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推动国有企业助力“四类地区”振兴发展
中新网成都8月15日电(单鹏 程兆)四川省政府新闻办15日下午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冯文生在会上介绍,四川建立国有企业“1+1帮1”机制,支持四川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
据了解,“1+1帮1”机制即由“1户中央在川企业+1户地方国有企业”结对帮扶1个欠发达县。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是四川区域发展的突出短板和推进共同富裕的薄弱地区。为加快推进上述“四类地区”振兴发展,今年8月1日,四川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和带动作用”,助力推动“四类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县域振兴发展。
冯文生指出,将着力抓好六个方面:一是积极扩大产业投资。培育和壮大一批现代化特色产业项目;加大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深加工项目;着力改善交通出行、电力保障和信息通信能力,助力欠发达县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帮助有条件的县域开发旅游资源,带动和推进特色旅游经济发展。
二是深化企地战略合作。推动国有企业产业、技术、人才等优势与欠发达县域资源禀赋相结合,力争在清洁能源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原材料加工、产业集群打造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助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组建振兴发展基金。支持国资国企采取市场化手段与欠发达县域共建“振兴产业发展基金”,为欠发达县域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开发、文旅项目建设等领域共同探索推动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和绿色低碳发展子基金,加快项目孵化落地。
四是延伸拓宽流通渠道。依托国有企业物贸服务平台、商贸流通平台、电商推广平台,积极开展产品推介和对外贸易,帮助构建优质特色产品内外流通网络,拓宽销售渠道。
五是持续助力乡村振兴。鼓励支持国有企业在整村风貌打造、文化遗产遗迹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打造等方面献计献策、出资出力。
六是锻造培育人才队伍。着眼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组织欠发达地区业务骨干到国有企业顶岗锻炼。引导欠发达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接受涉农高等职业教育。
冯文生表示,力争到2027年,四川欠发达县域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县域十亿级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初见雏形,国有资本在欠发达县域投资布局更加合理,引领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到2035年,四川欠发达县域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更高台阶,与全国、四川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内蒙古鄂尔多斯警方成功劝返一名“猎狐”在逃人员
- 光大银行:执行董事、行长王志恒因工作调整辞职
- 老工业基地吉林“氢”装上阵 绿色能源产品瞄准沿海市场
- 西部航空开通湖南长沙直飞老挝万象国际航班
- 江西都昌石墨烯地暖“飞入寻常百姓家”
- 2024年世界气象日庆祝活动启动
- 吉林开通冬季游船项目 中外游客可泛舟松花江赏雾凇
- 普京:中国是俄罗斯长期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 2024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在云南普洱启动
- 能源转型如何“牵手”碳中和? 学界多方面献策
-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识途研究中心成立
- 江西文化观察:欢笑十三载 南昌方言相声如何历久弥新
- 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说唱守窟人”
-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孙从彬举办离任招待会
- 山东成立平台经济协会 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 台湾青少年女子足球队“登陆”竞技:收获不止于运动
- 墨西哥众议院批准立法 以实行普选法官规则和程序
- 6月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102.8% 市场运行向好
- 乌军“王牌飞行员”在事故中丧生 泽连斯基发声
- 美国宣布:取消针对中国赴美旅客新冠检测要求
- 热门推荐
-
- 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揭牌成立
- 编造“广茂线57139列车倾覆初步调查报告”,陈某某受到行政处罚
- 千亿药品网售市场监管新规出炉!网售处方药靴子落地有哪些影响
- 重庆将复航直飞悉尼客运航线
- 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举办
- 重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未来一周高温天气将持续
- 创新生物制剂中国获批 婴幼儿特应性皮炎有了治疗新选择
- 2024西藏林芝工布新年旅游推介会亮相广州
- 中国165支研究生队伍武汉比拼创“芯”力
- 本土病例3个月破千,猴痘该如何“管理”?
- 青海冬虫夏草上市 鲜草按根销往多地市场
- (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各族民众图书馆里趣享“文化年”
- 国内航企航班空中Wi-Fi突破3000米以下限制
- (走进中国乡村)安徽竹岭村“卖空气”:45元一吨
- 截至5月底中国民企超5000万户 占企业总量92%以上
- 一波三折!阿尔特曼重返OpenAI受挫,将加入微软
- 中粮推出进口大米新品牌KING FOOD
- 援疆专家为七旬患者成功保留髂内一动脉分叉
- 江苏分级分类细化管控城市“天际线”
- 民政行业能工巧匠南京角逐“全国技术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