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内部长啥样?一起先睹为快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内部长啥样?有什么设施?一起先睹为快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将于6月6日正式出坞。今天(6月3日)将进行出坞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救生艇脱钩巡游试验。
今日进行救生艇脱钩巡游试验
作为常年在海上行驶的大型船舶,完备的应急系统必不可少。这项试验就是专为验证救生艇的功能而设计,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船上人员可以安全撤离。那么邮轮的救生艇长什么样?又有哪些能力呢?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我现在就在邮轮的四甲板,这层甲板也是停放救生艇的位置。我身边的救生艇长13.35米,宽5米左右,高4米左右,别看体积不大,但满载能容纳314人。像这样的救生艇全船一共有20艘。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总装二部副部长 薛亚宾:我们原来在干坞里面,不具备试验条件。我们所有的救生艇要能够把所有的乘客跟工作人员安全疏散,所以救生艇是比较重要的安全设施。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上一共配备了20艘救生艇,每个救生艇为双层结构。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总装二部副部长 薛亚宾:这个柜子里面就储存了信号弹;这个柜子里面就储存了应急食品,像压缩饼干之类的;这些就是饮用水柜,每个座位下面都会有,满足救生过程当中所有人员的日常所需。
此外,为了确保突发情况下全船人员的生命安全,除了救生艇,在四层甲板还配备了救助艇、安全救生筏和应急逃生装置。
8月底将完成内部装修
这艘国产大型邮轮自2019年开始建造以来,现在终于迎来了出坞的节点。那么现在这艘邮轮它的内部建造进度如何呢?
总台央视记者 吴天白:我现在就在邮轮的一甲板,也就是乘客房间所在的位置。我们可以看到,走廊两侧的客房已经基本完成了内部装修,里面的沙发、洗手间等设施都已经是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了。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大型邮轮工程项目副经理 吴晓源:这边有一个专门的小浴室,前面是一个带马桶和淋浴房的小房间,那么在这个房间当中通常是住2个人的。但是当航程一票难求床位特别紧张的时候,沙发也可以作为一张床,同时这边还有一张吊床。像这样的房间已经完成了整整1000间。
吴晓源告诉记者,全船客房一共有2125间,满载的情况下可以搭载5246名乘客。除了客房,船上的员工餐厅和医疗中心已经装修完毕,在后续的试航中可以为船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大型邮轮工程项目副经理 吴晓源:在诊室里面配备有基本的手术设施,包括无影灯,在船上可以进行一些应急的处理。在我们左手边,这边是一间药房。整体内装部分大约完成85%,在8月底就能够完成全船内装安装工作。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驻美大使:美国新一轮反俄制裁损害其自身声誉
- 韩国执政党党首:总统尹锡悦无意提前下台
- 2024中国特种车辆大会在长沙举行
- 韩执政党党首吁停止尹锡悦履职 韩媒:或暗示支持弹劾
- 民企已成为厦门湖里区经济发展主力军
- 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 “Z世代”健康照护师:老少同频温暖生命
- 中国支持央企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 重点投硬科技
- 摩根投信: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振亚洲经济
- 从“一帮人在坑里打架”到全民party:音乐节在中国的23年
- 北京降雨量为何没有预报的那么大?
- 银川市场监管部门发布野生蘑菇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 安徽马鞍山警方破获网络非法经营烟草案 涉案8000余万元
- 浙江一景区发现百合花新品种“神仙居百合”
- 青年导演关注残障人士 《双拐大侠》对抗“躺平”
- 新疆青格达湖自然保护区成群鸟类聚集场面壮观
- 2024年广东外贸规模首次突破9万亿元
- “易容”作案屡现 怎样防止人脸面具被不法分子滥用?
- “北演协”更名为北京演出娱乐行业协会
- 这座六百年的村庄里藏着中国建筑的奇观
- 热门推荐
-
- 政策调整与市场回暖双重驱动 杭州楼市2024年显韧性
- 头晕恶心,天旋地转……男子被诊断为“耳石症”专家:这些症状要警惕
- (经济观察)金融大模型如何落地?业界冀成为金融变革的新“能源”
- 创新药物治疗方案助骨髓移植患者摆脱cGVHD折磨
- 合同“空窗期”离职能索赔二倍工资吗
- 外媒:伊拉克一军事基地遭袭致7名美方人员受伤
- 俄罗斯又有一地遭袭!俄方称来袭乌克兰无人机已被击落
- 沪港青年共同体验传统文化 促进情感共鸣
- 浙大城市学院良渚文明研究中心成立
- 煤企上新“黑科技”:机器人“同事”之找茬“小黄人”
- 黑龙江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 13地市同步开镰庆丰收
- 北京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 正乙祠戏楼多场演出开票即售罄
- 以军空袭加沙城致哈马斯领导人亲属死亡
- 深圳交响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带来两部浪漫主义大作
- 国家铁路局:前11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40.15亿人次
- 2023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
- 时隔四年,日本将韩国重新纳入“出口白名单”
- 非洲可可豆大幅减产 全球巧克力价格恐持续上涨
- 扩容提质强化就业保障
- 如何利用孔洞强化金属材料强度?中国团队最新研究获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