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稻虾”文章 江西南昌探索生态种养模式助农增收
中新网南昌8月18日电(卢梦梦)8月的江西南昌,绿意葱茏,微风和煦。在南昌县蒋巷镇绿油油的稻田里,种粮大户刘廷军正忙着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伴随着阵阵嗡鸣声,无人机沿着稻田匀速飞行,雾状的农药均匀地喷洒至稻田中。
“7月底,我把这片稻虾田里的虾全部卖掉,余下的种虾养在田边的沟渠中,田地改种了晚稻。”刘廷军介绍,今年他承包了400多亩田地,仅养虾一项,收入就达到了120万元。
近年来,南昌市在完成粮食早稻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稻虾轮作”模式,既能保证水稻生产稳定,又解决了小龙虾养殖的场地问题,实现“一田多业”“一地多用”,是生态环保的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模式。“用养过小龙虾的田地种水稻,不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化肥用量,产出的大米味道也好。”刘廷军说。
“稻虾轮作”既创造经济效益,又保证“稻粮满仓”。在南昌县蒋巷镇,越来越多农户尝到“稻虾轮作”模式的甜头,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
“可别小看一亩地那几百斤小龙虾,它们不仅能增加几千块钱收入,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业污染。”蒋巷镇种粮大户刘献全说,近几年,他每年都有超700亩的田地采取“稻虾轮作”模式并取得良好收益,成为周边村民取经学习的对象。
今年以来,蒋巷镇不断提升稻田使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村民探索致富增收新路径。目前,全镇实行“稻虾轮作”的土地超过20000亩,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5000亩。
除了“稻虾轮作”,南昌市还积极探索“稻虾共作”模式,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
南昌绿畲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的绿色农业龙头企业。这两天,在该企业的“稻虾共作”基地,企业负责人潘伟正忙着收割早稻。
“今年基地‘稻虾共作’的面积有800亩,产小龙虾近40万斤,稻子将在8月底收割完毕。”潘伟说,为进一步提高种养效益,基地还盘活了1600亩水田进行“稻虾轮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晚稻种植。
“‘水稻+小龙虾’的奇妙组合不仅促进农业增效增收,还为不少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希望能依托自身优势,带动周边更多农户走生态种养道路,实现稳定增收。”潘伟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口“三港”预约过海车辆持续高位运行 待出岛小车约6100辆
- 2024年度联合国难民署南森难民奖揭晓
- 赣鄱“浔”味:修水哨子吃出家乡年味
- “当贝尔格莱德遇上中国红”,华春莹连发多帖
- 谍战故事的深度书写 余之言谈新作《行走的秘符》
- 第二批紧急增调物资已抵达甘肃积石山县
- 中国东北首个新能源车电池基地投产 首产将用于红旗车
- 陆正耀被强制执行781万余元
- “海淘药”套路深 两年保质期到手剩半年
- 土耳其反对党议员在议会发表完演讲后突发心脏病去世
- 西北地区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将开通试运营
- 中国证监会公示第三批“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
- 亿缕阳光|少年,好样的!
- 央广财评|中国货物贸易总额全球“七连冠” 绿色向新“量稳质升
- 外媒:拉马福萨将于今日宣誓就任南非新一届总统
- (经济观察)大模型赋能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有望加速
- 山西:发生重大林草资源案件等将对属地总林长追责
- 中国科幻文学“反向输出” 德国“三体热”风头正劲
- 优山资本陈十游:要对创新“有耐心、有容忍度”
- 周传雄睽违8载归来 新歌记录心中的“念念不忘”
- 热门推荐
-
- 成都直飞河内国际航线复航
- 2024年度“舞台艺术与科技融合青年评论人才培训”在鲁开班
- 小份菜受欢迎
- 西安网评:透过数据看活力 高质量发展入心来
- 小区业委会“灵魂砍价”:物业费降了并“退还”360万元差额
- 山东德州发生5.5级地震 消防力量迅速集结
- 能建城市发展公司:锚定绿色低碳 打造近零碳建筑样本
- 宇宙两大极端现象或有关联
- 睡前喝点酒有助于入睡?专家提醒:副作用可能更大
- 北京成人吸烟率降至19.9%,吸烟人数7年减少63万
- 2023年西藏唐卡艺术文化展开展 160余幅唐卡展藏族绘画艺术魅力
- 打通“生命航线” 浙江庆元一烧伤患者高空转运至杭州
- 甘肃推助学金精准资助全覆盖 解高校困难学子“后顾之忧”
- 剃须刀成了最受男士欢迎的礼品
- 乍得一弹药库发生火灾致多人伤亡
- 法国风筝节发生汽车冲撞人群事故 造成11人受伤
- 林毅夫详解五类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路径
- 传统文化赋能劳动教育 非遗技艺走进湖南学校课堂
- 北京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 三环路推进专用道连续性
- 特朗普宣布罗恩·约翰逊将担任美驻墨西哥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