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台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在朔黄铁路正式投用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五院”)获悉,20日,中国重要煤运通道朔黄铁路成功在4小时“天窗期”内完成了首孔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换、运、架”全部作业,标志着世界首台铁路桥梁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正式投用。
6月20日,“太行号”在中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正线进行换梁作业。 王舒 摄
中国既有运营铁路线最早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很多地区的普速铁路已历经半个世纪以上的运营周期,其中超过40%的铁路桥梁使用年限达到30年,换梁需求十分迫切。
“国际上现有铁路换梁技术主要为台架横移换梁、龙门吊换梁等方式,都受限于特定的适用场景。”铁五院换梁项目负责人吴敬蓬表示,现有换梁技术均需长时间断线、改线进行施工,影响铁路行车组织和运营安全,且不能满足高墩、复杂地形地貌等特殊情况下的换梁任务。
为突破现有换梁施工技术的限制,由铁五院和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联合研制的“太行号”应运而生,“太行号”提载带有道砟及轨排的整孔新梁,在天窗点开启后由临近站区编组联运至待换桥位,完成体系转换后,将既有梁整孔提起装车,架设新梁并精调到位,线路恢复后换运架一体机运输旧梁离场。换梁后的线路经大机捣固,迅速恢复运营通车。
据悉,这是世界范围内在运营铁路上首次实现不断线、不停运,完成对既有桥梁的更换作业,达到“即换即通车”,填补了世界铁路行业整孔换梁施工、“天窗期”完成线上作业的技术空白,为中国既有铁路的快速维养与快速迭代,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装备与成套技术保障。(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4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博览会开幕 促新质生产力发展
- 台风“贝碧嘉”过境后上海洋山港口岸逐步恢复作业
- 广东遭遇连日强降雨 电网防风防汛III级应急响应持续
- 伊利召开“ESG与社会价值论坛”,率行业之先发布《WISH2030美好宣言》
- 国家大剧院6日起有序恢复演出和参观活动
- 中越跨境合作热络 多领域“双向奔赴”
- 20名藏族患者赴北京免费接受先心病等疾病治疗
- (国际观察)法国政局难以企稳 新总理仍需直面议会“煎熬”
- 湖北文旅重点项目签约 总金额1046亿元
- 报告:积极扩大进口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英国政府出手阻止外资收购老牌大报
- 手机、无人机成新农具 点点手指就能浇水施肥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外媒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合作共建 惠及全球
- 重庆市首批认定传统工艺美术精品48件亮相
- 以“大上海”之气象万千锻造更多电视剧精品
- 韩国一电池厂发生火灾 已致20多人遇难
- 俄乌局势进展:匈牙利总理称乌反攻前应先和谈 乌总统称加入北约前寻求书面安全保证
- 2024江苏民营企业百强出炉 企业规模稳步向上
- 海南自贸港首单跨境电商出口“空空中转”转关业务完成
- (两会声音)张桥:苏州结合四大万亿产业规模优势,发展多个未来产业
- 热门推荐
-
- 受深海鱼启发 科研人员找到抑制胰腺癌新靶点
- 中华白海豚现身广州内河 当地政府跟踪保护
- (身边的变化)为“寸草不生”开良方 内蒙古东北乡村盐碱地破“碱”重生
- 立足湾区,面向全球,“新机遇 新活力—— 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4”成功举办
- 暴雨致粤西多地内涝积水 消防救援人员紧急转移被困民众逾百人
- 国际识局:商船接连遭袭,美军宣布打击,红海航道怎么了?
- 宁夏银川:“助农直播”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 之江同心谱新篇 浙江统一战线经典展示现场活动在杭州举行
- 瑞士驻华使馆首次举行罗曼什语周活动
- 北京科博会将首次展示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发展新图景
- 云南临沧:40多年后,他终于收到了烈士哥哥的遗像
- 韩财长:韩国今年将向乌克兰提供2亿美元人道主义援助
- 在川剧里梦回东坡
- 韩国一架无人机在执行侦察任务返回途中坠落
- 中国科学家基于石墨烯等材料发明新型“热发射极”晶体管
- 中国桂林至印尼泗水国际航线通航
- 饶河口岸2024年明水期客货运输启动 比去年早11天
- 坚持命运与共,携手建设和平共处的世界
- 如何预防阿尔茨海默症?专家:老人定期做检查、子女多陪伴
- 想加入儿子班级群被拒 学校是否侵犯了家长监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