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国家-市级-医院”临床研究网络 研究转化成果多多
“四联”学习交流会举行。 上海市卫健委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
记者16日从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获悉,近年来,上海以“国家-市级-医院”临床研究网络为整体布局,不断优化临床研究政策环境,着力学科人才建设,推进成果转化,撬动各方资源,推动医疗机构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及临床试验。
上海依托优质医疗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在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在医学创新、临床研究和转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上海2022年在研药物临床试验I-Ⅲ期项目共3219项,同比增长21%。2022年,上海共获批1类国产创新药4个品种,在中国名列前茅。2018-2022年,上海共有51项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占全国18.2%;获批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28张,占全国17.9%。部分产品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海不少实力雄厚,临床资源丰富,科研基础扎实的医院,围绕研究型医院建设,依托国家医学中心,打造特色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群,强化危重疑难杂症诊疗,提升临床研究和医学科技创新能力。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和瑞金医院为主体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形成了大型设备规模化、核心功能集成化、技术能力系统化的设施技术系统,贯通了基础到临床上下游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完整技术链;中山医院近10年申请专利2400多项,专利授权1200多项,总金额超1.78亿元;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以医工交叉为特色,重点打造医学3D打印创新研发中心、精准医学研究院和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
据悉,在前期广泛调研基础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在围绕完善临床研究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能力,推动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联组学习、联手调研、联动整改、联推发展”学习交流。部分办医主体、市区医疗卫生单位、相关委办局参加。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主持“四联”学习交流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方面表示,将完善临床研究体系,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医学发展高地,作为重点课题寻求突破创新,努力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河北:对保定市、廊坊市、雄安新区启动防汛防台风Ⅰ级应急响应
- 今年前两月山西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逾三成
- 北京市多个火车站夜间不闭站
- “闯”出更多首创性改革成果
- 莫斯科一建筑突发火灾致8人死 系电网故障引起
- 【打卡中国新坐标】怒海争锋!我国压力最高深水开发井见证“中国深度”
- 春节“氛围担当”上线 “中国宫灯第一村”向全球“输出”年味
- “你好!中国”2024丝绸之路日本旅行商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 换届在即,美国政府为何到处煽风点火?
- 关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这些知识了解下
- 中央民族乐团航天音乐会在海南文昌奏响
- 免费荐股背后有玄机 直播间“股神”花式“割韭菜”
- 得物人工智能查验系统获选“2024大模型典型示范应用案例”
- 世界看博鳌丨国际人士:博鳌亚洲论坛为国家间交流提供平台
- “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辽宁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即将全面展开
- 商务部:2023年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
- 2025年1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发布
- 2000余万盆年宵花卉陆续上市 北京打造“美丽经济”新场景
- 2024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辽宁大连营在东北财经大学开营
- (第六届进博会)施乐辉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在中国看到巨大的市场前景
- 热门推荐
-
- 马来西亚企业家广西觅商机推动农产品及旅游合作
- 科技赋能,让旅游插上智慧“翅膀”
- 拜登与内塔尼亚胡通话 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
- 极端高温“烤问”全球经济,溢出效应会有多大
- 岸田文雄召开新年记者会 就自民党派系政治集资宴会问题致歉
- 西工大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取得新突破
-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用药报告:5天内治疗很关键
- 中国工信部将制定出台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的配套政策文件
-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监测到越冬水鸟近9万羽
- 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 中国商务部发布《美国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义务情况报告》
- 四川:新一轮降雨6万余人提前避险转移
- 焦点访谈:三尺讲台 银龄生辉
- 江苏大丰一家三代同走公益路:乐善好施成为“传家宝”
- 玻利维亚发生未遂政变 多国谴责、联合国秘书长深表关切
- 中新健康丨神经外科医生:儿童腹痛呕吐频发 幕后“黑手”竟是脑肿瘤
- 江西多地因强降雨出现险情 部队官兵投身抗洪抢险
- 中消协点名小杨哥徒弟低俗带货 靠审丑发迹主播正引发更多人反感
-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两大促统团体就“2.14恶性撞船事件”强烈谴责台方
- 甘肃立法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