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完善配套政策 抓好工作落实
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权威发布)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实施。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6月5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重点领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意见》出台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了主要进展:一是组织各地对妨碍统一市场政策措施开展自查清理,废止、修订和纠正了一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二是在完善产权、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信用等方面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三是重点领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包括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启动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和碳市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建设等;四是加大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整治了一批突出问题。
市场准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制度之一,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任务。李春临表示,2018年首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发布以来,市场准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破除,“自2021年第四季度起,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按照‘一案一核查、一案一通报’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对违背清单有关规定的案例定期进行通报,清单落地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离不开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围绕这方面工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综合规划司司长朱剑桥作了具体介绍:一是制定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规则,推动完成反垄断法修改,制定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二是完善统一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建立实施产品质量分级制度,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三是实施统一的市场监管执法,运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双随机监管和重点监管;四是有效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
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和关键举措。朱剑桥说,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2022年以来,共审查增量政策措施16.37万件,清理各类存量政策措施45.2万件,废止修订、纠正违反2.04万件,办结78件行政性垄断案件,及时纠正了指定交易、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通等不当市场干预行为。
优环境、促衔接、畅流通,建设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统一大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面向全球、充分开放的统一大市场。会上,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司长周强表示,近年来,商务部发挥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优势,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促进高水平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实施外商投资法,累计推动清理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行政法规和文件500多部,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2017年的93项降到2022年的31项。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推进标准制度衔接。在浙江等9个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等相衔接,推进服务业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制定电子合同、生鲜电商等领域标准,推动标准与国际接轨。
促进城乡协调,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累计改造县域综合商贸服务中心983个、乡镇商贸中心3941个。扎实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发展智慧商圈,在80个城市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加强重点领域重点市场建设。累计设立16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覆盖31个省份。推动取消对开展二手车经销不合理限制,完善二手车经营主体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加快建设统一汽车大市场。
下一步,商务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制度型开放,强化制度规则统一,增强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商务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加强县域和城市商业体系建设,补齐流通网络短板,健全全国流通骨干网络,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规范健康发展。
针对突出问题抓紧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加快完善配套政策
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贯彻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下一步,如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取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李春临介绍了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针对突出问题抓紧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对市场准入和退出、强制产业配套或投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以及政府采购等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制定不当市场干预行为防范事项清单,建立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快速响应处理机制等,运用约谈整改、问效评估、案例通报等方式强化制度刚性约束。
——加快完善配套政策。聚焦市场基础制度、市场设施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商品和服务市场、市场监管等领域,推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立法进程,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研究制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标准指引。
——完善长效体制机制。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财税、统计以及地方政绩考核制度。加强对重大生产力布局的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强化产业政策统筹,推动构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各地区要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让‘小局’服从于‘大局’和‘全局’,让‘小道理’服从于‘大道理’,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确保落实不打折扣。有关部门要坚决破除本位主义,对本行业、本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狠抓督促整改,出台配套政策。”李春临表示。(人民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际识局:乌克兰接连遭两国断交,背后实际是俄美角力?
- 大批候鸟飞抵鄱阳湖:观鸟游走热 护鸟入人心
- 海南打造全国首个“数字保税区”
- 探访绩溪胡适故居:重文重教影响两岸
- 有聊丨张彬彬:“虐剧”演多了,总是需要一点“甜”
- 踏青赏花正当时 广东启动森林文化周春季活动
- 浙江“木艺三代”玩转文创设计 让远古文物“活”起来
- 从黄河路到酱园弄 影视剧同款的“老上海”成为“新景点”
- 上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汽车进出境“换乘”加速度
- 总金额超千万元 新一轮广州文旅消费券发放
- 暖意升级 北京连续三天最高气温将跃上10℃线
- 国家卫健委推动设立药事服务费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中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 一张“数字身份证”融通产业链
- 乘“丰”起航 教育强基——北京丰台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和平曙光真的来了吗?| 国际识局
- 中欧班列“东通道”上半年通行2899列
- 港企赴内地发债可扣税 获香港商界欢迎
- 安徽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部分地区或现强对流天气
- 热门推荐
-
- 浙江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权威医学组织:肥胖已成为南非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 我国唯一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完成扩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10年增长115%
- 南宁蝉联全国省会城市“水质冠军” 百里秀美邕江美如画
- 第四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学术大会举办在即
- 14.5万立方LNG入库保障广州市民温暖过春节
- 服贸会“磁石效应”凸显 外商对华投资信心强
- 中外专家学者探讨流体动力与机电控制领域发展成果与趋势
- 宁夏纠治加重学校和教师负担问题
- 希腊总统选举进入倒计时阶段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发生4.4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塞官员:塞尔维亚永远不会加入北约
- 武汉:中药茶饮“快闪店”亮相健博会
- (“八八战略”观澜)“八八战略”20周年台州记: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 乌镇峰会吉祥物“小互”受追捧 周边产品迎销售高峰
- 冷冰雪变身“热”效应 助力消费新活力
- 浙江“冬晒经济”升温 “土特产”产销两旺
- 三亚“中国旅游日”推出百余款旅游优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