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变“多金” 河北返乡“新农人”的致富经
多肉基地里的植物。 周永 摄
中新网石家庄6月12日电(李玉素 周永)孟夏时节,走进河北省定州市周村镇南陵头村寄中多肉花卉基地,一片片色彩斑斓、形态娇憨的多肉植物或晶莹夺目,或娇艳欲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欢迎大家来到直播间,我手中的这盆多肉叫美杜莎……”大棚里,该种植基地负责人郭雪苹正在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向“粉丝”们介绍自家种植的多肉品种。
目前,郭雪苹已成立两个多肉种植基地,建有种植、精品大棚10个,占地面积55亩,年产多肉24万株,涵盖景天科、仙人掌科、番杏科3大类5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等多地。
近年,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势头愈加迅猛,郭雪苹也紧跟时代潮流,把手机作为“新农具”,成了电商路上的一名“新农人”。
从喜欢种植多肉,到创建种植基地,郭雪苹笑称,“多肉长相可爱,而且颜色多变,家里从小就散种着许多多肉,现在它成了我一辈子从事的‘绿色’职业。”
2008年,郭雪苹在北京务工期间,得知一个原本种植草莓的棚室因经营不善想重新对外租赁,便投入多年积蓄,引进了韩国多肉母本进行温养培育。为钻研多肉种植技术,郭雪苹多次赴江苏、云南等地参观学习,哪一款多肉容易生病、生什么病,都要认真记录下来,然后再查阅大量资料或请教专家加以解决。
2016年,随着全国多肉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郭雪苹从北京回到定州老家,并在镇、村支持下,扩大成了两个基地的规模。今年春季,郭雪苹的多肉基地迎来销售旺季,每天都能拿到四五千元的订单,效益很是可观。
多肉变“多金”,乐得不只是郭雪苹。南陵头村村民贾国荣常年在该基地务工。他说,现在每天足不出村就能挣到钱,感觉很满足。
据悉,除常年雇佣周边村庄的闲散劳动力外,在多肉春季入盆移栽和秋季种苗下地高峰期,两个多肉种植基地每天用工都能达到80人以上,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新选择。郭雪苹笑说,“在外面漂泊了七八年,就想着回来发展,为家乡作些贡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持续完善创新生态 助未来产业“千里马”竞相奔腾
- 云南发布整治网络谣言典型案例 不法分子使用AI编造谣言
- 广东省政协委员吴正丹:拓展杂技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 (乡村行·看振兴)广东英德青青麻竹挑起百亿大产业
- 李光耀之女李玮玲因病去世,终年69岁 葬礼细节将公布
- 2024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8%
- 哈尔滨松花江光影秀“五一”上演引人海围观
- (身边的变化)为“寸草不生”开良方 内蒙古东北乡村盐碱地破“碱”重生
- 调查:欧洲人更多地将中国视作“必要伙伴”而非对手
- 贵州:2024年旅游热度更高人气兴旺 将持续提升旅游业发展质效
- 上海打造医疗急救“空-地”联通机制:有效、高效、及时
- 春运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3亿人次
- 住建部: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
- 山西下达6000万元资金用于防汛救灾工作
- 寒潮来袭!请收好这份防摔指南|科普时间
- 青海湖北岸文明新实践:贴心服务让民众“老有所乐困有所依”
-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 海南岛将迎风雨天气
- 东北四省区推动发掘保护抗联革命文物
- 广州为第一万株古树举行纪念牌揭牌仪式
- 河北首次发现两具完整“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
- 热门推荐
-
- 安徽五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3962亿元
- 评论:不能让对赌协议沦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道具
- 引燃阅读热情 陈文忠教授线上开讲“《经典常谈》的读法与教法”
- 鲁奖作家徐坤新长篇《神圣婚姻》讲述“新时代北京故事”
- 如何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院士专家提醒要高度重视潜在风险
- 工商部门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
- 力拓:几内亚西芒杜高品位铁矿石投资条件现已满足
- 《玛纳斯》在中国摄影艺术节“传唱”
- 美国佛州发生枪击事件致3人死亡 嫌疑人被警方击毙
- 2024—2025年珠江枯水期第二次压咸补淡保障澳门等地供水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茂金属聚乙烯树脂新品填补国内空白
- 创历史同期新高!1—7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9.1万亿元
- 北京遭遇强降雨 多项预警齐发 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8.3毫米 朝阳海淀启动防汛特级响应
- 商务部回应所谓加征10%关税: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加征关税措施
- “三星堆号”首飞亮相 打造移动的空中三星堆博物馆
- 甘肃以“治”管“废”:为“无废城市”建设添“绿”
- 国际识局:多国要求归还文物!大英博物馆成英国“耻辱”?
- 逾百名外商齐聚“天下裘都”河北大营洽谈交流
- 北京发布暴雪预警!雪一直下到明早 建议错峰出行
- 中伊能源合作谱写绿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