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国家-市级-医院”临床研究网络 研究转化成果多多
“四联”学习交流会举行。 上海市卫健委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记者16日从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获悉,近年来,上海以“国家-市级-医院”临床研究网络为整体布局,不断优化临床研究政策环境,着力学科人才建设,推进成果转化,撬动各方资源,推动医疗机构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及临床试验。
上海依托优质医疗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在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在医学创新、临床研究和转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上海2022年在研药物临床试验I-Ⅲ期项目共3219项,同比增长21%。2022年,上海共获批1类国产创新药4个品种,在中国名列前茅。2018-2022年,上海共有51项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占全国18.2%;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28张,占全国17.9%。部分产品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不少实力雄厚,临床资源丰富,科研基础扎实的医院,围绕研究型医院建设,依托国家医学中心,打造特色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群,强化危重疑难杂症诊疗,提升临床研究和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和瑞金医院为主体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形成了大型设备规模化、核心功能集成化、技术能力系统化的设施技术系统,贯通了基础到临床上下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完整技术链;中山医院近10年申请专利2400多项,专利授权1200多项,总金额超1.78亿元;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以医工交叉为特色,重点打造医学3D打印创新研发中心、精准医学研究院和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
据悉,在前期广泛调研基础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在围绕完善临床研究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能力,推动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联组学习、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学习交流。部分办医主体、市区医疗卫生单位、相关委办局参加。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主持“四联”学习交流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表示,将完善临床研究体系,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医学发展高地,作为重点课题寻求突破创新,努力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俄亥俄州就“毒火车”脱轨事故起诉诺福克南方公司
- 不是无理取闹 起床气大有来头!
-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又添千亿立方米大气田
- 鄂渝携手打造长江三峡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 和氏璧、传国玉玺、金缕玉衣……玉文化何以传承万年?
- 中国西北西南地区雨雪天气持续 大风降温影响北方多地
- 世遗泉州北京行文旅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福船展讲述东西交流动人故事
- 宁夏:确保民营经济总量占GDP比重2026年达到52%左右
- 全国各地吉林商会纷带项目返乡 五年引资超八千亿元
- 港股终止三连涨 三大指数回调
- (经济观察)5年跑出16家“独角兽” 全球创业者峰会成创新枢纽
- 深圳证监局集中约谈“四大所”负责人
- 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11月将在重庆举办
- “冬天买的羽绒服春天才收到”,超长预售期引吐槽
- 重庆多地迎暴雨到大暴雨 16条中小河流出现涨水过程
- “飞将军”黄公略遗骸今日安葬 江西村民一家三代为其秘密守墓90余年
- 因地制宜谋发展 江西南昌打造特色“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 王毅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太子参之乡”福建柘荣:数字化技术助力“参”生不息
- 痛别!她走了……仅剩9人!
- 热门推荐
-
- “祖国在你身后”领事保护情景剧大赛在京启动
- 权威访谈丨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 山西太原今夜清雪持续中 “边下边清、吃在路边”
- 千年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彝绣“绣”出美好新生活
- 中国北方首台!就在天开园
- 安徽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2886件
- 葡中工商会秘书长伯纳德·门迪亚:”一带一路”十周年 成果有目共睹
- 《文博日历》国庆特刊丨文化中国行·带你打卡“第一”文物
- 浙江科技型企业观察:换道超车点燃“智造”引擎
- (成都大运纪事)揭秘成都大运会主火炬的天然气保供“密码”
- 安徽省文博系统春节期间将展出130多个展览
- 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宣布年底将迎来两只大熊猫
- 全国大部以升温为主 西南地区降水频繁
- 广西龙州一学校附近商铺发生倒塌事故 初步核实5人被困
- 长三角年轻人花式“盘”中秋
- 山东环保企业深挖“绿色”潜能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报告称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近三年营收平均增长588%
- 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系列榜发布
- 浙江苕溪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 财政部:今年中央财政已下达就业补助6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