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驱动力——访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拼多多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一头连着千万经营主体,处于生产消费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展望未来,如何持续推动商家与消费者供需双方高效循环?怎样实现平台高质量发展?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
记者: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拼多多如何理解、实现高质量发展?
赵佳臻:近年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拼多多发展紧跟这一趋势。
拼多多从农业起家,开创了以拼为特色的“农地云拼”模式,为农货上行搭建起一条高速通路,推动了农民致富增收。多多买菜创新供应链及“田间直达餐桌”模式,进一步提升农副产品流通效率。此外,我们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22年拼多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金额超百亿元。从关注产品“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吸引“流量”到服务好“留量”,研发投入让平台高质量发展成为可能。
对拼多多来说,高质量发展绝不是一句口号。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农业仍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各地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是平台面临的重要任务;建立“百亿生态”专项资金,对优质商户和商品进行资源倾斜,推动中小企业、优质商家实现有质量的增长,提升平台商户的整体服务效率与品质。
全面拥抱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平台,让消费者可以找到想要的各式商品,同时帮助优质商家茁壮成长。
记者: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拼多多目前面临的难点有哪些?将如何解决?
赵佳臻:高质量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以来,拼多多明确了高质量发展作为下一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正在通过投入科技创新、参与国际竞争等方式,把高质量发展落实在平台治理、商家生态、高质量供应链、高质量消费等方方面面。
以优化平台治理与生态建设为例,近期,我们大刀阔斧推出平台治理六大举措,在食品药品安全、未成年人保护以及商家直播合规等领域开展深化治理。此前,我们以专项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版权保护等商品和店铺的系统性治理。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巩固这一成果,持续优化平台治理能力,建设更加健康的平台生态。
在高质量消费方面,今年以来,我们在提供“多实惠”的同时,不断提升“好服务”能力。目前,绝大部分品类从支持72小时发货升级至支持48小时内发货,在售后策略上对老人及偏远地区的消费者进行服务倾斜,同时执行更加主动的客服策略,根据事实情况为消费者提供仅退款、部分赔付或者退货退款方案。
在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阵痛、质疑,但这不影响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事实上,加速高质量发展转型与整体生态质量建设,不仅从长期来看是好事,短期也会得到消费者和商户的正向反馈,一季度平台用户消费潜能的强劲释放就是例证。
记者: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对此,拼多多有什么感受?
赵佳臻: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拼多多是良好营商环境和各项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拼多多成长发展得益于上海良好的营商环境。比如,在政策引领上,近年来上海先后发布促进电子商务、在线新经济发展等相关方案。一系列政策不仅提升了企业信心,更为人工智能、新能源、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构建了良好生态。在人才保障方面,人才租房补贴、特殊人才落户、高管团队奖励等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拼多多。
营商环境的优越还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以楼宇税收服务站为例,税务部门与我们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后,重点围绕研发和创新活动,主动提供政策指引和个性化的涉税服务,在研发投入节奏上给予建议,从而加速应用创新,完善用户体验,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对此,拼多多有哪些探索和经验?未来如何布局?
赵佳臻:去年9月,我们启动了“多多跨境”业务,面向海外终端大众消费者,希望能帮助中国制造业直连海外消费者,拓宽中国制造业出口渠道。同时,拼多多还推出了“出海扶持计划”,为制造业企业出海提供包括国内外仓储、跨境物流及售后服务等全方位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一体化出海解决方案。目前,“多多跨境”已先后推动服装、数码、家电、箱包、户外、配饰、玩具、文具等上万家制造企业成功直连海外市场。比如,上海奉贤一家美妆公司得到拼多多的出海扶持后,很快就实现了美妆产品销售超过1.5万件的成绩。
未来,拼多多仍将坚定不移地继续重投实体供应链建设,稳链强链、补链延链,让更多工业、农业产业带跑出扎根本地的领头羊,带领当地产业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以实为本,持续加码供应链投入,为高质量发展寻找更强驱动力,加速建设“多实惠+好服务”的健康生态。同时,坚定不移持续重投研发。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储备,对我们构建健康有活力的平台生态非常重要。我们将通过精进技术,提升供需两端“产销直连”的质量与效率,带动制造业全链条数字化协同升级,助力中国制造高质量走向全球。(经济日报记者吉蕾蕾)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对标“最高”怎么做?周汉民为上海自贸区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 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查获一批象牙制品
- 《云朵上的爸爸》从儿童视角讲述烈士子女故事拓宽军旅文学题材
- 洛阳送给游客的钻石,也是河南的“特产”?
- 工业生产回升向好 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
- 2023年端午小长假陕西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25万人次
- 吉林启动“新电商直播节” 瞄准开拓“大市场”
- 美媒:特朗普正考虑对FBI领导层进行改组
- 腕测额测方式不同,会影响体温数据吗
- 千年皮影雕刻工艺加持中国服装品牌 非遗人走出推广新路径
-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第一辑)哈萨克文、乌兹别克文版权签约仪式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
- 参加第四届消博会的首批中国香港籍船舶入境
- 国内首个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碳核算项目启动
- 宁夏将在5个村开展为期2年的婚俗改革试点
- “今日中国”艺术周启幕:里约沙滩上回荡的琴声
- 报告预测:文旅行业和情感消费将成为数字经济增长主要方面
- 广西贵港建设中国—东盟生活用纸产业园
- 从50亿元到2000亿元 上海30年来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热带雨林”
- 德国5月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
- 宁夏出现大雾天气 最小能见度34米
- 热门推荐
-
- 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评论员观察)
- 冲动买买买 费钱还“鸡肋”
- 中央及地方救灾物资基本发放到位 预拨救灾资金已下拨到各乡镇
-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为何下调
- 伊朗和苏丹宣布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 (身边的变化)云南河口:从铁路到网路 边境小城驶入“信息高速路”
- 湖南祁阳耕地“小改大”助力农业现代化
- 网络视听行业在蓉发布承诺书 引导履行社会责任
- 美媒:美国枪击案频发,亚裔质疑能否安全生活
- 国有大行存量房贷利率暂“按兵不动” 业界建言各银行总行出台具体方案
- 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伤亡者身份已全部核定
- 广东海事局:应急力量均已待命
-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低碳冬季:蓝天、暖阳,“绿色”过冬
- 打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特区” 同济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 对标“最高”怎么做?周汉民为上海自贸区发展提出三条建议
- “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在西安启动
- 对话先进制造企业 | 释放产学研合作活力 专精特新“小巨人”迸发“大能量”
- 对话走红大学哲学教授苏德超:谈用哲学方式打破内卷
- 江苏徐州鼓楼“五社联动”赋能基层微治理
- “绒馍馍”火爆出圈 “90后”团队“绒”化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