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昔日千亿房企退市,如何看待地产行业变局?
中新网北京8月1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最近的房地产市场,几家昔日知名千亿房企的退市令人不胜唏嘘。
8月4日,ST阳光城公告,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公司被决定终止上市;8月3日,ST泰禾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将于2023年8月4日摘牌。
A股浮沉数年,曾雄踞一方、辐射全国的房企巨头在资本市场的征途暂且落下句点,但前方的路却远未到终局。
两大闽系房企被强制退市
“泰禾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泰禾的股票却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5月,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在厦门考察厦门院子和汀溪院子时,曾这样说过。
据悉,2023年5月8日至2023年6月2日期间,泰禾集团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相关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依据相关规定,泰禾集团股票直接被终止上市,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2010年,泰禾通过“借壳”福建三农,成为当年国内唯一上市的房地产企业。从区域走向全国,泰禾不乏有销售额突破千亿的高光时刻。在2018年的巅峰时期,泰禾股价最高曾超21元/股,但今年以来又一路下探,退市价格0.43元/股较历史高点已经跌去98%。
2018年对于阳光城来说,同样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身为闽系房企曾经的“领头羊”,自2002年在深交所上市后,阳光城的销售额在2018年突破千亿并愈战愈勇,在2020年冲破2000亿元的门槛,先后布局全国逾100座城市,综合实力曾位列中国地产20强。
但它也在今年转动了和泰禾相似的命运齿轮。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2023年5月15日至2023年6月9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被终止上市。
阳光城创始人林腾蛟一向看重人才,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战略,更是舍得在人才上花钱。这也让阳光城一度以高薪酬著称,有报道称其曾以人均40万元的年薪居地产圈之最。
在2021年公司出现流动性问题后,林腾蛟积极奔走自救,阳光城更是上至高管、下至一线员工全部降薪。但同舟共济并未能带领企业走出困境,退市锤音落下,阳光城的斜晖引来不少股民感慨“世界500强,恍如昨日”。
危机下的“保卫战”
2020年,“三道红线”的出台倒逼房地产去杠杆,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正式宣告行业依靠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实现高增长的模式的终结,也改变了众多盲目扩张房企的命运。
“目前从房企退市的原因来看,大都是净利润为负且营收持续低于1亿元,以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换言之,房企的退市大都可以归结到经营不善导致持续大额亏损,也因此,不少房企会在审计层面,面对‘无法出具或出具否定的审计意见’。”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分析称。
在资本市场的角逐中,虽然面值低于1元几乎意味着一只脚踏入了退市的节奏,但其中仍不乏奋力自救者。
例如,金科股份的股价在今年5月创出了0.77元/股的历史新低,面值低于1元,退市形势岌岌可危。它随后使出了增持动作、资金注入、收购计划等“缓兵之计”进行运作,股价得以恢复至1元/股以上。
同时赶上了及时出台的各项房地产调整政策的东风,金科股份“翻身”成为了二级市场上房地产股票的上涨龙头,目前股价已经涨至2元/股以上,面值退市的危机基本解除。
多家港股房企也迎来了转机时刻。上半年,港股中的上市房企佳兆业集团、景瑞控股、融创中国成功复牌。尽管复牌后股价尚未稳定,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算是暂且保住了。
然而,能从退市边缘摆脱危机的涉房上市公司只是少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上半年已经有2家房企退市,有8家房企锁定退市,还有多家房企面临退市风险,下半年出现上市房企退市的概率较大。
如何看待行业变局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一方面,股票退市将造成公司价值的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损,影响投资人信心,融资渠道受限,品牌受损,影响项目销售,对债务重组和风险出清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多家房企退市,对于债务重组、保交楼、行业信心提振也有较大的影响。
但需要看清的是,退市本身亦属于资本市场正常操作。中银证券表示,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仍属个别现象,市值占115家房地产A股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仅2%,对板块影响相对有限,应当理性看待。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利于行业加速出清。
退市机制不可谓不残酷,但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也是竞争里优胜劣汰的体现之一。即使是成功复牌,业内也只将其视为走出风险的第一步,让公司回归正常经营才是修复投资者信心的良药。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行业的新时代已经来临,能够穿越这轮行业收缩期的房企都将迎来竞争环境明显优化的新格局。
2022年年底以来,金融政策的银行信贷支持、债券融资帮扶、股权融资松绑“三箭齐发”,优质房企享受到更多支持。同时,优质房企与出险房企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近两年,房地产行业格局变化不断,房企间的分化愈发明显。”东吴证券表示。
中指研究院监测发现,市场深度调整期下,不同类型企业分化现象加剧,央国企市场份额较去年有所提升,新势力房企也在崛起。其中一类是多元化实业企业着力发展已有的房地产业务,另一类为地方性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拿地聚焦企业所在地市场,且多与大型房企合作开发项目。
新的格局已然展开,新发展模式路在何方,仍待各房企持续探索。(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金融助力企业全球化 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首设企业家圆桌会议
- 低价引流、课程鱼目混珠……夜校怎能不务正“夜”?
- “从敦煌出发——吴健摄影艺术展”在京开幕
- 海关总署: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
- 广东制造 向上突围
- 第九届中国海归创业大赛线下直通车“驶”入浦东 助力海归高质量创业
- 沙伊北京对话:希望与失望的较量,有了注解
- 香港在“复常快车道”上全速前进
-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火红事业带来红火生活
- “秋冬限定色”“驯鹿游”引客来 特色文旅释放消费“新”热潮
- (身边的变化)甘肃环县“菜园风景独好” 空院荒地成“聚宝盆”
- 西安“铁路人” 夜行检修提前“备战”春运
- 四季度中国经济将延续恢复向好势头 外资机构纷纷上调增长预期
- 呼伦贝尔255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
- 专精特新看中国 | 重庆两江新区“小巨人”企业如何创新驱动智能产业“破茧”而出?
- 浙江今年将为80万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
- 美媒:美国孤儿数量近年来迅速增加 非裔受影响最严重
- 江西六月以来出现超长降水集中期 已致153.1万人受灾
- 我国中东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 台风“山陀儿”给台湾岛带来较强风雨影响
- 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频频拍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
- 热门推荐
-
- 浙江杭州打破“周一闭馆”国际惯例 倡“每天有博物馆可逛”
- 农村“手机争夺战”不只是教育问题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希望欧方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 拿到百亿投资,零跑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带来哪些启示?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不可靠实体清单有关措施答记者问
- 北京市体育局紧急通知:13日起暂停线下体育赛事
- 中国北方9省区市携手发出“冰雪邀约”
- 甘肃建“环境应急专家库”提升黄河流域环境应急管理能力
- “山里DOU是好风光”落地陕西 五大举措助秦发展乡村旅游
- 广东预制菜瞄准“好吃难做” “差异化”是“法宝”
- 复旦大学推动AI+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打造三级圈层
- 广东首条中低速磁浮旅游专线轨排全线贯通
- 牢牢守住生态保护底线
- 从TVB带货到梅西开播 淘宝直播“6·18”集火内容化
- 台州市代表团访巴:“台州制造”冀侨资侨智合作
- 歌剧《侨批》将在全国5个重要侨乡城市展开巡演
- 农交会举办15场“千县万品”商务推介 促进产销对接
- 预售红火 2023年春节档电影获高期待
- 浙江大学生电影季启幕 《第二十条》入选大学生最喜爱影片
- 甘肃会宁:全要素配置让红色名片更“红” 文旅释放新活力再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