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来中国买电动汽车技术?上汽、比亚迪回应
中新网7月13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葛成)日前,有消息称奥迪正在与多家中国车企就购买中国本土车企电动车平台进行谈判,涉及的车企包括上汽、吉利、比亚迪、蔚来等。
针对上述传闻,上汽集团相关人士回应中新财经称,目前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如有重要进展并涉及上市公司披露要求,公司将按照有关规定,相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比亚迪方面则表示,经过内部核实,暂无相关消息。
奥迪中国方面此前则对媒体表示,“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时期,奥迪将携手各方共同制定战略方针,共创成功未来”。
据德国《汽车周刊》此前报道,德国车企奥迪计划直接向中国本土车企购买电动平台授权,从而缩短其车型的开发时间。目前谈判正在进行当中。
上述消息引发热议,有业内有观点认为,此前向中国进行技术转让的德国车企,转而寻求与中国车企进行技术合作,实属罕见。这一现象显示,中国电动车技术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变革后,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
不过从业绩角度看,奥迪与中国车企就购买其电动车平台进行谈判,亦在情理之中。
据奥迪公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3.64万辆,同比下滑了15.6%,而同为“BBA”的奔驰与宝马同期,在华销量均超过19万辆。
“BBA”三家车企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奔驰全球纯电销量5.16万辆,同比增长89%;宝马全球纯电销量为6.46万辆,同比增长83.2%;而奥迪全球纯电销量仅为3.46万辆,同比增长42.7%。
此前,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曾公开承认,旗下奥迪品牌的产品线“落后于竞争对手”,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方面。不过他也同时强调,奥迪将发力纯电领域,并承诺未来要重振奥迪的高光时刻。
中汽协7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上每售卖四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2022年,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年销量已突破10万大关。显而易见,奥迪全球纯电动汽车的总销量,尚不及国内部分“造车新势力”的零头。
2023年上半年,作为汽车市场亮点的新能源汽车、汽车出口和中国品牌继续延续良好发展态势。汽车出口增长迅速,对市场整体增长贡献显著。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完)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信银行AI智能风控、中信碳账户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青海冷凉蔬菜出口不断扩大“朋友圈”
- 10月10日24时起油价下调
- 长春年轻夫妇接棒母亲守护旧书店传递书香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规 破解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难题
- 歌仔戏传承“老带新”:乡音袅袅情牵两岸
- 陕西开行“乡村振兴年货节”主题旅游专列
- 今年1至5月青海西宁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近百亿元
- 土耳其抓捕对震区劣质建筑负有责任的承包商和工程师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将对波音公司展开新一轮安全调查
- 航班故障是否与地磁暴有关?
- 从宅家到复工,五步走出心理舒适圈
- 股价太低,达利食品“不想玩了”?
- 韩总统称韩东部海域很可能蕴藏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 高水平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 “桂菜美食中华行·走进北京”活动在北京广西大厦成功举办
- 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
- 以军方称地面部队已准备好进入加沙地带 加沙人道主义状况持续恶化
- 一季度中国各种自然灾害造成1037.9万人次受灾
- 辽宁将举办俄罗斯食品文化节
- 热门推荐
-
- 总台记者探访丨穿越安第斯山脉的中秘友谊之路
- 上海会展经济强劲复苏
- 食品抽检合格率超97% “舌尖安全”全链条监管
- 焦点访谈:绿电好风光
- 中外企业机构探讨微短剧跨境交流合作 抢占新赛道
- 国证制造业单项冠军指数在浙江宁波发布 系国内首只
- 前5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35万标箱 同比增幅12%
- 在中国海拔最高的重症病房 医者仁心创造生命救助奇迹
- 传承历史文化 陕西省文物局打造虚拟数字推荐官
- 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数智经贸产业学院成立
- 内蒙古首单“零碳产业保税仓储”业务落地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
- 活跃资本市场需多方发力
- 桂林零碳绿电联盟成立 产学研用协同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 世卫组织批准第二款猴痘疫苗投入使用
- 山东高密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 “石头岭”变“花果山”
- 水凝胶干细胞疗法可修复脑组织
- 减糖饮料未必减“糖”
- 巴库气候大会进入下半场:“谈成了就删括号,谈不成就删文本”
- 申领北京市第三代社保卡线上就能办 操作指南来了
- 三季度广州市服装鞋帽类、电信服务投诉量超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