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江西南昌聚力技术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南昌8月31日电 题:科技赋能 江西南昌聚力技术创新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卢梦梦
近日,走进位于江西南昌经开区的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粉末生产车间,一排崭新的全自动十五管还原炉不禁令人眼前一亮。这些经改进过后的全自动十五管还原炉,不仅提高了产能,还大大降低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
据了解,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钨粉末制品、硬质合金棒材及精密工具生产、经营、出口基地之一。近年来,该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推动研发成果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增量。
“当地政府部门给予我们许多帮助,科技特派员每个月都会上门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和政策宣讲,为公司发展提供支持。公司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通过了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吴爱华说,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0余项,目前有效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
聚焦为科技创新赋能、为企业发展服务,南昌经开区立足特色产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年营收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自建或共建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同时,该区还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与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四所驻区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推校地、校企合作走深走实。
在南昌市青山湖区,江西光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固体矿物检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研究。前不久,该公司新引入了六台零部件加工中心,在提高产品精度的同时,还大大提升生产效益。
“原来的作业系统是敞开式的,存在一定风险。如今我们把生产全过程集中在一个空间内,相当于三个机器人互相传递作业,技术精度更高,效率还是原设备的两倍。”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宏维介绍,企业每年都会更新迭代自主研发的无人值守煤炭联合制样系统,目前已经更新到了第八代。
“我们在人才、技术、研发方面的总投入占到了全年总投入的45%。”张宏维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企业每年可获得各类税费及补贴300多万元,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
据了解,长期以来,青山湖区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和壮大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去年,共计发放科技创新类惠企资金565万元,有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智力支撑。近年来,南昌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科技赋能,聚力提升企业效益和技术水平,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力促“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巴基斯坦清真寺爆炸案已致100人死,巴塔干的?
- 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研讨会暨数字中国院士港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 哈尔滨-布拉戈维申斯克航线成功首航
- 1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8.1%
- 沈阳市发放总金额1亿元消费券、消费补贴
- 英格兰男足主教练索斯盖特离任
- 深圳华强北的“一米柜”长“高”了
-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主题活动举办
- 西藏阿里日土边境派出所:一件件做实民生“小事”
- 国考报名时间过半 热门岗位竞争超“千里挑一”
- 北京6月1日起优化调整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
- 贵州旅游频频“走出去”推介 开拓入境旅游市场
- 费尽心思买无碘盐 没必要
- 给草原放个假~祁连山20万头牛羊要下山“借牧”啦
- 巴拿马以南海域发生5.4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4.5级地震 震源深度23千米
- 南牡蒿素可抑制肝癌细胞活性
- (经济观察)中国扩大开放出新动作
- 陕西发布《2023年陕西国土绿化公报》 2023年完成营造林522.79万亩
- 老手艺与新技术齐驱 中国香榧之乡“炒”出增收路
- 热门推荐
-
- 广西三江:实景三维绘出千年侗寨之美
- 陕西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
- “作业熔断”引争议 落实还需家校携手
- 2024年上海机场年客运量突破1.24亿人次
- 星云大师“一笔字”书法在沪展出
- 深度学习模型为古生物演化研究提供新视角
- 明天起我国主雨带将北移 华北、东北等地降雨逐渐增多
- 提升口岸通关能力,促进贸易便利化(干字当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山东破解“养老”变“享老”难题 保障“夕阳红”安度晚年
- 12个地市和2个县级市(区)被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约谈
- 沈阳桃仙机场恢复、新增多条国际客运航线
- “诗意江西”系列分享会:江山多胜景 笔墨绘诗情
- 河北保定百台级氢能环服项目启动
- 一场职业技能比赛能带来什么“催化反应”?
- 江西南昌发生一金店抢劫案 男子抢劫数小时后被抓获归案
- 变“粪”为宝 今冬供暖锡林郭勒牧民有了“绿色”路径
- 广西金秀: 瑶族文化“加分” 康养旅游火热
- 直击越国遗迹考古:木构建筑量大 2500年古城史揭开面纱
- 弥渡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逝世 享年79岁
- 哈佛教授成“荣誉村民” “历史回归田野”永泰文书研讨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