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
中新网7月17日电 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的现象,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尽管价格目前是阶段性处于低位,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这些相关指标看,中国的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的条件。
付凌晖提到,从价格本身来看,今年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同时,国内车企降价促销、猪肉价格转降,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半年总体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付凌晖称,总的来看,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阶段性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生产供给持续增加,经济运行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从供给来看,在疫情期间我国大力实施助企纾困,保障了量大面广经营主体的生存。疫情影响消退后,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市场供给快速增加,就业形势的改善,反映出生产供给恢复较好的情况。从需求来看,过去三年受到疫情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收入都受到了一定影响,相应的市场需求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这种生产、需求之间恢复的不同步,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CPI价格的低位运行。
付凌晖表示,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也是导致CPI涨幅阶段性回落的重要原因。从下阶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经济循环畅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
据付凌晖介绍,从食品价格看,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食品价格稳定。后期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也会带动价格回升。从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的输入性影响可能会持续,但是车企的短期降价促销的影响有望逐步消除。从服务价格来看,服务需求稳步扩大,服务价格将稳中有升,二季度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9%,比一季度扩大0.1个百分点。综合上述因素,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中新财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携雪域高原美景 西藏山南到武汉邀客
- 昆山咖啡文化节给苏式中秋生活加味
- 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开放在即
- 韩国第22届国会议员选举结果出炉 最大在野党获压倒性胜利
- 首届意大利制造日在渝举行 探讨室内设计合作机遇
- “万人说新疆”网络媒体新疆行:感受“南疆新貌”
- 一线观察丨面对“超强台风” 广东如何“超强应对”?
- 北京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 发展新质生产力
- 美国法官裁定:特朗普前律师朱利安尼藐视法庭
- 中国经济半年报:GDP增速加快至5.5%,这个行业立功!
-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济南发布 近九成企业探索绿色低碳发展
- 19岁“唐氏女孩”表演川剧变脸走红网络
- 国际最新研究在海底之下发现动物生命 为深海复杂生境提供新认知
-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建院四十载:艺术学跻身一级学科
- 吉林新兴动能加速释放 前三季度多项工业产值增长明显
- 共助金融安全可信 软通动力助力企业金融领域高质量发展
- 受巴西南部暴雨影响 巴西5月通胀率增至0.46%
- 三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汽车产业在正常区间运行
- 美国国会参议员范斯坦去世 终年90岁
- 中央气象台:四川盆地至黄淮中北部等地仍有较强降雨
- 热门推荐
-
- 中广核:将带动1.54吉瓦光伏组件和风机整机设备产能“走出去”
- 广东省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广州成立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有机葡萄香满园
- 疫情冲击叠加产能放大,赤藓糖醇的“甜蜜生意”不香了?
- 夏橙逐渐成为秭归线上鲜橙销售主要品种
- 第八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发布官方主题:这把泥土
- 河北拓展设计“朋友圈” 3000余件全球设计精品将在雄安展出
-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锐财经)
- 陕西拓宽红色资源保护“朋友圈” 为文物旧址保护注入检察力量
- 台风“格美”停止编号 福建海上生产作业全面恢复
- “谷子”消费日渐火爆 拼团“吃谷”还需谨慎
- 今年前10月北京财政收入5529.4亿元 优先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 科普:算账能力变差也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前兆
- 年轻人用数字技术助力中轴文化焕新
- “以旧换新”补贴多多 我国持续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 上海地铁将新增18座车站试点“闸机常开门”
- 青藏高原降水知多少?最新研究称被严重低估亟需新观测体系
- 香港陕西“携手”共探新机遇 助陕企“链”通世界
- 乡约福建:金秋果飘香 “柚”见丰收忙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