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增强 53%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央视网消息: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绿色根基。
近日,新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陆续开工,这些工程围绕“三区四带”生态安全屏障区域的关键节点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展开。2016年以来,中央财政年均投入约100亿元,在全国统筹布局实施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预计,2021年—2030年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将让1000万公顷国土再现勃勃生机。
10年来,我国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国土绿化大发展,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等重大工程,营林造林总量质量齐头并进。全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
10年来,我国完成治沙任务2033万公顷,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比10年前净减少500万公顷,沙区植被平均覆盖度上升了2.6个百分点。荒漠生态系统呈现功能增强、稳中向好的态势,我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祁连山、钱江源、南山、神农架、香格里拉5个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完善设立条件,推进黄河口等12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开展创建工作。
2023年以来,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一根红线将300万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纳入保护范围,有效保护了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央视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双汇携手小红书亮相慢人音乐节 用美味开启“慢生活”
- “敦煌遗书数据库”建成投用
- 许魏洲:首演革命题材电影《爆破班》,责任与压力并存
- 穗再公布地名保护名录 太和墟寓意太平和睦、武功巷与武功相关……
- 柬埔寨加速发展清洁能源应对电力短缺挑战
- 台风“格美”预计31日移入吉林 当地降水叠加影响大
-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玉屏:“一朵花”“一颗桃”串起乡村振兴致富路
- 这国冲突持续,近2000人伤亡 ,欧盟大使遭袭……
- 上下楼梯膝盖响?膝关节该保养了
- 破解发展障碍 内蒙古“氢”舟正过万重山
- 英国企业活动转弱 PMI显示一年多来首次萎缩
- 四川二郎山:高194.8米的输电铁塔组立完成
- 东航、上航“珠三角区域通”上线
- 附加值增加36倍以上!看一块煤如何蝶变
- 梁思成、林徽因后人重走“梁林路”
- 中国小伙在意大利以文墨会友
-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
- 美国频发“走错门遭枪击”案件 枪支暴力问题折射美社会“群体焦虑”
- 上半年全国社会组织共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
- 中秋节临近 殷墟文创月饼受青睐
- 热门推荐
-
- 湖北咸宁:8000余亩水稻开镰庆丰收
- 西藏米林:才召村木耳获丰收 村民喜笑颜开迎增收
- 在家搞“发酵工程”存在风险
- 拜登宣称将采取“前所未有行动” 中方回应!
- 雷暴天气袭击澳大利亚新州致1死4伤
- 贵州221起森林火情目前已全部扑灭
- 春节4.74亿出游人次创新高,流动的中国活力“热辣滚烫”
- 各地各部门干部群众积极行动——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 海口城市露营新业态释放端午假期新兴消费力
- 香港九龙乐善堂向四川南江县民康医院捐赠100万港元
- 如何帮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际关系
- 《天津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3)》发布
- 央视财经评论丨新春开新局 读懂中国经济信心
- “楼市调控最严省”也松动,“打补丁”政策或逐渐取消?
- 二十四载青春接力 他们怀揣着梦想和热情 向西而行
- 广西各地积极应对强降雨强对流天气
-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空管工程正式开工
- “百万扶贫资金”免费领?警惕诈骗新花样
- 贾玲亮相上海路演 “重量不在,笑容依旧”
- 浙中医大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对话中医 领悟“医者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