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专家共同探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创新路径
图为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贵阳7月7日电 (记者 杨茜)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题论坛之一“科技引领绿色发展”论坛7日在贵阳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海内外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喀斯特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碳达峰碳中和、水污染防治、大宗固废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进行广泛交流,深入研讨科技引领绿色发展的创新途径。
挪威水研究院执行院长拉尔森·索尔杨认为,应更好利用自然应对自然问题。但为了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应充分利用法律的手段和商业、金融的杠杆把生态解决方案进行落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认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新的科学范式,需要新的科学理念。需要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我们需要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也需要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有助于乡村振兴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必须加快绿色技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刘科则认为,要实现碳中和,不光要有短期储能技术,更要有长期储能技术。如今甲醇燃料是常温常压下的液体能源,方便储存、运输和使用,是氢气的最佳载体。刘科建议将太阳能、风能也以更容易存储和运输的状态存储下来。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周春松提出要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在二氧化碳利用上实现企业效益、地方效益、社会效益,以气变固,以固为宝,以宝变利,为绿色低碳发展增添助力。
本次主题论坛还形成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技术体系研究成果、中国陆地岩溶无机和生态有机碳汇的时空分布规律与驱动机制等研究成果,组织凝练规模化碳捕获、水生态系统退化诊断与恢复等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完)
翻译
搜索
复制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海峡”工业设计周在晋江启动
- 每日两万步的坚守:铁路检车人与青春赛跑
- 深中通道将迎“中秋大考” 预计车流达到新峰值
- 中芭原创交响芭蕾《欢乐颂·星海璀璨》将以超二百人阵容首演
- 世卫组织警告全球疫情新风险加剧 呼吁共同强化防控体系
- (乡村行·看振兴)河南“农家宝”百花齐放 特色种植产业助民增收
- 84岁“布偶奶奶”圆梦记 坚持做出给老百姓欣赏的艺术品
-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撞击会造成哪些危害?
- 如何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现场:抢险任务艰巨 搜救仍在持续
- “洋悟空”扛金箍棒打卡中国古建 也有“八十一难”
- 中金董事长陈亮: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增长动能
- 北京将于3月下旬入春,时间接近常年同期(3月28日)到偏早
- 商务部召开外资商协会专场政策解读沟通圆桌会
- 五部门发布《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 “灾害事故e键通”小程序上线
- 中行数据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跨境人民币使用增长迅速
- 上海文史馆成立70周年 9位馆员讲述文化传承“新路”
- 爱康AI未来之夜即将高能登陆,满足你对晚会的所有期待
- 江西庐山景区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
- 热门推荐
-
- 广州珠江再添纯电动游船 将推出春节烟花主题航班
- 多家银行基金销售违规被监管采取措施,银行代销压力加大
- 稳就业政策成效显现
- 探索危房焕新生 北京西城首个原址重建危改项目交钥匙
- 美媒:担忧大选后发生骚乱 大批美国富人正计划离开美国
- 上海拟加大外卡POS机布局力度
- 大风蓝色预警:广西福建海南等地沿海阵风可达7级
- (经济观察)助推价值投资 ETF为中长期资金提供多元选项
- 美波音公司“星际客机”首次载人试飞发射又被推迟
- 增长7%、19%!多组数据凸显我国经济活力
- 内蒙古:盛夏已至,等你共赴一场“我和草原的约定”
- 7月末中国M2同比增长6.3% 社融规模存量达395.72万亿元
- 中国高性能液体橡胶首次实现国产化
-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
- 2024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技能之光照亮国际合作与创新之路
- 陕西铁路开行“丝路号”红色研学专列
- 推动“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
- 迎“世界读书日” 《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丛书在北京发布
- 商务部回应美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 俄外长:俄准备好就欧洲安全问题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