- 国际豪华邮轮被大妈“吃”退中国?
- 南珠中城际(中山段)全线首块顶板封顶
- 广汽丰田科技日展示硬核科技 智能化布局目标明确
- 同一行程2辆出租车价格差33元?官方回应:拟吊销涉事司机营运资格
- 四川自贡九鼎大楼火灾造成16人遇难 初步调查系施工作业引发
- 立破并举根除地方保护顽疾
- 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中国首条跨海高铁开通
- 贵州长顺县山火已扑灭 遇难人员身份确认
- 打好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组合拳
- 【世界看奥运】“中国制造”再度“霸场”世界级盛会 专业人士:高质量和高标准是领先国际的有力保证
- 热门推荐
-
- 艺术再现雄安建设者奋斗故事 原创音乐剧《星辰》首轮巡演走进河北
- 广东近百个台风预警信号生效 多地停课
- 2023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发布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威海:“生态观光”铺就乡村致富新路
- 追风逐日看新疆|布尔津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正酣 通风兼安全洞以4米/天速度推进
- 吃碘盐导致甲状腺癌多发?没证据
- 山东出入境新政聚焦中外申请人多元化需求 实现“掌上办、零跑腿”
- 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闭幕 出口成交呈恢复性态势
- 台湾制造业无薪假人数创近两年新高
- 商务部:中欧已就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举行多轮磋商
- 民调:多数美国民众预计2025年美国会出现政治冲突和经济困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内蒙古:逐“绿”前行 向“新”出发
- 日本发射“SLIM”月球探测器
- 聚焦对外开放,内蒙古何以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 洛阳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发现天竺高僧墓塔
- 浙江桐乡发布乌镇“国际互联网小镇” 规划面积110.93平方公里
- 临夏有约:“泾渭分明”的黄河奇观里有条鱼
- 蒙古国妇女在中国开启医疗、手工艺技能培训之旅
- 克里访华,中美气候合作升温
- 《2023全球CEO调查暨并购交易市场展望》:并购需求接近创纪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