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非遗技艺”变“指尖经济” 千阳绣娘“绣”出美好生活
中新网宝鸡9月9日电 (记者 金旭 党田野)“虎头枕荣登邮票全国发行,虎头帽走红2022北京冬奥会,很多人因此认识了千阳刺绣。”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海燕如是说。
9月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西秦刺绣文化产业园,感受一针一线间绽放的传统手工艺魅力。
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也是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绣工精美的虎头枕、虎皮帽,寓意祈福迎祥,双鹤拜寿寓意健康长寿……千阳刺绣色彩热烈喜庆,花鸟虫鱼、民间故事等跃然布上,栩栩如生。这些绣品伴随人们的出生、成长,展现出当地民众对民俗文化、国潮文化的喜爱,和对生活仪式感的重视。
2009年8月,王海燕从上海返乡创业,开发家乡西秦刺绣非遗项目。谈及创业初衷,王海燕表示,一方面是想照顾“留守”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另一方面也想用自己学到的电脑绣花技术支持家乡发展。
“机器绣花,再结合手工缝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批量生产出的刺绣产品最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推广、销售。”王海燕表示,十多年来,她的合作社带动就业500多人,为村里的很多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年创收达1200余万元。
目前,刺绣已成为千阳县发展庭院经济的重要产业,镇村采取“协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引导21个刺绣合作社,带动1.2万名妇女家门口就业创业。2022年销售产品680多万件,产值8600万元,人均增收3500多元。
今年62岁的李惠莲做手工刺绣已有50多年的时间。她说,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她从8岁就爱上了刺绣。2008年,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李惠莲成立了千阳县太阳鸟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低收入家庭和留守妇女从事刺绣工艺品制作。
李惠莲告诉记者,合作社没有严格上下班时间,绣娘有时间就来领取材料,回家缝制,做完交回计工费。无论是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是计件工资,从几百元到三四千元不等。
据悉,千阳县积极联手高校开展文化创意、电商经营、营销理念等培训,开发刺绣新品、新工艺,让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接轨。全县培育电商营销骨干100多人,开设电商平台50多个,组织大学生、务工青年、游客、自媒体直播带货宣传,让千阳刺绣文化被更多人了解。目前,海外订单、外贸销售已逐步成为千阳刺绣加快走出国门的新通道。(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福建宁德:念好“人才经” 赋能新发展
- “2023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作品展演 新生代秀出“绝活”
- 河北保定推介“四色”旅游线路 打造京津冀周末游首选地
- 复旦科创母基金启动 做潜力项目“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 海信CES 2024前瞻:以场景牵引显示技术创新
- 2024中国(张家界)国际新杂技戏剧周启幕
- 海外网评:脱轨的“毒气列车”,美国的“制度警钟”
- 四川1-6月铁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7亿元
- 海南AEO企业超百家
- 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5.0级地震
- 哈萨克斯坦首都迎初雪
- 尼日利亚一村庄遭袭 至少7人死亡
- 荷兰发现疯牛病病例 称不会危及食品安全
- 黎巴嫩军队总司令约瑟夫·奥恩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 吃个小份菜,咋就这么难?
- 河北涿州东冯村:洪灾后抢种白菜进入收获季
- 多部门发文推动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 重庆发布16个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应用场景
- 海外网评:中外游客“双向奔赴”彰显开放活力
- 年味渐浓 虎年年货怎么选?
- 热门推荐
-
- 江西修水“澳谊小学”揭牌:凝聚澳门各界对乡村教育寄托
- 二手交易平台乱象调查:网络欺诈真假混卖现象层出不穷
- (经济观察)人民币汇率飙升重返7.1区间,涨势能否延续?
- 全球同庆中国年丨“四海同春”艺术团在伦敦举行慰侨演出
- 浙闽廊桥如何申遗? 专家学者将齐聚浙江庆元共谋发展
- 中新健康丨蔡磊:我不是药神,我也不是英雄
- HICOOL 2023全球创业者峰会在京开幕 首设国际创新展区
- 3万年前人类已能做截肢手术
- 中央气象台暴雨、强对流天气、大风三预警齐发
- 广西推进重点外贸增量项目 特色产品争相“出海”
- 闽北发布高森林火险橙色预警
- 现存不足20件 稀世唐代古琴亮相辽博
- 中新健康丨中医养生夜校占领年轻人夜生活 “中式瑜伽”让身心充电
- 青海西宁两年完成国土绿化超百万亩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37.4%
- 甘肃北漂“陇原妹”:用自强和创作追梦人生
- 波音预测未来20年全球民航市场将需约42600架新飞机
- 变革时代的用户需求价值 一汽丰田全维感知
- 黑龙江塔河县文旅局长:“尔滨”流量正转成经济动能
- 牛痘牛皮癣牛胰岛素……这些健康“牛”知识你知道吗?
- 上海南京西路如何打造“千亿商圈”?丰富高质量消费供给 加快高能级消费品牌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