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在京发布
中新网6月8日电 6月7日,华夏银行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华夏银行总行副行长王一平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强调,作为低碳时代浪潮中的绿色金融先行者,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带来的投融资机遇以及环境、气候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华夏银行积极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耕绿色金融,积极践行ESG理念,将绿色金融确定为全行战略规划重点,明确提出“打造绿色金融新特色”。
三十而立,为社会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等具体要求,需提供相匹配的金融供给,更需提升金融机构识别、管理环境气候风险所带来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服务“高碳转型”的实施能力和“高碳转型”所带来潜在风险的应对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为社会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是金融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契机。在新发展阶段,商业银行应积极适应变革所带来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将企业社会责任与银行业务有机结合,优化或重构管理机制和业务体系,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是在此指引下,恰值三十而立之年、也是实施该行五年发展规划关键之年的2022年,顺理成章地成为华夏银行进一步提升自身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激励和促进其更充分的发挥金融中介作用,将资金配置充分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着力打造气候友好型银行的重要之年。
知责于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
绿色发展,华夏担当。立足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北京的银行”发展定位,华夏银行及时、持续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率先发布《华夏银行2022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不仅是主动向行业及社会公众展示华夏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最新成绩及环境社会风险管理显著成效,更意味着华夏银行藉此带动整个金融行业共同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展示可持续发展理念、切实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意愿、决心和行动力。
《华夏银行2022环境信息披露报告》重点披露了该行在服务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升自身环境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主要成果。
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并研读了华夏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后,一致认为具有三大主要亮点。
第一大亮点:报告中展示的华夏银行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生态友好型银行所付出的不懈努力。譬如,华夏银行加入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共同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行动方案》,并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等方式提升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向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东台条子泥湿地保护区、京津冀海洋生态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生态价值的提升。
第二大亮点:报告全面统计并披露了华夏银行总行及各分支机构的温室气体数据,并展示了该行为不断降低经营活动碳排放所做的重点工作,为华夏银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第三大亮点:通过编制本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华夏银行可以说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有效识别、评估、管理环境气候风险,提升自身环境气候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真实透明披露该行在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实现自身运营低碳目标中的行动与成果,向各利益相关方展现该行在环境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承诺与决心。
奋楫笃行,助力双碳让未来“可持续、更美好”
在展示披露亮点的基础上,专家就此次发布会后带来的三大社会意义达成了共识。
第一大社会意义:华夏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2021年起率先探索开展独立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编制,其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是北京市属金融机构首家总行级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也是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同时满足人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披露要求的总行级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2022年度,华夏银行能持续坚持按照人行银行《指南》及TCFD双重标准完成该行环境信息披露,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后续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工作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第二大社会意义:华夏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全面展示了该行环境风险管理的创新经验和成绩,包括独立开展环境压力测试的测试过程及成果、环境相关产品与服务创新等,并以板块的形式,展示了华夏银行积极扩宽金融服务领域和渠道、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力度、深化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成绩。在这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有效推动了华夏银行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大社会意义:报告重点展示了华夏银行在投融资组合碳核算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包括通过物联网技术助力企业碳核算,使用法开署碳足迹核算工具量化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引入碳核算金融伙伴关系(PCAF)方法学和基于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EEIO)等方式进行碳核算。通过比对多种碳核算方式,为解决企业碳排放数据缺失、质量不佳等问题探索多种解决方案,更为金融机构管理环境气候相关风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华夏银行2022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正式发布,是继2021年报告后,更加公开、全面、全景式地向行业及社会公众展示其绿色金融发展成绩及环境社会风险管理成效,对提升华夏银行业内地位、扩大社会影响力,乃至助力金融机构发展理念的更新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
华夏银行将坚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初心,秉持“可持续·更美好”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持续强化环境风险管理,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金融支持,着力构建ESG理念下的绿色金融新特色、新优势,继续为国家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华夏力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莫言:未来的创作中会更多地体现善行
- 欧盟首次通过“海上走廊”向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提醒:在韩中国公民注意加强安全防范
- 商务部:中国对石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
- 高考启幕 交通护航
-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改善患者认识误区 及时干预尽早治疗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二期)通过验收
- 殷墟为何如此重要
- 青海警方通报“女子遭多人暴打”:涉案人员已全部抓获
- 上海:持续完善创新生态 助未来产业“千里马”竞相奔腾
- 中新健康丨儿童口吃,是因为家长语速太快吗?
- 重庆大渡口:世界知名音乐学府将落地“钢铁之城”
- 唐蕃古道上的千年傩舞:尽显西羌遗韵
- “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寒地稻作文化基地在“北大仓”揭牌
- 惠州海域开展船舶溢油应急联合演练
- 孙志伟:加强房颤健康知识普及 点亮“健康中国”璀璨星光
- 浙江一季度绿证交易规模达594.12万张
- 遇见中国|意大利姑娘瑞丽:“我镜头里的中国,温暖、鲜活、有力量!”
- 传递“飞虎情谊”推动友好交流发展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访问新疆
- 中国车谷加速打造“软件定义汽车”创新策源地
- 热门推荐
-
- 国家邮政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200亿件
-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发生2.4级地震
- 印尼西苏门答腊洪灾已致57人遇难
- 上半年福建口岸出入境旅客同比增长约7.4倍
- 湖南江永鸽子产业唱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 临沂兰陵鹏辉矿业有限公司冒顶事故救援工作正全力开展
- 韩媒:韩国政府以涉嫌妨碍公务为由举报医协五人
- 广西公布三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 医保“网上办”,便民新举措
- 外媒:以色列战机袭击黎巴嫩南部地区
- 刚刚,iSING!Suzhou在美国唱响“唐诗新曲”!
- 河南荥阳通报“男孩骑马被拖行身亡”:涉事马主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中国边城黑河“界江冰雪乐园”开园
- 布林肯抵达卡塔尔 将商议加沙停火问题
- 突发!美国一列车车厢爆炸产生有毒烟雾 民众紧急疏散
- 全国将年增社区医院超500个
- 天津组建康养集团 打造健康养老产业新模式
-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舞动“国际范” 将掀“双向投资”热
- 海关总署:允许符合要求的所罗门群岛养殖水产品进口
- 2022年山东法院新收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550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