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文化观察:欢笑十三载 南昌方言相声如何历久弥新
中新网南昌4月3日电 (巫发阳 肖文玥)“我2016年第一次看贵林社的演出,现在也有快八年的时间了。”近日,在南昌工作的贵林社“票友”杨黎明告诉记者,他一直都很喜欢方言相声,为了能更好理解相声内容,他还专门学习了南昌方言,“虽然现在工作很忙,但还是会在空闲时间去贵林社听相声。”
据了解,贵林社成立于2011年,是江西首家方言相声剧团。成立十三年来,贵林社坚持用南昌方言演出,努力留住乡音味道,成为许多南昌人的独特回忆。
筚路蓝缕 代代传承非遗文化
“那会儿真的特别不容易,说相声不挣钱,师爷和师父用自己的积蓄倒贴,就为了让这个相声社能活下去。”贵林社相声演员李嘴回忆说。
2011年,著名表演艺术家筱贵林的儿子万新明(艺名小筱贵林)希望将父亲留下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传承下去,于是和徒弟徐志一起组建起了贵林社。
徐志告诉记者,他和师父把在外接商演、做主持、拍戏挣的钱分出一半用于贵林社运营。“我们讲相声的初心就是因为热爱。在舞台上,得到观众的喜欢是一件很神奇、很快乐的事情,也很有成就感。”
“我们租过南昌剧场,租一次要3000元,不仅不赚钱,还要自己贴钱。后来就改到了八一公园的一个露天舞台上,不收群众的票钱,就是纯义演。”徐志表示,演员不上台就像一把长期不用会生锈的刀,所以他们始终坚持登台演出。
2016年,为保护和传承南昌方言,南昌市东湖区文化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与贵林社合作,在东湖区原文化馆五楼建起了南昌方言保护传承基地,成立南昌方言研究工作室,并改造原东湖区文化馆,建立“贵林社老茶馆”惠民剧场。
留住乡音 用方言相声讲南昌故事
“我父亲是补竹垫的,在卖甜酒糟的摊子旁摆摊,喊‘不甜哦’(南昌方言里‘补垫’和普通话‘不甜’发音相近),被卖酒糟的人揍了一顿。”在贵林社相声《我要打赏》中,一段方言谐音梗逗得观众哈哈大笑。
“我们想用南昌方言讲好我们的南昌故事。比如,我们会在相声里说‘结棍’(南昌方言,形容人身体好),然后和观众解释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也会讲滕王阁、万寿宫的来源,让更多年轻观众了解南昌的历史。”徐志说,南昌话不仅是南昌的地域特色,还是南昌人的根。
成立十余年,贵林社依然坚持着方言表演的方式,将方言融入一个又一个“包袱”中,逗笑无数观众,让方言相声传承下来的同时,也留住了乡音。截至目前,贵林社已演出近万场,吸引观众超十万人次。
从四月开始,贵林社的演出场次由一周一场改为一周两场。李嘴说:“现在观众越来越多,剧场每次都能坐满,我们的粉丝也在群里催促我们加场,所以我们再增加一场演出。一是满足更多观众的需要,二是可以给大家更好地观演体验。”
创新不断 让方言相声走得更远
“我们会观察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网络热梗,把这些内容也融入段子里。比如,前段时间‘你真是饿了’这个梗火了,我们就把它编写进剧本里,最后演出效果也很不错。”相声演员彭欣烨说。
除了传统的方言相声,贵林社的演出中也加入了普通话相声。“我们要与时俱进,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能拘泥于传统相声,需要在创作里揉进时代的气息。”徐志解释说,他会鼓励演员们去学习热梗和流行歌曲,去了解年轻人喜欢的事物,并借鉴脱口秀和即兴喜剧等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据了解,贵林社目前打造了赣派喜剧和笑语喜剧两大IP,“去年4月在南昌县成立了赣派喜剧研习基地,我们希望通过赣派喜剧凝聚全江西的喜剧人,从而促进江西的喜剧发展;笑语喜剧则是一个新锐相声平台,希望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徐志补充说。
“2022年,我们在抖音里直播演出时,有一个粉丝留言说‘我在国外生活,听到家乡话感动到落泪’。”彭欣烨回忆说,每次听到有人夸赞南昌方言相声,他都会特别骄傲和自豪。
走出南昌 成为洪都文旅名片
“之前在网上就看到很多人推荐贵林社,今天来到现场观看演出,确实不错,段子很好笑,演员表演得也非常好。”来自九江的大学生林同学在周末与朋友结伴至南昌旅游,并抽出一晚的时间来看相声,这次观演让她有了一次奇妙的旅行体验。
李嘴表示,他们会在演出的时候和观众做一个小互动,询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结果发现有许多来自上海、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的外地游客会专程来听方言相声。
据了解,贵林社在四月推出了“海上相声”专场,届时将在开往日本冲绳和宫古的游轮上进行五场演出,南昌方言相声即将走出江西、走向世界。“我们也想借这次机会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出去。”彭欣烨告诉记者。
江西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东湖区新联会理事徐志表示,南昌有很多优秀的文化,我们期待有更多游客了解南昌、爱上南昌,让南昌不是一时的“网红”,而是一直的“长红”。
近年来,江西曲艺文化也在不断破圈出彩、助力文旅产业发展。2023年6月,萍乡春锣、永新小鼓、客家古文、南昌清音、江西莲花落、都昌古书六支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演出队伍前往武汉参加“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2024年3月,乐平赣剧《满堂福》、抚州采茶戏《牡丹亭·游园惊梦》、萍乡春锣《旅游请到萍乡来》等亮相“如画江西风景独好”走进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宣传推广季暨“春光灿烂嘉游赣”活动现场,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吸引更多观众了解江西、爱上江西、走进江西。(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男子法庭上殴打被告 法院:拘10日,罚5000!
- 创历史同期新高 超10万亿元!谁是中国外贸“强引擎”?
- 广西和海南区域联动 加快推进优质科技成果落地东盟
- 哈密巧做水资源配置“加减法”
- 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 余华英拐卖儿童案重审一审今日将宣判
- 海南白查村黎族船型屋开启新一轮修缮
- 光控药物有望精确治疗癌症
- 这三类非处方常用药 准妈妈也别随意吃
- 外媒:以色列同意在加沙地带进行“战术性局部”停火
- 海地政局动荡的背后 是谁种下的“恶果”?
- 西方制裁令叙利亚地震灾情雪上加霜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疆喀什:进出口总值将破500亿元 “一带一路”倡议动力强劲
- 辽宁省着力拓展对外经贸合作 全方位扩大经贸“朋友圈”
- 国家统计局:工业生产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运行
- 四川汉源山洪灾害 | “只要人还在,什么都不要怕”
- 龙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中秋月与超级月亮喜相连
- 孟加拉国发生雷击事故致5人死亡
- 报告称今年上半年武汉接触性消费强势复苏
- 山西推进煤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重大危险源管控
- 热门推荐
-
- 中国跨境资金流动更趋稳定 2月银行结售汇顺差17亿美元
- 首趟中欧班列(西安—贝尔格莱德)陕西制造定制化班列开行
- 一座大楼与一个时代相遇
- 顾客选398元烫发套餐结账成2477元 深圳市场监管局通报
- 被AI淘汰的专业,出现了!这一大学宣布:两个专业取消招生
- 2024年7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11.8%
- 泰国内阁批准一项榴莲出口标准条例
- “婆媳经”难念?这家“婆媳农家乐”告诉你答案
- 青春华章|古文化街:“最天津、最民俗”的天津名片
- 青海多层次医保发挥效力,提升农牧民健康素养
- 四川阿坝州壤塘县发生4.1级地震 当地生产生活秩序无影响
- 清明特写:台胞之乡开展“代祭扫”“云祭扫”服务
- 旅游业经受考验寻突破
- 交通运输部:截至6月全国31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 环比增加5家
- 斩断网络会展“黑产链”
- “名家读经典——沈从文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边城》内外的京派风度
- 普京向杰出人士授勋 百岁老兵:我曾申请去俄乌前线
- 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超1.5倍 我国自主品牌出口进入新阶段
- 国家大剧院踏上音乐剧“赛道”
- 郝燕生:精益求“睛” 以指尖乾坤守护患者清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