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创新路径
图为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贵阳7月7日电 (记者 杨茜)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题论坛之一“科技引领绿色发展”论坛7日在贵阳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海内外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碳达峰碳中和、水污染防治、大宗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深入研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创新途径。
挪威水研究院执行院长拉尔森·索尔杨认为,应更好利用自然应对自然问题。但为了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应充分利用法律的手段和商业、金融的杠杆把生态解决方案进行落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认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科学范式,需要新的科学理念。需要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我们需要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也需要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必须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刘科则认为,要实现碳中和,不光要有短期储能技术,更要有长期储能技术。如今甲醇燃料是常温常压下的液体能源,方便储存、运输和使用,是氢气的最佳载体。刘科建议将太阳能、风能也以更容易存储和运输的状态存储下来。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周春松提出要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在二氧化碳利用上实现企业效益、地方效益、社会效益,以气变固,以固为宝,以宝变利,为绿色低碳发展增添助力。
本次主题论坛还形成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中国陆地岩溶无机和生态有机碳汇的时空分布规律与驱动机制等研究成果,组织凝练规模化碳捕获、水生态系统退化诊断与恢复等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最西端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超过45亿立方米
- 北京环球度假区“环球中国年”1月18日启幕
- “尾款人”变“韭菜人”?对电商预售要监管预置
- 极寒天气该不该点外卖?让外卖骑手有保障有尊严才是最好的回馈
- 数据赋能行业发展 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指数通过专家评审
- 演员林嘉欣出任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大使
- 贾海洋委员:治理网络暴力,规范“热搜及话题设置”
- 菲律宾4名士兵遭遇武装分子袭击丧生
- 吉林天桥岭林区罕见拍到“五虎巡山” 已启动应急预案
- 欧盟对华反补贴调查难避“回旋镖”(环球热点)
- 龙头酒企的国际化3.0:乘世界烈酒消费的“东风” 出“更远更广阔的海”
- 江苏昆山卫健委:将依法对昆山虹桥医院作出行政处罚
-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山村苗寨“奢侈品”受追捧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 经济学家称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前景广阔
- 网红浮桥发生坠车事故 景区拿什么来保障安全?
- 《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3)》发布 民营企业成上市公司主力军
- 投资逾300亿元 广东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开建
- 福建泉州:世遗之城玩法多 游客悠享慢时光
- 中新健康|聚焦社会办医难点 西部社会办医创新发展大会在渝举行
- 酸菜白肉、大花馍、捞鱼生……细数海底捞隐藏的“新年大菜”
- 热门推荐
-
- 十年“拾光”:乌镇峰会激荡起了怎样的涟漪?
- 按车上人数收停车费,商家不能如此“创新”
- 工信部:着力稳住轻工业六大万亿级规模行业
- 日本大阪突发爆炸 已有12人受伤
- 前2月中国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交易量同比增四成左右
-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3月29日将开标 肝素类产品首次被纳入
- 法英领导人就打击英吉利海峡非法移民问题达成新共识
- 海上名家泼墨送福 五湖四海共迎新春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公布
- 大蒜薄荷齐上,“黑科技”修文物
- 中国驻泰国使馆举办“泰政党青年看中国”交流活动
- 特斯拉裁员释放出什么信号?
- 百年老字号正青春,渐成年轻人“心头好”
- 高温预警!专家:当心热射病
- 气象专家:气温预报为何与体感有差距?
- 讲解文物竟“戏说历史” 这些博物馆参观乱象该管管了
- 报告分析全球人力资本趋势 聚焦“人的可持续发展”
- 原创爆笑音乐喜剧《我愿意》即将开启全国首演
- 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 青海警方破获制售印章证件案
- 中欧商定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案启动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