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推动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
29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吉林省标准化条例》有关情况。 谭伟旗 摄
中新网长春6月29日电 (谭伟旗)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副厅长郑春静29日在长春介绍,《吉林省标准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推动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现代种业、特色农产品、汽车产业、冰雪旅游、养老服务、城乡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标准供给。
当天,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条例》有关情况。
郑春静介绍,《条例》共7章56条,包括总则、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标准化服务保障和合作交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注重统筹推进标准化发展,强化吉林特色内容,实现标准制定、实施以及监督管理全方位、全过程法治化,充分发挥标准化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吉林是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文国介绍,《条例》全面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黑土地保护利用、现代种业、特色农产品等领域标准供给,保障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效益提升。
其中,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目标,聚焦玉米、水稻、杂粮杂豆、果蔬、食用菌、人参(中药材)、林蛙等吉林特色农产品十大产业集群,组织开展农产品生产全产业链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每年平均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达到50项以上。
截至目前,吉林省累计组织制定农业方面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近750余项。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的基本目标,为农业生产实施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在粮食生产方面,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制定了粮油作物高产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水稻优质品种标准。在优势特色作物方面,开展了人参农药残留限量及使用规范等相关标准研制工作。
在黑土地保护方面,吉林省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轻简化栽培、保护性耕作等绿色生产技术及耕地质量等一系列标准研制,制定了全国首个《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强化标准化工作顶层规划与制度建设,持续优化标准体系,标准化工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吉林省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3项、国家标准842项、行业标准714项,发布地方标准2281项,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团体标准433项、企业标准25528项。(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怀俄明州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1死2伤
- 四川:“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4401万人次 露营休闲游成新潮流
- 博采共进 开放共享|中粮名庄荟六赴进博之约
- 华沙一大型购物中心失火 超80%被烧毁
- 广东省清远市被命名为“中国生态诗歌之城”
- 疾控专家谈防疫细节:收快递应避免“暴力拆除”
- 浙江数字经济观察:如何探索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
- 民航2021夏航季换季首日:国航、大连航空开通“连京”快线
- 真实还原历史细节 尔冬升再现“三千孤儿入内蒙”
- 增幅超20%!长三角今年已完成海铁联运100.6万标准箱
- 报告:2022年全球旅行需求强劲复苏 入境旅游爆发式增长
- 景区“垃圾不下地”有赖每个人的努力
- 专家学者腾冲共绘科技文旅融合发展新蓝图
- 清华大学迎3800余名“三字班”新同学
- 南非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以应对电力危机
- 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
- 以色列北部遭上百枚火箭弹和无人机袭击
- 巴西8月1日起对价值50美元及以下进口商品征关税
- 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亚附近海域发生7.7级地震
- 青海三县彻底结束不通高速公路历史
- 热门推荐
-
- “玉米团长”赵久然:将好玉米种到全国
- 海南密集发放消费券促年终免税消费升温
- “逾16万人次” 新疆机场集团单日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 康定斯基的“视觉音乐”
- 三部门:鼓励开展对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控管理
- 保护文化生态 传承历史文脉
- 何止秦俑 秦陵苑囿青铜水禽等文物集中展出
- 外媒:厄瓜多尔前副总统在大使馆中被捕 随后绝食入院
- (第七届进博会)GE Vernova高管:AI电力需求激增为能源公司带来市场机遇
- 公安机关去年协同有关部门救援落水群众5800余人
- 江苏宿迁万亩苹果园进入盛花期 千万只蜜蜂授粉忙
- 音乐剧《拉齐尼·巴依卡》亮相厦门 再现时代楷模壮举
- 中新健康|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完成罕见肿瘤样钙质沉着症切除手术
- 全面梳理新中国科技发展脉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史纲》出版
- 用好“144小时”机遇接住国际流量
- AI科技助力百万量级智能制造 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创新纯电动BMW i5下线
- 打工前沿:转变择业观,路会越走越宽
- 飞蛾为何扑灯?和你想的不一样
- A股为险资入市提供良好配置机会和长期增值空间 行业机构积极看好A股投资价值 将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等领域
- 报告:医保规范医疗行为、减轻就医费用负担的作用持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