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市大棚冬枣趁“枣”抢“鲜”上市
大棚内冬枣缀满枝。张忠玲摄
中新网新疆阿拉尔8月13日电(史玉江 张忠玲)立秋后,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冬枣基地的大棚冬枣陆续成熟,当地正忙于采摘装箱抢“鲜”上市。
记者12日在十一团十连塔克拉玛果业冬枣基地看到,密密麻麻的冬枣缀满枝头,不少果实已青中透红,空气中枣香味浓郁。种植工人穿梭在枣园与厂区间,进行采摘与称重工作,一派丰收繁忙好“丰”景。
冬枣基地里冬枣产量可观,种植户乐开颜。张忠玲摄
“受气候影响,今年采摘期稍晚了些,但产量还不错,今年的产量预估比往年增加20%左右。”塔克拉玛果业有限公司冬枣基地生产经理刘永刚说,折合下来每亩能产200多公斤。
“我今年24亩的冬枣应该可以超产,除去人工成本,今年赚8万元没问题。”7点多就来采摘的种植户刘帮荣告诉记者。
挑拣上称后装筐的冬枣。张忠玲摄。
“采摘高峰时,我们计划的工人数量要达到2000人,加工厂大概是500至800人,共需要3000人左右。”塔克拉玛果业有限公司冬枣基地生产经理刘永刚说,冬枣即将进入采摘高峰期。
冬枣基地厂区内正在检修、调试设备。张忠玲摄
在位于阿拉尔市的冬枣加工厂区内,不时传出机械检修声。“我们5月就开始维修和设备保养了,目前进入设备调试收尾阶段,主要调试克重,让机器能够精确枣子的克重,确保冬枣的筛选、升级、包装、冷藏一条线完成。”机修技术员高峰介绍,厂区内共计16条加工生产线正在检修调试,单日最大载荷量将达到120吨左右,预计8月15日进入加工状态。
据了解,今年十一团冬枣种植面积约5000亩,设施大棚面积4000亩,预计年产鲜果8000吨,90%将通过冷链物流销往全国各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餐饮“更合味”:异国菜式也“预制”
- 甘肃:支持积石山灾后重建 累计发放7.8亿再贷款
- “碳”路先行|山西晋中“碳”寻绿色经济发展新路径
- 美国新泽西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4人死亡
- 探寻那些浸满茶香的北京地名
- 外媒:联合国维和人员称以军向黎巴嫩一观察哨开枪
- 《自然》最新论文: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冰川退缩或创造新生态系统
- 武铁列车“医生”精检细修迎春运
- 美国“毒火车”引发环境灾难 环境专家称当地溪流污染严重
- 《沉香如屑》被指老套 仙侠剧再不换配方就该下桌了
- 研究显示:适当运动间接提高癌症治愈率
- 中国现存三大皇家孔庙之一“热河文庙”举行祭孔典礼
- 国家铁路局:前11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40.15亿人次
- 鼓励先进淘汰落后 设备更新,撬动超5万亿元大市场
- 成都快速公交突破13亿乘次 总长度已达460余公里
- “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德国推介会在法兰克福举行
- 美媒炒作中国起重机“威胁美国安全” 中方驳斥:无稽之谈!
- 话剧《人世间》2024巡演启程 福建大剧院见证“人世”冷暖
-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向江图强 九江把“口岸”搬到企业“家门口”
- 山东荣成烟墩角:天鹅湾畔等雪来
- 热门推荐
-
- 世界邮票里的前“兔”似锦
- 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幕 聚焦“重塑愿景”主题
- 江西举行“绿色阅读 守护成长”名家阅读分享会 让阅读伴随成长
- 穗港澳高校“活力杯”设计活动在广州启动
- 以总理誓言将继续战斗 哈马斯指责以阻止停火谈判
- 2023青岛影视周启幕 业界专家关注中国影视科技与文化融合
- 星火成炬 |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式美学
- 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第13届金交会参展机构争亮“成绩单”
- 昆明27家定点医疗机构上线“信用就医”功能 11余万人已激活
- 粤医院联合发布眼科大模型
- 宁波金融业招才引智招聘会举行
- 中非艺术家相聚山东青岛共话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发展
- 荒地变绿圃 踏访兴安岭里的苗木“幼儿园”
- 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活动启幕 青海刚察再现“半河清水半河鱼”
- 腾讯《元梦之星》宣布定档,首期投入14亿入局派对游戏赛道
- 原创歌曲《同行的人》首发!在奋进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 印尼一季度GDP增长5.11%
- 首批进入中国市场的贝宁菠萝入关 将亮相第六届进博会
- 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福建武夷山讲好世遗故事
- 我科学家找到“调控”免疫系统的人类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