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药材种植步入产业发展“新赛道”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22日电 (陶拴科)近年来,随着新疆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在大健康理念下,中药材的种植正在新疆多地悄然崛起。
目前,新疆中药材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中草药农业为基础、中药材产业发展为纽带,新疆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经步入新赛道。
中药材种植迎来“窗口期”
位于阿尔泰山南麓的新疆哈巴河县,距离秋收还有一个多月时间。21日,在该县库勒拜镇中草药种植基地里,几十名工人正在田间作业。“我们在库勒拜镇试种了700多亩防风。正常情况下,一亩地可收获200公斤左右,现在,防风(湿货)市场价13元/公斤,粗略估计,一亩地毛收入可达2600多元,700多亩防风即上百万毛收入。”种植户刘喜环盘算着今年的收成。
哈巴河县,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已经有8年之久,种植面积也是逐年攀升。由于气候因素,哈巴河适合种植甘草、黄芪、板蓝根、红花等药材,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
8月,正是中药材长势旺盛的季节,在新疆南部的喀什,一望无垠的田地里,中药材长势喜人。喀什地区疏附县站敏乡团结村村民阿妮合妮姆·艾力说:“这几年,我们村种植中草药的人越来越多,我给他们负责技术管理,每月收入3500元。”
由于气候因素,新疆喀什地区各县市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引进中药材龙头企业,开展种植示范。越来越多的农牧民主动参与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记者了解到,喀什地区调优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已种植板蓝根、小茴香、肉苁蓉、万寿菊、沙棘等各类中药材近60万亩。
近年来,新疆逐步实现中药种植的规范化、精细化、数字化,在产量,种植面积上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不断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官方数据显示统计,中药材种植目前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多地种植面积已达160余万亩。
中药材种植经济效益不断“凸显”
新疆拥有光热、气候、土壤等优势,非常适合中草药的引进、种植,以及推广。中草药品种丰富、品质好、有效含量高,拥有药用植物资源3000余种,甘草、红花、贝母、石榴、肉苁蓉等药材储量位居中国前列。
在新疆若羌县铁干里克镇努尔巴格村黑枸杞田地里,种植大户王继业说:“去年枸杞价格很好,挣了400多万元。今年种了2300亩枸杞,长势不错,我感觉收成应该好于去年。”
巩留县塔斯托别乡英买里村村民阿迪兰·司马义说:“现在村上种植金银花、玫瑰花、贯叶金丝桃、黄芪等中药材,这些中药材开花的时候游客来的也多,我们也想靠着这些中药材发展一些旅游项目。”
新疆药材栽培近年来不断大量引种试种,尤其甘草、板蓝根、红花、枸杞、伊贝母等已经实现大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中药材成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近年来,新疆不断为中药材产业赋能,加快基地建设,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严格加强质量管控,培育经营主体,壮大产业龙头,中药材产业发展也因此迎来机遇期。
为了延伸中药材产业附加值,新疆在生产、加工、销售、科研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发力,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助力药农增收致富。
2022年以来,哈巴河县多次前往山东、安徽招商引资,与广药集团签订8000亩板蓝根基地,与山东费县、济宁华能制药等5家企业签订1650吨中草药订单,与山东新时代药业、齐都药业等8家药企初步达成7800吨中草药采购意向。
哈巴河县委书记茅景龙说:“我们的中草药产业正向园区聚集,集群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正建设中药切片加工厂,对中草药进行初、深、精加工,提高产地加工水平,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中药材种植业是农民致富增收、改善农业经济的重要的引擎之一。近年来,新疆在中药材种植方面,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规模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优先务工等方式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
随着中药材应用场景的扩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药材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只有在适宜生长的地方种植,才能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新疆具备了中药材种植的优势环境,哈巴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俊花说:“中药材种植是一种生态友好型的农业,中药材种植主要使用有机肥料和天然植物保护剂,不使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和环境,新疆各地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
按照《自治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20—2025年)》,新疆中药材产业重点布局在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准噶尔盆地南北缘、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8个地州市30个县市区。规划计划“发展千万亩中药材,打造千亿元产业群”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新疆各区域中药材产业布局。
在中药材种植方面,从育苗到种植管护,生产加工,新疆中药材产业已从单一种植模式走向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正加速形成集聚效应、迸发活力。
目前,新疆中药工业企业超过50家,地产中药新药在研项目30多项,年销售过亿的品种6个,在研品种40个,新疆中药民族药工业产值47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他给土壤“把脉会诊”
- 今日辟谣(2023年5月30日)
- 大国来信丨远亲近邻
- 甘肃与乌拉圭“经贸团”互荐优势拓农业合作
- 国潮机甲“破圈” 80后的机甲玩具“收藏梦”
- 杨柳青木版年画——融入人间烟火 点染精彩生活
- 2024年河南110接报逾704万起 协助破获各类案件5.87万起
- Keep参加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能化健身引领体育新趋势
- 普惠托育如何破解“养娃”焦虑?
- 音乐剧《一出好戏》深圳全球首演
- 旅游为展览带来流量,展览为旅游提升文化附加值
- “民歌大观”唱响大理南涧 歌声诠释多彩民族文化
- 驻保加利亚大使董晓军夫妇举行2023年“温暖迎春”招待会
- 万里山河路 | 黄河岸边的金色画卷
- 马克龙:为避免局势升级,法国不加入美英空袭胡塞武装联盟
- 浙江“最美乡贤”深耕16载 促公益服务向专业化转变
- 黑龙江大兴安岭再现绚丽北极光美景
- 新疆阿拉尔市两万亩孜然开播 “干播湿出”节水效果明显
- 自驾游成今年“五一”新亮点 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八倍
- 中新真探:跷二郎腿会导致高血压病吗?
- 热门推荐
-
- 北约“越过红线”,“普京将很快下最后通牒”?
- 新疆唐王城遗址考古发掘文物首展 500余件文物见证历史
- 中国工程机械加速“出海” 拓展东南亚市场
- 青海格尔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亮相成都
- “特种兵式”旅游遇上暑期出游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提醒
- 首次!C919加注可持续航空燃料执行商业飞行
- 福建省霞浦县获颁“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 阿尔茨海默病真能传染吗
- “文、体、旅”多业态融合趋势显著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 前三季度多项数据出炉 彰显中国经济活力
- 多方赋能 郁南无核黄皮质鲜肉美
- 观天下·土叙地震 | 与生命赛跑,“黄金72小时”已过又何妨
- 让文物活起来|这幅与津城“双向奔赴”的古画,究竟有多香?(片尾有彩蛋)
- 宁波机场首开直飞柬埔寨金边定期航线
- 更保守的欧洲如何到来?
- (经济观察)中国经济多向发力 2025年仍具有利条件
- 贵州从源头铲除假“特供酒”生存土壤
- 受坎拉翁火山喷发影响菲律宾将疏散逾8万人 过半居民处于“危险”区域
- 西南五地文旅人士共话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建设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空运进出境包裹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