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到6月底 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较去年同期增长4.8%、8.5%
中新网9月12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民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制度,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加快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完善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健全主动发现机制,重点做好申请能力不足困难群众的发现和救助工作。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单独纳入低保,着力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救助保障标准,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4.8%、8.5%。今年1-6月全国累计支出低保、特困和临时救助资金1265亿元,比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二是加强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员,以及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并与教育、医疗、住建、乡村振兴、工会、残联等部门建立共享机制,加强监测预警,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三是健全综合救助帮扶机制。会同相关部门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针对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的救助帮扶政策,按照对象分层、救助分类、覆盖全面、协同高效的思路完善相关救助政策,不断提升救助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加大对临时遇困人员的救助力度。同时我们还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引导支持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近期民政部已就这方面工作印发了文件,作出了相关部署。
四是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瞄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加强社会救助政策理论研究,在服务类社会救助、居住地申办低保、统筹救助资源、提高经办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试点试验,及时总结推广地方典型经验做法,适时出台政策制度,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徐工国际客户节千余名海外客商体验徐州历史文脉
- 友谊始于聆听 中美歌剧牵手唱音乐会厦门举办
- 中国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 “1949南下:从赣州到广州”展览开幕
- 哈萨克斯坦与阿塞拜疆两国总统举行会谈
- 实现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有何意义?国家发改委回应
- 特朗普访问法国 为当选美国总统后首次外访
-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且不均衡
- 2024年北京牛街美食文化节举办
- 27个特别“菜市场” 日均供应物资29吨
- 上海崇明长兴岛天然气管道顺利竣工
- 以色列多地遭袭造成人员伤亡 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 50岁辅警拿到了大学文凭:“成为大学生是我的人生梦想”
- 俄土领导人通电话讨论叙利亚局势
-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中方坚定支持柬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 广西富川脐橙走向海外市场
- 广西迎来暑期学车热潮 驾校教练化身网络主播吸引学员
- 千年古刹凉州大云寺经修缮重启对外开放
- 吃了这些药 出门别忘做好防晒!
- 受灾核心区道路已抢通5公里 来看辽宁黑山科乡救援进展→
- 热门推荐
-
- 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将持续加强 未来5天对我国无影响
- 北京曝光3起安全生产典型执法案例
- 外媒:极右翼政党赢下奥地利选举,执政前景尚不明朗
- 从预防到康复中医“一条龙”调理方案来啦!
- 北京通州推进优质资源辐射河北北三县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累计开行破千列
- 深圳文博会上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出新彩
- 气候环境变化如何影响欧亚大陆古人类迁徙扩散?中外合作研究揭秘
- 铁路12306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12月15日上线
- 江苏“最美巾帼奋斗者”徐玲:扎根乡村书写“她”力量
- 一到秋冬就悲伤 是矫情还是情绪得了“流感”
- 印尼高官:苹果将在印尼投资10亿美元
- 三江源腹地青海班玛:“绿色税制”让企业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
- 7月23日央行开展26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建筑低碳好产品亮相“零碳大会”
- 华北黄淮还将有高温过程 江淮江南北部等地降雨增多
- 北京海关追回2件走私出境的明代文物
- 强震已致土叙1.5万人遇难 被困者生存窗口正在关闭
- 广西筹措290亿元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 电影《速度与激情10》获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