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推进农业“机器换人” 江西南昌万亩智慧农场早稻开镰收割
图为航拍大田农社管辖的广袤田野。 刘力鑫 摄
中新网南昌7月12日电(卢梦梦)“双抢”时节,在传统产粮大县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金色的稻浪层层叠叠,随风翻滚,一派丰收景象。伴随着“隆隆”的响声,蒋巷镇大田农社的稻田里,十余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将一串串稻穗揽入“怀中”。
“除了有人收割机,我们今年还投入两台无人收割机参与作业。操作员只需规划好路线,通过手机操控,一键就能进行无人收割,实现‘机器换人’,有效节省人工成本。”大田农社负责人邹泰晖告诉记者,一台无人收割机每天能收割水稻70亩左右,他们计划在10天内完成1.05万亩早稻收割。
除了早稻收割,在大田农社,科技赋能也为晚稻种植带来惊喜。“目前我们已经开始晚稻试插秧,实现了从育种到插秧的全程机械化,预计将在8月1日前完成全部晚稻种植。”看着无人插秧机将嫩绿的秧苗稳稳地移栽至田里,邹泰晖信心满满。
大田农社是江西省首个“万亩智慧农场”。得益于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农场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26人就能种植和管理上万亩田。“以前种田全凭经验,看天吃饭,现在靠科技,智慧赋能,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增产高效。”邹泰晖说。
智慧农场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田间地头,在距离田块不远处的办公室内,一面LED监控显示屏上,正清晰记录着农场的农事信息。“这是大田智慧农业管理系统,主要依靠布设在田地里的5G传感器,为整个农场支起一张智慧网络,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
邹泰晖介绍,该系统能够在产前对地块、人员、设备、种植计划、生产资料配给等进行数字化管理;产中对生产作业计划、作业执行、生产资料出入库及农机作业轨迹、面积等实时监控,实现农场地块网格化、数据化管理。同时,在产后通过农产品大数据溯源管理,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追溯。
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邹泰晖对农场未来的发展满怀期许。“我们将继续朝着‘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订单化、绿色化’的目标发展,有序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计划在明年将农场的社会化服务面积扩大到5万亩。”邹泰晖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高质量发展 | 透过五个战略,世界看到怎样的徐工?
- 职业紧张、腰背痛算不算职业病?中疾控专家回应
- 新加坡戏剧团遇上海南琼剧:丝丝琼韵连结乡情
- 海内外江苏乡贤聚桑梓话乡情:处处热土,双向奔赴
- 游客“坐轿上山”被网暴,该听听抬轿师傅怎么说
- 谨防“房贷置换”陷阱
- 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 探讨前沿技术与商业落地
- 厦门成立“金融支农联盟” 政银企合作服务乡村振兴
- 中秋这样吃 团圆更健康
- 西藏32名中小学生的北京之行
- 重庆邮局海关查获4袋真空包装大麻
- 安倍遇刺周年默哀仪式现“类似枪械物品” 嫌疑人已被捕
-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尔滨”的流量密码全是细节
- 湖南怀化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测试运营 加速形成面向东盟产业集群
- 吓坏众人!台军新兵“厕所试枪”暴露军中管理弊病
- 聆听您的声音:平安人寿副总经理史伟玉与客户面对面
- 《自然》论文:以脉动方式泵送管道内液体或能提升效率降低能耗
- 站在新起点 南海海上合作如何取得新进展?
- 《再见爱人4》:爱人的前提是爱自己
- 激发本土产业比较优势(现场评论)
- 热门推荐
-
- 聚焦对外开放,内蒙古何以成为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 无牌不应成二手车乱停“挡箭牌”
- 千里追寻守鹿人 恪守初心方始终
- 圆明园门票史上首次被抢光 提醒五一游都要“悠着点”
- 燕麦产业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 澳大利亚珀斯港发生3.6级地震
-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期待峰会为延续中非友谊提供动力”
- 中外专家共话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全世界都是机遇!
- “爵”上的柱子,是为了显得很拉风?
- 日媒:日本京阿尼纵火案被告就死刑判决结果提出上诉
- 报告:目前三四线城市消费提升效果比一二线城市更明显
- 让公益更务实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七大行动”全方位助残
- 国际识局:获得候选人提名!哈里斯能否成美国首位女总统?
- 鹰厦铁路改造 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李开复谈AI时代:“把一个超级天才放到你身边”
- 安徽省文化馆新馆和省非遗展示馆项目正式开建
- 中式服装风靡青年群体 “新式”“老派”总相宜
- 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5.2%
- 私家车主返乡过年接单拼车 当心有“营运”风险
- 记者直击天津化工厂火灾事故:30余辆消防救援车紧急扑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