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还原历史细节 尔冬升再现“三千孤儿入内蒙”
尔冬升再现“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还原历史细节】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上世纪50年代末,内蒙古大草原向南方孤儿许下的承诺。9日,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映,导演尔冬升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搬上大银幕。影片主创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希望能通过电影让大家了解当年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感人故事。
从“国家的孩子”到“草原的孩子”,真实还原历史细节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这群远离家人、故乡的孤儿,成为“国家的孩子”,在牧民们淳朴的大爱中,最终成为“草原的孩子”。
与很多人一样,尔冬升曾经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为此,他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手边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当年的亲历者。电影中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尊重等细节,都是对那段历史真实的还原。
一番探访下来,尔冬升发现:“ ‘三千孤儿’只是一个名词,我们看到的数字是最后有接近3至5万人,很多省都有接收小孩的,知道了之后就比较震撼。希望这部影片能感动到观众,让大家了解那段血脉相依、大爱互助的故事。”
片中草原阿爸由阿云嘎饰演,作为蒙古族,他回忆道:“回过头来想,其实我们老家也有被收养的人。那个时候不会叫他们是孤儿,我们的父辈、长辈们会说那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孩子。他们来到草原,大家自然地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不一样。”他说道:“作为蒙古族人,我为当时收养这批孤儿的人自豪,他们像草原一般拥有宽阔的心灵和胸怀。在那样一个年代,我相信中国任何地方都会有这样一群人,大家都会这么做。”
动物、小孩、蒙古语……
拍戏的大难题,全遇上了
拍电影有几大公认的难题:动物、小孩、方言。《海的尽头是草原》全遇上了,影片以历史、现实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在历史部分中,“孤儿”们年幼离家、适应草原生活是重头戏。而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牧区,骑马、牧羊、赶牛,甚至躲避狼群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相当一部分角色需要以蒙古语表演。
一段孤儿院里的戏份,就让尔冬升“崩溃”了,“小孩多的时候,你怎么吼都没有用。要开拍了,副导演拿着大喇叭喊。安静了,开机了,拍了10秒钟,吵闹的声音又开始了。拍完之后对幼儿园老师非常敬佩。”
除了大量骑马戏份,影片还挑战了“最难的牛”,让尔冬升领教了“牛脾气”,“它不肯拍就是不肯拍,想走哪里就走哪里,谁都没辙。”更令人意外的是,片中两段狼群偷袭羊圈、孩子的戏份,居然使用了真狼,其中一场狼咬木头的戏,就是“狼演员”临场发挥,现场抓拍到的。
至于蒙古语的难题,就由演员们解决了。马苏在片中饰演草原额吉(蒙古语:妈妈),毫无保留的爱与包容,让她感化了“孤儿”中的小刺头。马苏提前到草原生活了4个月,硬背下100多句蒙语台词,更切身感受到了“牧民的安静、淳朴、热情和自由”。
陈宝国是“定海神针”
阿云嘎“跨上马就成了角色”
《海的尽头是草原》以南方女孩杜思珩与草原家庭的故事为主线,交织着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在60年后远赴草原寻找妹妹的线索。在这部群像戏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杜思瀚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决定接替母亲去找妹妹,忏悔、留恋、追寻在他心中交融。草原额吉、阿爸、哥哥对“女儿”无尽的爱,不惜以生命相护,但在面对失去时,也会有恼怒、纠结。杜思珩的前半生则困于“被抛弃”的疑惑与不舍。
老年杜思瀚由“老戏骨”陈宝国饰演,尔冬升将他形容为“定海神针,戏份不多,但给整部戏带来了稳重”。草原阿爸则由阿云嘎饰演,虽有蒙古族身份加分,但从音乐剧演员跨界到电影,还要演一个性格隐忍的军人父亲,尔冬升一度也是存疑的,“一跨上马,以蒙古族特有的骑马方式歪着跨在一边,特别爷们。我就觉得我选对人了,他完全变成那个角色了。”对于饰演草原母亲的马苏,尔冬升直言“感谢”,并调侃称“蒙古语是我学不会的语言,语法非常困难,她能学下来真的不简单”。
阿云嘎则表示:“草原上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们善良、无私,眼神里透着淳朴。我们要传承的,正是那颗善良的心。”
记者万旭明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福建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Ⅰ级
- 俄称为阿萨德提供避难决定由普京做出 两人暂无正式会见日程
- 世界长寿之乡钟祥:富硒红薯开启乡村“甜蜜”新事业
- 当东北话遇到台湾腔 网剧《东北插班生》为何被赞“格局打开”?
- 甘肃白银4.9级地震暂未有伤亡报告,震中有民房出现裂缝
- 美国仇恨犯罪何时休?非裔成主要受害者 趋势令人不安
- 中央气象台:中东部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即将开启
- 中国公布《进境物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办法》
- 化债”组合拳”发力,为地方发展减负担、增动能
- 中国援塞医疗队远程会诊成功救治急性脑梗同胞
- 加拿大商界“中国通”彭家荣: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 8部新片2月上映 后春节档淡季不淡
- 中消协发布2023年“全国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 汇丰控股首季收入同比增3%
- 驻哥伦比亚使馆提醒:旅哥中国公民依法依规操控无人机
- 325件古玻璃器在琼亮相 系海南省博物馆首次引进国外展览
- 2024中国海博会开幕 深圳国际海洋周同步启动
- 英语歌1980年以来有何变化?最新研究称歌词变得更简单和重复
- 四川大竹“9·7”道路交通事故:初步调查为货车下坡转弯失控发生侧翻导致
- 超800家文化领域社会组织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 热门推荐
-
- 浙江经济观察:深圳企业为何“组团”到衢州?
- 儿童文学国际传播嘉年华在浙江开幕 让童话出海乘风破浪
- 沈阳植物园花朝节开幕 穿上汉服共赴春日国风
- 红土地上振兴路:鄱阳湖畔新村新居新生活
- 广播剧《我的乳娘》即将上线 讴歌胶东女性人间大爱
- “华夏东极”抚远:中俄高校专家学者探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
- 闸坡镇开展渔民海上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保障渔业高质量发展
- 春运期间琼州海峡过海车辆未预约不得进港
- 通辽一男子杀害护林员潜逃 23年后落网
- 加强市场监管 推动传统服务向”优”转型
- 广东已有15个城市取消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
- 安徽六安创新文旅营销策略 掘金全域旅游经济
- 宁夏83.37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 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沪集体开业 上海金融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 河南积极构建全球化招商网络
- 【寻味中华】长沙臭豆腐:五味之外 逐臭品香
- “特种兵式”旅游遇上暑期出游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提醒
-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大年初一为观众送“福”
- 多国政要专家读懂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中国“脱钩断链”不现实
- 管护员夫妻的祁连山深情:我们一岁岁变老,这里一天天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