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谈中国经济前景:到2035年实现年均5%-6%的实际增长完全有可能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12日在北京表示,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中国实现年均5%-6%的实际增长完全有可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咨询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近日举行。林毅夫作为咨询委员会委员,在与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林毅夫称,作出这一判断,最主要是因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有后来者优势,可以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来源。而发达国家、高收入水平国家的产业技术已经在世界前沿,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就只能靠自己发明,而发明的投入很大,风险很高。
他指出,从过去100多年的经验来看,发达国家、技术最前沿国家的人均经济增长平均每年大概2%,加上人口增长有的快有的慢,大概在3%左右。但是我们如果利用跟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后来者优势,以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比如说2019年,中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是美国的22.6%,相当于德国在1946年、日本在1956年、韩国在1985年跟美国的差距的水平。“这三个国家跟中国处于同样追赶阶段的时候,实现了16年年均人均GDP增长超过8%。他们可以实现,就代表中国利用后来者优势有这个潜力。”
林毅夫进一步指出,如果跟当年的德国、日本、韩国相比,当前中国还有在新经济上的优势。新经济,如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中国来讲是新的,对发达国家来讲也是新的,中国跟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新经济、新技术有研发周期特别短的特征,投入主要是以人力资本为主,而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同时,中国还有全世界最好的产业配套,具有德国、日本、韩国所不具备的巨大国内市场,这同样是优势。
因此,林毅夫认为,把后来者优势和新经济优势加起来,中国到2035年之前有8%增长的潜力。
“当然潜力只是一种可能性”,他说,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方面,中国现在碰到一些“卡脖子”的问题,但总的来讲会被“卡脖子”的技术并不多,而且可以利用举国优势来克服。“综合这些因素,我相信5%-6%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东方甄选股价开盘大涨
- 山西太原通报“社区干部瓜分捐赠香烟”:区纪委监委已介入调查
- 这种营养丰富的“小众”主食,蛋白质可以媲美鸡蛋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600万人次,迎假期返程高峰
-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丨从《诗经》中走来的淇河 再现诗意美景
- 促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走深走远
- 西藏震区将有大风降温 未来几天全国天气最新预测
- 反对人权问题政治化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百余国发声支持中国
- 韩媒:日本排污入海预计将对韩国渔业生产造成影响
- “双节”期间高原铁路忙 拉萨火车站单日发送旅客创新高
- 王均金: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兼具“天时地利人和”
- 破题基层卫生人才“引留难” 浙江探索多项制度改革
- 哈里斯发表讲话承认败选
- “京津冀消费季”开启“盛惠”
- 苏州核雕:盈寸之间见天地见匠心|文化中国行
- 国际法院认定以色列非法占领巴领土 欧盟表示支持
- 辽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厅级干部刘磊一案已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 广西芒果产业搭车新茶饮助果香海外
- 安徽与外国驻沪机构代表贺新春话友谊活动举行
- 前11个月我国集成电路出口破万亿
- 热门推荐
-
- 浙江乡村观察:农家书屋如何迎接“暑期档”?
- “县城热”折射城镇化新趋势
- “亮码可办”等便民举措推出 住房公积金办理更方便
- 新疆自贸试验区一周年见闻 | 跨境电商成为喀什百亿产业
- 江南华南等地有分散性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将有较强降雨
- 四省市高校外籍师生走进四川自贡:感受“恐龙之乡”“中国灯城”魅力
- 老字号“玩跨界”、京剧不再坐着看……老北京的新年味真地道!
- 亚洲最深井在塔里木盆地获得油气突破 日产原油200吨
- 湖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一碗米粉为何能上榜国家非遗?
- 鲁迅文化基金会成立昆明代表处 助力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互鉴
- 中国制造惠及全球
- 云南文博会启幕:行至十年 展示非遗传承创新成果
- 30名优秀选手角逐第十四届广西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决赛
- 火热暑运结束 民航、铁路多项数据增幅明显
- 统战文化何以“有戏”?听“戏中人”这样说
- 韩国渔民集会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不容一滴核污染水玷污海洋”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千余名中外工商界人士聚首北京 凝聚共建“一带一路”共识
- 报告:亟待构建乡村儿童高质量关爱服务体系
- 聚力“最虹桥”深耕“数字化”上海长宁加快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