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19.5℃火“出圈” 清凉夏日迸发“美丽效益”
图为清凉一夏的呼伦贝尔。 欧戈 摄
中新网呼伦贝尔7月12日电 题:呼伦贝尔19.5℃火“出圈” 清凉夏日迸发“美丽效益”
作者 张玮 张东阳 欧戈
进入数伏天,高温天气让中国各地如约进入“烧烤”季,然而,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这几天却因平均气温19.5℃成为游客避暑的优选地,也因当地美丽的风土人情火“出圈”。
盛夏的呼伦贝尔草原鸟语花香,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袅袅炊烟,随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此外还有浩渺碧翠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以及大大小小的湿地、河流和湖泊纵横交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成就了呼伦贝尔成为避暑胜地的底气。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发布数据显示,呼伦贝尔的夏季平均气温为19.5℃,平均最低气温为12.5℃,平均最高气温为23.7℃。
福建游客苏明生感叹“不成想会被微风震撼到”,他告诉记者,一下飞机就被当地的风景美蒙了,“特别是风吹过的感觉,太棒了!这里的夏天真的太治愈了。”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杨红介绍,今年夏季呼伦贝尔市打造6大避暑康养地、10个避暑康养景区、7个避暑康养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多种避暑康养体验,也为清凉夏日优选目的地背书。
同时,民俗游、生态游也逐步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转变。
在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原生态民俗,中国仅存的驯鹿文化对海内外游客来说,一切都是神奇和新鲜。
来自非洲的游客Melokuhle对这里特有的文化充满热情,“进入森林感受驯鹿和猎民的真实生活,这样的旅程真是太美妙了,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党委副书记李鹏透露,进入7月以来,使鹿部落日接待游客量超1500人。
被老舍先生誉为“天下第一曲水”的呼伦贝尔莫尔格勒河,游客为了在清晨看旭日东升、在傍晚赏长河落日、于夜晚仰望清澈星空,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络绎不绝。
“返璞归真大概就是这样生动描绘的吧。”台湾游客张慧敏站在莫日格勒河附近的山包上,张开双臂,拥抱每一刻不同的风景。
房车自驾游赏、界河游艇逐波、森林生态探秘……呼伦贝尔的山水图卷为游客们带来从视觉的享受到心灵的洗礼,绿水青山带来的“美丽效益”也正在显现。
官方数据统计,2023年1月至6月,呼伦贝尔市接待中外游客1231.6万人次,同比增长216.53%;实现旅游收入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81%。(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5年泰国“欢乐春节”活动丰富多彩
- 融合创新,激发文旅消费潜能
- 文化中国行丨春节申遗成功 文成太公祭和浦江板凳龙成为代表性内容
- 杭州西湖湘湖共绘“西湘记” 发布手绘地图等成果
- 中国一汽第6000万辆汽车在长春出车
- “一束花”让美术类考生“犯了难”
-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新疆兵团城市常态
- 为冰川河流“诊脉体检”
- 上海:警方连破4起“直播带货”售假案 涉案金额超亿元
- 土耳其人义乌创业:在有温度的城市 做有温度的餐饮
- “枸杞国检中心”落户宁夏
- 报告称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正在持续上升
- 探索“中国乐派”的历史渊源 这部图书有何特点?
- 最新民调:通胀仍是美国民众最大关切 超四成人感到财务紧张
- 有的人把香菜当成命 有的人吃一口香菜就要了命
- “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领导人表示将宣布解散该武装
- 中国贸促会:上半年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各类证书343.22万份
- 福建漳州举办中美民间线上文化交流活动
- 北方今年来第三次沙尘天气过程持续 东北等地气温波动明显
- “现代的回望:非洲艺术展”启幕
- 热门推荐
-
- 湖北推进智慧粮库建设 科技赋能“智慧储粮”
- 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发送5.4亿人次 多举措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 山西消协调查家装定制消费市场:甲醛释放为虚假宣传重灾区
- 俄外交部:俄罗斯将驱逐20余名德国外交官
- 访日后争议不断,李在明集会上抨击尹锡悦:他最终选择做日本仆人
- 中国农业农村部:超六成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 吉林“冬趣”引客消夏 滑雪场内戏雪赏雾凇
- 中国驻泰使馆为赴华学习的泰国政府官员举办行前招待会
- 上半年江苏外贸进出口总值2.48万亿
- “开漳圣王”今何在
- 银川至石河子首次实现通航
- 上海打造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顶天、强腰、立地”
- 证监会同意瓶片期权注册
- 山东蓝翔教育科技集团注销,蓝翔技师学院回应
- 超1亿中国用户愿为“音乐买单”背后:行业走向规范化、健康化
- 第七届天津海河文化旅游节举办
- 吴碧霞 :唱不尽的《红楼梦》
- 从考古到文创 国家博物馆深挖馆藏文物古文字资源
- 甘肃白银打造沿黄“精致烟火气” 解锁“乡”约“村”游新玩法
- 第二十二届中国软洽会在成都举行 集中签约金额达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