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初步形成 应用领域日益多元化
中新社长春9月14日电 (记者 郭佳)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14日在吉林长春表示,目前,中国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初步形成,已具有良好自身基数与大规模应用市场,氢能产业呈现出逐步商业化的发展态势。
当天,“氢动吉林”首届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来自中国氢能产业领域的200余位代表与会,共同探索氢能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分享氢能产业新机遇新成果,展望氢能产业发展新合作新未来。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黄利斌指出,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将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有序发展,提升氢能多元化利用水平,重点推广一批氢能应用等先进技术,拓展绿氢在钢铁等重点用能行业的替代应用,持续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动完善氢能政策标准体系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氢能液化成本高等难题限制了氢能远距离输送,全球正进入“氢2.0”时代,氢能产业向绿氨、绿色甲醇等“泛氢”能源方向发展。中国作为合成氨生产大国,在绿氨生产和氨能利用方面正在积极发力。
彭苏萍认为,氢能发展要以应用场景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氢能产业。他指出,氢电耦合可消纳可再生能源,氢能耦合煤化工、石油化工则是化工行业深度脱碳的重要途径,而氢燃料电池在重卡、船舶等领域的应用已展现出广阔前景。
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吕海强介绍,该省启动实施了“氢动吉林”行动,推动在交通、氢基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等领域实施风光消纳规模制氢、工业领域规模用氢、多元应用生态构建、高效便捷氢能储运等。
吕海强介绍,到2035年,该省清洁能源制氢年产能将达到120万吨至150万吨,氢电池汽车运营达到7万辆,加氢站400座以上,全省氢能产业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七届进博会)索尼高管:期待为中国“乐经济”添砖加瓦
- 2023年上半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26.4% 增速居全国第4位
- 邬贺铨院士:面向AR/VR、车联网,5G能力不足需提升
- 以总理办公室否认达成黎以停火协议 内塔尼亚胡指示继续全力战斗
- (申城风景线)“新场馆”蕴藏“大海派”
- 上海消保委2023年受理消费者投诉41万余件 涉及医美等多个方面
- 威神V迷你四辑《Phantom》发行 将通过直播与粉丝见面
- 探访全国首家油菜博物馆:沉浸式感知油菜文化
- 江西首张乡村旅游数字地图上线 解锁“country walk”新玩法
- 国际热评:竞争不应是中美关系主要底色
- 全国人大代表钟宝申:建议加强农村光伏市场质量监察 避免大建大拆
- 江苏盐城今年首只人工繁育的“鹤宝宝”顺利出生
-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74件/套实物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苏皖等地有雾和霾
- 外媒: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新一轮袭击
- 《追光·逐梦·见中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光影艺术欧洲巡展》在法国揭幕
- 甘肃以“治”管“废”:为“无废城市”建设添“绿”
- (新春走基层)中国“春联村”迎销售旺季 小春联成致富大产业
- 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 商务印书馆发布8月十大好书 《陈嘉映著译作品集》全面展现治学之路
- 热门推荐
-
- 我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满足游客“水陆空”360度赏景需求
- “多巴胺”,为啥这么流行?
- 韩媒:韩国前戒严司令官、陆军参谋总长朴安洙被停职
- 浙江成立海洋大数据增值应用中心 加快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
- 华裔数学家张益唐:青年“创业正当时”
- 宁马城际铁路关键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 来自北京的专属魅力!快来解锁这些景点新“副本”
- 海南多举措保障新能源汽车和出岛瓜菜保供车过海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贾海洋:建议规范热搜及话题设置 营造清新网络环境
- 在评论区反复“哭穷” 下单真能便宜吗?
- 第三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馆青海项目玉树轮展在北京启动
- 四川:暴雨来袭25000余人紧急避险转移
- 山东乡村掀起文化热潮 民众“家门口”享文化盛宴
- “世界第一兔”亮相古动物馆
- 西藏自治区总工建会60年来会员数量增加至65万余人
- 捷克东北部两列火车相撞 致4人死亡
- 东北县城发力“颜值经济” 年产2亿片美瞳拓海外市场
- 陕西靖边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发电
- 全球百名学者齐聚“世界围屋之都”江西龙南“论剑”客家文化
- 韩国锦山举行世界人参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