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稻虾”文章 江西南昌探索生态种养模式助农增收
中新网南昌8月18日电(卢梦梦)8月的江西南昌,绿意葱茏,微风和煦。在南昌县蒋巷镇绿油油的稻田里,种粮大户刘廷军正忙着开展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伴随着阵阵嗡鸣声,无人机沿着稻田匀速飞行,雾状的农药均匀地喷洒至稻田中。
“7月底,我把这片稻虾田里的虾全部卖掉,余下的种虾养在田边的沟渠中,田地改种了晚稻。”刘廷军介绍,今年他承包了400多亩田地,仅养虾一项,收入就达到了120万元。
近年来,南昌市在完成粮食早稻播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稻虾轮作”模式,既能保证水稻生产稳定,又解决了小龙虾养殖的场地问题,实现“一田多业”“一地多用”,是生态环保的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模式。“用养过小龙虾的田地种水稻,不仅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化肥用量,产出的大米味道也好。”刘廷军说。
“稻虾轮作”既创造经济效益,又保证“稻粮满仓”。在南昌县蒋巷镇,越来越多农户尝到“稻虾轮作”模式的甜头,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
“可别小看一亩地那几百斤小龙虾,它们不仅能增加几千块钱收入,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农业污染。”蒋巷镇种粮大户刘献全说,近几年,他每年都有超700亩的田地采取“稻虾轮作”模式并取得良好收益,成为周边村民取经学习的对象。
今年以来,蒋巷镇不断提升稻田使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村民探索致富增收新路径。目前,全镇实行“稻虾轮作”的土地超过20000亩,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35000亩。
除了“稻虾轮作”,南昌市还积极探索“稻虾共作”模式,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
南昌绿畲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的绿色农业龙头企业。这两天,在该企业的“稻虾共作”基地,企业负责人潘伟正忙着收割早稻。
“今年基地‘稻虾共作’的面积有800亩,产小龙虾近40万斤,稻子将在8月底收割完毕。”潘伟说,为进一步提高种养效益,基地还盘活了1600亩水田进行“稻虾轮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晚稻种植。
“‘水稻+小龙虾’的奇妙组合不仅促进农业增效增收,还为不少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希望能依托自身优势,带动周边更多农户走生态种养道路,实现稳定增收。”潘伟表示。(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当街枪杀美国保险巨头CEO,嫌疑人已被逮捕
- 印尼首届总统杯世界龙狮锦标赛开幕
- 探访“世界寿乡”广西巴马 旅居者享受慢生活
- 直播间连麦相亲 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模式
- A股上市公司分红积极性提升 拟中期分红公司数量升至237家
- 哈里斯竞选搭档的四张“名片”
- 三峡重庆库区对口支援30年累计引入各类资金1794亿元
-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已造成至少288人遇难
- 日媒调查:岸田内阁支持率下滑至28%
- 北京升级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 多条道路发生崩塌落石
- 收录近500幅优秀作品 《你好,插画》新书在广州首发
- 2024年11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PPI同比降幅收窄
- 西藏阿里:札达边境管理大队各级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
- 大型原创话剧《八百里高寒》大兴安岭开启全国巡演
- 春节假期西藏整体消费额实现25.24亿元
- 原来白萝卜真的可以“装”鱼翅啊
- 地摊经济悄然变样:品类多样化、年轻化,管理精细化
- 2023中国(四川)首届民族音乐周开幕
- 8月广州商业地产成交量大幅增长
- 携手同行,共赴团结友谊之约
- 热门推荐
-
- 聚焦中国玉米油未来发展高峰论坛:“零反”势不可挡
- (新闻走基层)俄货“入围”中国节 电商销量“节节高”
- 文化中国行丨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壮美故事——写在“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际
- 线上攻略平台韩国用户访问量翻三倍,蟹粉小笼、红烧肉、馄饨成为本帮菜必吃美食
- 外媒:摩洛哥地震已造成上千人遇难,数百人受伤
- (新春走基层)福建宁德:党建引领助力畲村振兴
- 山西首部典藏级人文地理著作《大地上的山西》面世
- 新疆兵团示范试验麦后复播大豆免耕精播滴灌技术
- 飓风“希拉里”强度达到4级 美国南加州发布洪水警戒
- 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1千米
- 云南探索教师“省管校用”对口帮扶 六名骨干教师来到东川一中
- 特朗普抵纽约准备出庭 现实版党争剧高潮迭起
- 辽宁锦州北站广场发生雷击伤人事件 官方通报
- 中国南方航空与塞尔维亚航空签署谅解备忘录
- 中新健康 | 专家:少年儿童睡眠状况对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 湖南五年来发放妇女“两癌”救助金1.45亿元
- 退伍军人马云平:24年鏖战沙海 种出“绿色长城”
- “跨国公司内蒙古行”投资合作推介会举行 17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与
- 《千年之约·梦幻龟兹》亮相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致11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