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指数:北上广继续领跑 成都表现抢眼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20年以来,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中国成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始共同编制中国人才指数并连续发布。近日,该指数发布了2023年最新成果。
据了解,该指数以全国各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人才为考察对象,从人才资源的内在要素,人才竞争的外在要素,以及人才发展的效能要素三个方面构建衡量城市人才发展的评价标准,全方位、多维度地分析中国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规律。
2023年指数最新结果显示,综合得分将样本城市可划分为四个梯队: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天津、杭州、重庆的人才综合吸引力能级突出,引领地位愈加凸显;西安、武汉、南京、沈阳、长沙、郑州为优势梯队,在某个指标上表现较为突出;其余样本城市为优势级梯队和中坚梯队,仍有提升空间。
从人才资源的本质特征——人才自主流动性的角度看,成都的人才流动指数表现较为突出,有效地促进了成都的人才发展。近年来,成都加快人才聚集培育体系建设,努力培育适宜市场主体发展的大环境,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强产业,充分发挥产业人才融合的联动作用,发布多项人才引进政策,对全国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步显现。
新华指数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人才指数通过全球通用的数字传播方式,利用统计数据和互联网大数据,全新展现中国各区域人才的发展情况,旨在为人才政策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信息支持,帮助各级各类人才找准定位、定义角色,并为人才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未来,中经社将联合业内专家,继续完善指数成果,逐步将考察对象扩展到全国各省区市,提升指数的应用价值,推动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
据了解,中国经济信息社是新华社经济信息服务业务的唯一主体和中国经济信息服务的开创者,旗下新华指数通过发挥在专业设计、数据采集、信息传播、资源聚合、平台渠道等方面优势,在资本市场、实体产业、城市发展、品牌建设等领域孵化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指数产品,为经济研究分析、市场价格发现、投资决策参考提供分析工具与市场指针。(作者:孙瑞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年春运: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近76万人次
- 中方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首日 上海两大机场口岸逾160人次获益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州打造“浪漫景区”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 海内外青少年用文学作品讲述北京中轴线故事
- 外卖小哥:留下来过年挺温暖挺值得
- 俄称一夜间共摧毁乌军75架无人机 乌方暂无回应
- (两会速递)2024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 东亚峰会新能源论坛昆明开幕 共推新能源创新合作
- 浙江宁波制造走俏海外 玩具母婴产品成出海大热赛道
- 2018年以来 青海省共侦办生态环境类刑事案件330起
- 塔里木河再次实现全线通水!生态水到达台特玛湖
- 《汽车金融公司监管评级办法》发布
- 湖南出台举措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 (新春见闻)武汉汉阳:千年高龙“腾跃”龙年新春
- 以军称打击黎首都贝鲁特 目标系真主党高级指挥官
- 中新健康|局部晚期鼻咽癌新疗法将复发转移风险降逾四成
- 跟着节气过日子:雪落冬藏 大雪节气看哪里天寒地冻积雪深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新疆:为民众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法治保障
- 海南琼海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4日上午停课半天
- 热门推荐
-
- “中原粮仓”河南秋收逾九成 冬小麦播种将启
- (身边的变化)“流动的医院”开进畲乡 石榴花开山区就医路
- 俄官员:俄对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计划感到担忧
- 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为优
- 心跳“发动机”点火原理被发现 为心律失常防治提供依据
- 上海探索境外投资主体在线身份认证方式 拓展全程网办
-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将29家中企列入所谓涉疆法案实体清单
- 《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出版 讲述宋城故事
- 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开馆 六大展厅展现前沿科技
- 加拿大邮政工人展开全国大罢工
- 吉林推出旅游口袋书《北有长白》《一江松水》
- 以“海昏侯”为媒 “沪赣CP”文旅合作启新篇
- 高端访谈丨专访乌拉圭总统拉卡列
- 三大重点领域表现亮眼 创业板打造高成长优质企业聚集地
- 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央财政赤字4.16万亿元 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 美国频发“走错门遭枪击”案件 枪支暴力问题折射美社会“群体焦虑”
- 迎战台风“马鞍”广东筑起“防风墙”
- 德国业界吁谈判解决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问题
- 纪念红线女百年诞辰 红线女雕像在广州揭幕
- 国家级罕见病大数据中心在贵州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