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看人下菜”的粉红税
“618”大促期间各大平台关于“粉红税”的爆料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记者调查了解到,网购平台上部分哑铃、衣服、键盘、鞋子、行李箱等产品确实与网友指称的“粉红税”相符,最高差价可达200元,甚至连粉红色插座都比白色插座卖得更贵。(6月19日澎湃新闻)
同一款产品,鲜明亮眼的颜色就该比“黑白灰”卖得更贵?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粉红税”。所谓粉红税,顾名思义,有些商品只因它是粉色的,定价就比同类同款商品要高。小到插座,大到行李箱,什么产品都要区分个男女版,引发女性消费者反感也就在所难免。
基于性别进行差异化定价,刻意抬高女性向产品和服务价格,本质上还是一种歧视。一般而言,粉红色往往被认为是女性尤其是少女的专属色彩,在商家眼里通常与女性需求直接挂钩。而这样的社会共识一定程度上也给一些“粉红税”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固化粉色这类颜色的性别含义,加收“隐形税”无疑会为女性增加各种消费负担。将其美化为一种市场化行为,背后也掩藏着一层消费主义的粉饰和伪装。或许它没有表现得很露骨,但却悄然埋下了某种价值判断,即鼓励女性购买粉色商品,通过消费符号定义自我。
针对此类质疑,有品牌商家以“为个性买单”作为回应。不否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交易主体是自愿平等的关系,商家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溢价权利。倘若是商家本着公平原则做出的市场经营行为,也没必要对其进行泛道德化的评价。但自由市场行为并不意味着商家可以单方面就性别差异进行歧视性定价,也不等于可以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意溢价。女性朋友愿意为更好的设计和服务买单,不代表她们就能接受商家有意将营销套路转化到她们身上的行为。
个性化、多元化营销本是正常现象。然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规则应当透明、公平,选择主动权要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无论商家如何营销,都应遵守基本的现代市场伦理,不可逾越男女平等的价值底线。 (付迎红)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春走基层)法国小伙的新疆情缘
- 首尔市政府举办敲钟仪式纪念“三一运动”104周年
- (身边的变化)“网红局长”汤化雨的战国赵北长城情结
- 两本新书发布:绘画如何记录生活片段?
- 杭州青年夜校成年轻人夜生活“顶流”
- 首届中国—东盟多式联运产业合作对话会在广西南宁举办
- 国企转账私人账户近6亿?涉事公司:将及时公布核查结果
- 情绪不好,食以解忧?
- 武汉能否效仿北京建自行车专用道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来凤:“一根藤”撬动16亿元产业链
- 上海外滩迎来首届“露台艺术季”
- 聚焦AI智能体人机深度共存 《莫莉和森克》新书发布
- 中企亿纬锂能拟在美设立合资公司 投资建设电池产能
- 这个关键“感应器”缺失或导致炎症性肠病
- 上半年中国机械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 铁路出行总人次与年前相当 一组数据看“流动的中国”最新趋势
- 我想甜蜜爱一场 Ta想掏空我钱包
- 风暴中的 “医药首富”,数天内100多亿没了
- 写手月入三四千,写网络小说还是个挣钱好行当吗?
-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与旧金山市政府共同举办中国国庆升旗仪式
- 热门推荐
-
- 普京阐述俄经济转型十大目标
- 浙江省防指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
- 京津冀同城商务区一期城市更新项目正式进场试桩
- 广东开展2024年度地质与海洋灾害防御综合演练
- 湖北鄂州多措并举发展多式联运
- 中泰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峰会在曼谷举行
- 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预判四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将回升
- 国际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在渝举行 推动人才培育与交流
- 文旅观察:古建游成中国“Z世代”长假心头好
- 兰州高新区力促全员招商:亮成绩、找差距、比动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正式启动
- 北京拥国家一级博物馆28家 数量居中国城市首位
- 百果园牵头发布《鲜切水果用原料果》企业标准 强化食品安全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4千米
- 黑龙江:“白露”秋意浓 大兴安岭北部最低温-1℃
- 江山如画丨朱檐长河映风华,在“锦绣太原城”拥抱过去、看见未来
- 20亿美元!白宫官员确认美国新一轮援乌计划
- 导游资格考试报名火爆 旅游市场新趋势你get了吗?
- 2023年怀柔国潮文化节让参与者化身“赶集人”
- 反网暴 听听专家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