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之乡挖历史挖文化 山西乡宁上演《鄂颂》以文促旅、兴业
中新网临汾8月3日电 (记者 李庭耀)8月2日晚,大型音乐舞蹈史剧《鄂颂》在有着“煤炭之乡”美称的山西省乡宁县上演。当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原创歌舞剧从而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以文促旅、兴业。
乡宁古称鄂,山叫鄂山、河叫鄂河、城叫鄂邑,位于黄河东岸、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脉,是全国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境内煤田面积占总面积78%以上。
75岁的阎灵娣是《鄂颂》的编剧,访文物古迹、做文化调查,研究鄂文化已有16年。她告诉记者,即使是乡宁本地人,大多也只知道乡宁有个古称是鄂,而不了解鄂的历史和文化。
《鄂颂》以乡宁人文历史、时代发展变革为脉络,以“从远古走来”“促民族融合”“展民俗风情”和“唱盛世颂歌”四个篇章,展现出鄂文化的历史发展变迁、鄂人的勤劳朴实、鄂地的繁荣发展等内容,囊括乡宁历史、文化、民俗、产业等代表性元素。
乡宁县因煤而兴,但不为煤所困。依托丰富文旅资源,近年来,该县把文旅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培育了大美云丘一座山、紫砂文创一把壶、戎子干红一瓶酒“三张名片”。
乡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敏告诉记者,参与《鄂颂》演出的100多名演员都是本土非专业演员,其中大部分男演员都是煤企职工。接下来,当地将带着《鄂颂》到外地演出,推动地方文化走出去,带动文旅产业发展。同时还将完善和发展原创歌舞剧,以增强云丘山等景区的文旅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我们以文促旅、兴业的探索还不止于此。”张敏介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宁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山歌、号子、小调,在体现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特色的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乡宁民歌遍布当地各个领域。与煤炭产业有关的《煤铁颂歌》、与文旅产业有关的《云丘颂》、与紫砂产业有关的《紫砂缘》、与红酒产业有关的《戎子姑娘》,都是乡宁本土原创民歌。在田间地头、广场、学校、煤矿……处处有民歌,民歌处处唱。
张敏表示,希望以“传承本土文化打造文艺品牌”为目标,传承和弘扬乡宁传统文化,弘扬乡宁之美、乡宁之变,提升乡宁文化自信,实现以文促旅,以文兴业。(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政部:从三个方面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
- 侨胞登九江浔阳江号游轮赏长江明月:叙乡情 觅商机 促合作
- 上半年广西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投资378.7亿元
- 中国信通院发布“2023云计算十大关键词”
- 9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7% 平稳趋升
- 中外艺术名家齐聚惠安 音画共融精彩对话
- 全球港航专家聚焦绿色港航 共绘新时代海丝愿景
- 酸甜苦咸鲜……还有?科学家或发现第六种基本味道
- 796.10公斤!新疆创全国春小麦百亩方高产纪录
- 阿塞拜疆总统宣布12月26日为阿航坠机事件哀悼日
- 北京本期摇号结果公布,5930个无车家庭中签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发送货物已突破11万标箱
- 特朗普与哈里斯首场辩论开始 美媒:最引人注目的时刻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邯郸!
- 不断抹黑挑衅中国 美国威胁和平安全
- 广西“以粉会友”引海内外食客
- 四川甘孜:光伏项目点亮乡村振兴路
- 美媒:以色列正加紧推动黎以停火协议,作为给特朗普的“礼物”
- 黑龙江省两会观察:如何整体推进哈尔滨旅游业四季常青?
- 炫耀武力 持续拱火 北约挑动军事对抗
- 热门推荐
-
- 菲律宾驻华大使:RCEP给菲中贸易投资合作带来更大机遇
- 阿尼玛卿乡村电音节在青海玛沁举办 邀四海宾朋游藏乡
- 2023“白塔杯”文化创意大赛“西城礼物”赛道成果丰硕
- 万人畅享十万串麻辣烫 世界最长麻辣烫桌湖南益阳诞生
- 歌词只有一句 斯琴格日乐“向世界问好”
- 上海市域铁路南汇支线首台盾构机“东临1号”始发
- 争渡远航 易车“2024·易境思”成功举办
- 山西洪洞大槐树:高品质旅游服务打造世界“华人老家”
- 分级诊疗落地难如何解:从慢病切入,完善医生激励机制
- 2024中国流花国际服装节开幕
- 安徽一年发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超百件
- 浙江湖州政企恳谈会两周年:90次“周三见”有何深意?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工信部: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
- 促进消费升级 天津首单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场景落地
- 大规模枪支暴力已成美国流行病 校园枪案尤为可怕
- 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
- 被裁决不具备伊利诺伊州初选资格 特朗普团队:将上诉!
- 西博会促中泰各领域合作“亲上加亲”
- (身边的变化)浙江枫桥:“洞见”基层治理现代化“新风景”
- 泽连斯基:将尽全力继续通过黑海出口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