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渠道日趋多元 传统4S店面临较大压力
提到购车,许多消费者会想到去线下4S店逛逛。然而近些年,不少4S店从业者表示“经营压力大”“日子不好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汽车经销商亏损面较2021年有所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不少传统4S店陆续关停。
曾经作为消费者购车首选的4S店,如今为何不再那么火了?本报记者对此作了探访。
曾是购车主要渠道的4S店为啥遇冷了?
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家4S店工作了10多年的罗毅,最近经历了门店的关门变更。“我大学一毕业就在这家4S店工作,干了十几年汽车销售。现在门店关停,几个晚上就把所有商品车、试驾车清空了。”他说。
过去,4S店是不少消费者买车时的首选。4S店不仅售卖整车,还售卖零配件等产品和服务。然而这几年,很多人感觉4S店似乎没有那么火了。
“这几年来店里买车的消费者明显减少,店里做销售的同事离职率也有所上升。”北京市朝阳区一家4S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4S店普遍经营压力比较大,厂家制定的销售目标高,销售考核压力大,收入也不理想,所以人员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退网4S店为2362家,2021年退网4S店近1400家,2022年这一数字达到1757家。
4S店遇冷,是汽车经销商经营吃紧的一个表现。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大会上,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刘英姿表示,去年底商会曾对经销商经营状况做过一次广泛调研,发现超半数经销商出现亏损局面。今年上半年,经销商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大部分经销商仍处于比较困难的状态。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今年6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4%,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处于不景气区间。
“作为大宗消费中的一类,汽车消费恢复需要一定时间。目前车市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尽管销售终端持续加大汽车促销力度,采取以价换量的模式来刺激汽车消费,但今年上半年,多数经销商仍未能如期完成销售目标,4S店比较冷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汽车价格下探,销售模式过时,4S店压力不小
传统4S店遇冷与其经营模式有一定关系。
上海市一家4S店销售主管告诉记者,4S店盈利渠道主要包括销售和售后两方面,“4S店汽车的进价不等于成本价,真正的成本价一般要算上厂家的补贴、返利等多种补助,想要拿到这些补助,就得完成厂家的相应指标,主要是进货指标、销售指标,有的厂家还要考核客户满意度等。对于销量比较好的4S店,厂家给的补助通常较高。可以说,厂家的指标要求对于4S店经营状况有很大影响。”他说。
近几年,伴随国内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业内竞争愈发激烈。“厂家为了弥补亏空,扭转业绩下滑的局面,给经销商设置的销量目标普遍较高。为了完成销售目标,很多4S店压低汽车售价换销量,但市场需求有限,总体看销售情况还是不太理想。汽车价格下探严重,经销商营收和利润双降,一些4S店经营不善,只能退网。”郎学红说。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对于上半年销量任务完成情况,21.3%的经销商表示可以按计划完成,31.7%的经销商完成率在80%以上,有11.7%的经销商表示完成率不足50%。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汽车销售渠道愈发丰富多元,影响其消费方式。
一方面,汽车价格、商品信息等正变得更加透明。“以前父母买车主要是去4S店看,店家掌握着议价主动权。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汽车类博主大量涌现,消费者在买车之前对于商品情况‘大概有个数’。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兴起之后,通过小程序、APP等线上渠道,也能直接了解商品信息,不仅车价更透明,消费体验也更有针对性,4S店已不再是年轻一代消费者购车的唯一选择。”新能源汽车车主温利说。
另一方面,新消费场景兴起,吸引更多消费者,相应地对传统4S店形成挑战。7月15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王府井商圈,记者分别走进几家汽车体验店,不时碰上消费者前来试驾、咨询。“比起传统的4S店,在商超试车更方便。商超里的汽车体验店分布比较密集,逛个商场就能顺便试试心仪品牌的最新车型。”消费者小陈说。
“现在很多汽车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开始在商超开设体验店,这正成为汽车销售的一种新业态、新形式,商超成了车企普及新款车型的重要场景。”郎学红说。在一定程度上,人流更密集、获客效率更高的商超分走了传统4S店的客流,也是4S门店遇冷的原因之一。
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4S店仍主营燃油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1万辆和262.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8%和10.1%,同比分别增长2.5%和4.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4万辆和8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8%和35.2%,市场占有率达到30.7%。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上半年其市场渗透率已超三成。但是在经销商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远低于市场渗透率。”郎学红告诉记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此前公布的“2023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大多数经销商主营的还是传统燃油车。而从市场需求看,燃油车的需求量正在下降,去4S店购车的消费者有所减少,以销售燃油车为主的经销商市场规模因此下探。“很多经销商都在进行品牌优化和调整,去掉一些亏损品牌并增加新能源为主的品牌。但这也需要一定时间,经销商的经营压力普遍来看仍比较大。”郎学红说。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仍在荣枯线之上,但国内汽车经销商数量却保持了上升趋势。业内人士透露,新入局者大多是新能源车企。很多车企在高、中、低端都有新能源汽车布局,由此延伸出越来越细化的销售渠道和网络,相应吸引了经销商入局。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政策也在助推行业发展。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从执行到2023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延长4年。其中,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免征车辆购置税,即前两年继续免征;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即后两年减半征收。同时,对新能源乘用车减免车辆购置税设定减免限额。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乘用车,设定3万元的减免税限额;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享受减半征收的新能源乘用车,设定1.5万元的减免税限额。
专家认为,此项政策的出台对于汽车厂家是重大利好。税费减免政策延期,意味着厂家能有充足的时间按照其设计节奏进行产品生产,也能降低其生产经营成本。“不过,对经销商而言,减免政策能否起到缓解经营压力的作用,仍待观望。大多数经销商正在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以响应市场需求。但是投资回报本身有一定周期性,加上目前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汽车消费端潜力还有待进一步释放。未来还需做好汽车消费端政策配套,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从而有效缓解经销商的经营压力。”郎学红说。本报记者 廖睿灵(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杨建武:文物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
- 首届全球产业发展与安全论坛在深圳举行
- “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四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 第八批国家集采正式启动 多个抗感染药品种竞争激烈
- 国庆假期新疆旅游市场火热 游客解锁“新玩法”
- 广州高温天气持续 空调“怠工”咋办?
- 第五届世界杭商大会启幕 海内外杭商共赴“未来之约”
- 广东外企百强合计在粤投资366亿美元
- 28省(区)16国产品亮相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
- 红村蝶变:从人穷往外跑的薄弱村,到小康村文明村
- 广西桂林岩洞上演意大利肢体影子戏剧 英中双语碰撞灿烂花火
- 山西2024年春运累计发送旅客1460.61万人次
- 东巴文汉文合璧《创世纪》知识库发布 探索立体呈现少数民族文字
- 中国货物贸易有望保持全球第一
- 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 百余学者共探明文化活化利用
- 从“深闺”走入“市场” 青海残疾女子带“姐妹”“绣”幸福
- 5月份全国发行地方债7554亿元
- 2024年端午档期刷新中国影史同档期总场次纪录
- 外媒:英国苏格兰政府前首席大臣斯特金丈夫被捕
- 四川木里5.0级地震:地震灾害现场调查工作基本结束
- 热门推荐
-
- 角逐白玉兰,张颂文有多大赢面?
- 浙江:优化法治“软环境”激活美妆产业发展“新引擎”
-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公务机进出境架次位居全国首位
- 广东首条中低速磁浮旅游专线轨排全线贯通
- 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上海奖)颁发:中国福州等5座城市获奖
- 增开客列524列 “五一”假期太铁旅客发送量连创历史新高
- 【市场观潮】婚介机构需探索“婚介+”
- 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盛宴精彩纷呈 短途郊游受热捧
- 1月1日起中国调整部分商品关税税率税目 优质产品来华再迎利好
- 黎巴嫩首都接连传出爆炸声!数百名居民逃离家园
- 探班舞剧《冼星海》:以肢体语言再塑革命英雄跌宕生平
- 感受喜庆祥和氛围 感知文明交流魅力
- 韩国市民团体贴海报质问尹锡悦:“日本福岛核污水,真的要喝吗?”
- 朝鲜宣布试射弹道导弹
- 千年北魏文化“点亮”古都大同
- (乡村行·看振兴)“稻虾轮作”兴村富民 江西南昌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 7月1日起上海将提高部分民生保障待遇标准
- 深耕肠道大健康 光明畅优以科技力量唤醒肠活力
- 货车坠山柑橘满地消防员20分钟救人
- 山西平遥:女孩坠入护城河 消防紧急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