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 未来可期——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纵览
湖南长沙,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自6月29日开幕以来,中非友好合作、互惠互利的场景不断出现——
上午10点,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主展馆里客流涌动,咖啡、红酒、手工艺品等来自非洲的各类货品令人目不暇接。在综合展示馆,八大主宾国形象展各具特点,精彩纷呈。莫桑比克展馆里,一组组木雕展品别具风情;马拉维展馆的一侧,辣椒、黄豆等特色农产品整齐摆放;马达加斯加展馆正中的白色大树,灵感来自猴面包树……
在非洲企业和商品馆,电商平台Kilimall展台前,中非贸易商纷纷驻足停留。“我们既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带给非洲消费者,也将非洲的芦荟胶、红酒等特色商品带来中国。”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家成立于长沙的跨境电商平台风靡非洲,销售商品约100万种,服务超过1000万名消费者,仅在肯尼亚就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
主展馆外,展会气氛同样热烈。在分展馆高桥大市场,非洲好物网购节、非洲咖啡师冠军挑战赛、非洲好物推介会等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活动火热进行。博览会开幕前夕,南非驻华大使谢胜文来到这里,通过直播向消费者推介南非白葡萄酒、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百余款特色产品。
展览之外,近40场各类活动同步举行,一批新成果、新合作集中发布,激发中非经贸合作更大潜力。
在中国—非洲国家卫生与植物卫生(SPS)合作论坛上,一系列助力农食产品输华贸易举措出台:提出建立中国—非洲国家SPS联络机制、加强各国检验检疫标准与规则对接、畅通非洲农食产品输华准入“绿色通道”。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表示,中国海关将进一步与非洲国家相关部门深化检验检疫合作,扩大输华农食产品种类,合力推动中非贸易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在中非特色轻工产品(邵阳时尚用品)贸易对接洽谈会上,湖南(邵阳)中非经贸产业园与科特迪瓦出口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深度合作。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会长王忠奇表示,中非关系深入发展,为扩大中非贸易特别是推动中非轻工产品贸易发展带来难得机遇。非洲市场近年来备受关注,是轻工外贸的沃土。商会将继续加强中非行业交流,促进中非轻工贸易,推动中非产业合作。
“中非优势互补,合作前景广阔”“我们希望扩大与中国的贸易,保持良好经贸关系”“非洲是重要市场,要继续拓展新商机”……合作共赢、共谋发展,成为博览会现场的广泛共识。(人民日报 记者 杜海涛 罗珊珊)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江今年第2号洪水通过梧州 广西仍有14条河流超警
- 新漫评:充当美国“棋子”,谁在南海搅浑水?
- 1-7月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1.2%
- 从《流浪地球》到《流浪地球2》 青岛影视基地日渐成熟
- 韩国青瓦台举行开放一周年特别展
- “含金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形成
- 上调经济增速预期,不加息的美联储在考虑什么?
- 铁路苏州站通报“旅客不慎跌入股道”:身体并无大碍
- (乡村行·看振兴)传承非遗美食 江西都昌排粉“出山记”
- “AI+医疗”:便捷与风险并存
- 国家大剧院“艺生活”品牌形象发布
- “龙行赣江”龙舟赛在江西万安心安湖开赛 吸引众人围观喝彩
- 火山引擎谭待:大模型的超低定价,来自对技术的信心
-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目标进行“大范围”空袭
- 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标准化研究机构落地北京亦庄
- (新春走基层)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放年假”:正月十二开市
- 加速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 施普林格·自然新设首席数字官
- 第六届“选择法国”投资峰会举行 马斯克等企业家参加
- 2023年浙江义乌进出口总值5660.5亿元
- 广州东风东路小学考古发掘发现71座古墓
- 热门推荐
-
- 拉法口岸已开放 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开始进入加沙
- 台风“贝碧嘉”过境后上海洋山港口岸逐步恢复作业
- 美媒披露国会山骚乱新镜头,特朗普发声,到底谁在“说谎”?
- 中国北部海区携手推动“商渔共治”
- 去年北京新开业大型商业设施240万平方米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 税惠助力广东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迈向“万亿级”
- 港星足球队浙江温州友谊赛:几度勾起全场“回忆杀”
- 北京海淀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 5人受伤 其中3人为未成年人
- 台风“潭美”来袭 中国气象局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 武汉出台楼市新政 优化购房落户手续
- 恒大集团负债超2.4万亿,两年亏损超8000亿
- 《粽子》食品法典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传统食品走上国际大舞台
- 探索现代化综合高中建设实现高中教育扩优提质
-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开幕 助力艺术消费市场发展
- 平台定价应更公开透明(百姓关注)
- 伊儒会通何以促进伊斯兰教中国化?
- 2024研考昨日开考 高校这些举措让考生“暖身又暖心”
- 中国A股白酒板块本周持续走强
- 台胞杜震华夫妇回重庆万州寻根祭祖:完成50多年心愿
- 专家学者相聚大连共探辽宁自贸区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