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示范试验麦后复播大豆免耕精播滴灌技术
新疆兵团第四师今年在冬小麦原茬地直接进行免耕覆秸、抢墒带滴灌带播种。 张婷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8日电(史玉江 沈睿燕)“下籽深浅适度,土壤湿度适宜,预计在一周内萌芽破土。”7日,查看完首块采用免耕精播技术复播的大豆地,新疆兵团第四师农科所粮食作物研究室主任夏徽对免耕精播新技术助推大豆增产增效的信心更足了。
据了解,第四师近年来农科所、农业技术推广站经过多番论证和试验,在选用优良适宜品种、抓好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今年开始进行麦后免耕精播复播大豆示范工作,以点带面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我们7月3日在六十八团二连前茬冬麦地进行试验示范的复播大豆免耕精播技术,选用的大豆品种是黑河45,由于采用了免耕技术,播期较往年提前了3至7天。”夏徽说,“今年的示范最大的亮点是同时采用免耕与滴灌技术,在做到了精选种子、精准播种之后,又能够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亩节本增效20%。”
“在冬小麦原茬地直接进行免耕覆秸、抢墒带滴灌带播种,这样既节省机械的种植成本,又节省种量,提高大豆的产量。”六十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曹鑫宇说。
数据显示,第四师2022年大豆种植总面积5.98万亩,平均亩产220公斤,其中正播大豆平均单产300公斤、复播大豆平均单产200公斤。
“麦后免耕精播技术的应用,将对提升大豆亩产、落实大豆振兴计划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第四师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姚文飞表示,下一步,该站及农科所专业技术人员将持续加大复播大豆苗期和全生育期的田间管理督导工作,以实现大豆面积和单产双提升的目标。(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抹酱油、牙膏、香油…… 这些“土法”治烫伤可取吗?
- 俄罗斯2024世界青年联欢节开幕
- 长三角首趟春运列车开出 上海高铁站人气“爆棚”
- 中新真探:红壳鸡蛋比普通鸡蛋更有营养?
- 广西瑶乡欢度“祝著节” 特色民俗游热度攀升
- 俄乌局势进展:普京称俄经济积极向好趋势增强 波兰将在数日内向乌提供4架米格-29战机
- 辽宁省贸促会高分子材料行业支会组织企业赴日本参展
- 金与正再发表谈话:无人机渗透至平壤事件的肇事者是韩国
- 美美与共 中乌对话激活古老文明新生机
- 中国部署电力需求侧管理有何考量?
- 快讯!也门发生燃气站爆炸事件,数十人死伤
- (两会速递)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今年实现5%左右经济增速完全有可能
- 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举行
- 法治剧《公诉》热播 背后有哪些刑事法律问题?
- 来看看四千年前雪域高原先民的审美有多在线?| 跟着《概论》读懂中华民族之⑥
- 聚焦八千年西辽河文明 专家学者为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建言献策
- 《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发布 民营企业成上市公司主力军
- 杨苡的百年人生:保其天真 与遗忘较劲
- 价格涨近三成,砂糖橘大量上市,“10元3斤”还有戏吗?
- 2022年国庆花坛将亮相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沿线
- 热门推荐
-
- “三九”寒冷体验卡短暂生效 一轮更持久更猛烈的升温将紧随其后
- 广西电力部门开辟抗旱“绿色通道” 农户办电不花钱
- 北京拟为建筑绿色发展立法 鼓励建材供应全链条环保
- 新疆巴州逾30万亩冬小麦“喝足”越冬水 助力来年稳产增收
- 中新教育|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举行:聚焦数字赋能与教育创新
- 北京市属公园冰雪游园会将开幕 8处运动场地增添冬日乐趣
- 航天英雄杨利伟走进上海校园 为孩子们讲故事、交流互动
- 助民企 “建”行动丨创业热土盛开“创新花”
- 99家入列!文旅部公布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 摆拍“给住院婆婆吃泡面”被行拘,咎由自取
- (走进中国乡村)小秦岭人的“三笔账”
- 遏制行政罚款乱象,关键要堵住执法漏洞
- 文化中国行丨六尺巷:“礼让密钥”背后的秘密
- 江西民政部门五年来累计建设家庭养老床位2.5万余张
- 新!中国经济活力、潜力持续显现
- A股再现“天价离婚”
- 山东立法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促企业健康发展
- 我国快递业务量超700亿件
- 探访舒兰洪灾后重建的新村庄:首批入住村民开启新生活
- 民航局:三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8亿人次 同比增长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