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谈中国经济前景:到2035年实现年均5%-6%的实际增长完全有可能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12日在北京表示,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中国实现年均5%-6%的实际增长完全有可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近日举行。林毅夫作为咨询委员会委员,在与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林毅夫称,作出这一判断,最主要是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有后来者优势,可以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来源。而发达国家、高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技术已经在世界前沿,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就只能靠自己发明,而发明的投入很大,风险很高。
他指出,从过去100多年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技术最前沿国家的人均经济增长平均每年大概2%,加上人口增长有的快有的慢,大概在3%左右。但是我们如果利用跟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后来者优势,以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比如说2019年,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美国的22.6%,相当于德国在1946年、日本在1956年、韩国在1985年跟美国的差距的水平。“这三个国家跟中国处于同样追赶阶段的时候,实现了16年年均人均GDP增长超过8%。他们可以实现,就代表中国利用后来者优势有这个潜力。”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如果跟当年的德国、日本、韩国相比,当前中国还有在新经济上的优势。新经济,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中国来讲是新的,对发达国家来讲也是新的,中国跟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新经济、新技术有研发周期特别短的特征,投入主要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而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中国还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配套,具有德国、日本、韩国所不具备的巨大国内市场,这同样是优势。
因此,林毅夫认为,把后来者优势和新经济优势加起来,中国到2035年之前有8%增长的潜力。
“当然潜力只是一种可能性”,他说,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方面,中国现在碰到一些“卡脖子”的问题,但总的来讲会被“卡脖子”的技术并不多,而且可以利用举国优势来克服。“综合这些因素,我相信5%-6%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太极老人”今年100岁
- 第二十届新疆社会科学界青年学者论坛召开 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 “视频讲书”受欢迎 你会在直播间买书吗?
- 构筑陆海开放“强磁场”
- 国际锐评|“去风险化”?与中国“脱钩”才是风险
- 北美票房:梦工厂新作《荒野机器人》首映夺冠
- 山西出台方案促文旅康养产业发展 打响“康养山西 夏养山西”品牌
- 美媒出口民调:美选民对美国民主和经济深表担忧
- 浙江文化观察:国宝黑陶罐记载了良渚先民啥秘密?
- 普里戈任坠机身亡 一文看懂瓦格纳事件时间线
- 粤打造世界级食品制造贸易高地
- 江西南昌中稻生产全面展开 良种良法助农增收
- 广东经济林达2572万亩 林果飘香带动林农增收
- “入秋”迎强降雨 辽宁域内5座水库有序泄洪
-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规模无法替代丨世界观
- 毛发医疗服务千亿市场迎豹变
- 【世界说】前白宫发言人:暴力不仅影响美国政治 也是“一个支离破碎国家体现出的症状”
- 一个冒险失败的文艺片导演:可能那个时代已经过了
- 34项重罪指控成立!特朗普成美国史上首位被判有罪的前总统
- 2023年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超1600亿件
- 热门推荐
-
- 突发!日本首相演讲会场传爆炸声 一男子被制服
- 政法机关整治医美行业乱象 推动“颜值经济”健康发展
- 2024年世界气象日庆祝活动启动
- 全国腊八美食地图出炉!腊八已至 切换“过年模式”
- 长三角铁路2025年寒假学生票预售期外预约服务上线
- 中国国家地理携手东方乐文化挖掘传播民族音乐
- 8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86 下调218个基点
-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实质性结束乌加入世贸组织中乌双边市场准入谈判
- 岭南雕塑园在佛山开园 9件入园作品亮相
- 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将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开幕
- 1—6月全国办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超380亿元
- 同样是灵活就业人员,误工费赔付标准为啥不一样?
- 浙江西塘古镇赴广州推介旅游 邀岭南客品水乡情
- 尼日利亚发生多起袭击事件致33人死亡
- 宋庆龄和平天使艺术团舞蹈团举办“时代少年舞翩跹”专场演出
- 突破民企绿色转型关键环节
- 加拿大第三届中国老酒展将在多伦多举行
- 超强台风“格美”逼近福建 2艘万吨外轮紧急撤离
- 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发展Web3.0等产业 启建七大使能平台
-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纪念邮票将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