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重组三年 鞍本跑出央地合作“加速度”
中新网本溪5月30日电(中新财经 左雨晴)当下,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正逐步进入深度调整期。长期以来,产业集中度低下,铁矿石资源对外依赖度高是我国钢铁行业的痛点,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钢铁企业应如何盘活生产力,加快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利润总额完成年预算阶段性目标,铁精矿、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在鞍本重组的第三个年头,鞍钢集团用首季度“开门红”交出了一份国企“答卷”。
央地协同 破题“1+1>2”
在辽宁,铁矿石资源丰富的鞍本地区不仅孕育了“新中国工业摇篮”,更成为我国钢铁产业安全的“压舱石”。然而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钢铁企业,鞍钢、本钢却一直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困境。
迈入发展新阶段,深化供给侧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求,正呼唤钢铁产业迎接新变革。
2021年,鞍本直击行业痛点,正式挂牌重组。56天实现顺畅对接,180天完成重组进程,一年时间全面完成590项整合融合任务,推迟了16年的鞍本重组跑出了“加速度”。
曾是省属国企的本钢,一度受困于机构臃肿、冗员多、效率低等“国企病”,资产负债率高达90%。重组后,本钢打出“1+2+N”系统性改革政策组合拳,走上了“改革+市场”发展之路,重构了市场化管控和市场化运营“两个体系”。
“一子落,满盘活。”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维用这6个字来形容鞍本重组给本钢带来的变革与重生。
百炼方成钢,历经破釜沉舟的改革,本钢2022年实现“弯道超车”,跑出了“加速度”:全年完成利润总额10.2亿元,销售利润率跑赢行业;实现净利润4.89亿元,完成了考核奋斗目标。
对鞍钢来说,“强强联合”也为其发挥央企优势,实现“双核”战略注入了“强心剂”。鞍本重组后,鞍钢粗钢年产能达到6300万吨,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全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达到42%,形成“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钢铁产业新格局。
2022年,鞍钢销售利润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连续三年跑赢大盘,龙头作用日益凸显。在钢铁强国的道路上,鞍钢正向世界级企业进发,发挥中国钢铁应有的规模效应,奠定中国钢铁产业的话语权。
管理再提升 激发传统行业生命力
随着三项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被盘活的不仅是企业资产,更有钢铁人的“精神气”。
“我们基层职工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变’字。”在本钢板材热连轧厂三热轧生产作业区一级技师郭鹏看来,改革重组中对机构岗位、职群队伍、薪酬等方面的一系列优化,真正改到了工人的心坎里。
“公司推行了‘干到、算到、给到、得到’四‘到’机制,干得多就挣得多,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了公平公正,工人们都拍手叫好。”
打破“铁饭碗”、“大锅钣”,深挖内在潜力,全员竞争上岗让工人们从“围着班组长转”变成了“围着活转”,从“看着干”转变成“主动干”,一线职工有了干事创业更大的平台,原生动力进一步激活。
“以前下班了,操作工就直接回家了;现在操作工下班后能够主动留下来和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当班发生的质量问题,想办法、定措施。”郭鹏说。
在“比武”竞聘中,鞍钢“聚焦85后、关注90后”,加大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力度,为传统行业注入年轻血液。在冷轧总厂,管理岗位中,上岗80后11人,占比36.67%;主任师级上岗80后23人,占比45.10%。
“我徒弟成为集团技术比武状元,竞聘到了技术管理岗位,从而更好地发挥他的长处。”郭鹏表示,三项制度改革也打破了操作岗、技术岗之间的壁垒。“今年我作业区操作岗上有51人报考了技术职称考试,报考率达到50%。”
“我们大家都对本钢的明天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信心。”郭鹏说。
转型加速 迈向高质量发展
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让重组后的鞍本在创新求变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在本钢矿业南芬露天矿,智慧开采正在成为老牌矿山的“新课题”。
“我们推进了GPS卡调系统升级、GIS系统建设和牙轮钻机自动布孔改造等工程。目前正在研发大汽车无人驾驶、钩机远程操控等项目。”本钢矿业南芬露天矿厂长李彬表示,在创新创效中,矿山科研呈现出大繁荣新趋势。
作为亚洲最大的单体铁矿,南芬露天矿现保有储量约10亿吨,是本钢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2022年,矿山产量指标、技经指标、经营指标、设备效率均创历史最佳;2023年一季度,完成采总2621万吨,提产幅度达8%,突破奋斗标高。
在本钢板材第三冷轧厂,世界最先进的冷轧生产线正在隆隆运作,工人们则在集控室对生产情况进行监控。据介绍,这条生产线能够提供国内最宽幅、最高强度汽车用冷轧板和最高强度汽车用热镀锌板。
“以前每个机架都需要一个工人全手工操作,现在都是模型控制的,”据本钢板材冷轧总厂厂长魏春新介绍,今年10月,一冷也将完成智能化改造,各个机组都实现集中在3个操作台6个操作位。
从“数量为王”到“以质取胜”,如今的冷轧总厂明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05-125%,冷轧抗氧化免涂层热压成型钢新产品试制成功填补世界空白,并历史上首次跻身国际一流汽车(奔驰)生产供货商平台。
“2023年年初,在一汽红旗产量快速提升阶段,本钢用15天的时间完成合同生产,保证了一汽红旗的材料供应。”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中国一汽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采购部主任赵军懿对本钢的新风貌同样印象深刻。
“随着新能源车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一汽‘All in’新能源战略的推广,本钢和一汽将在高强钢、新材料、热成型材料轻量化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形成更加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他说。
“鞍本重组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经典案例,不仅重塑了中国钢铁行业产业格局,而且涉及央企重组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东北振兴等重大改革实践,探索出一条我国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重组改革的新路径,从任何角度看都具有典范意义。”杨维表示。(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安徽激发企业创新“源动力” “清零”年营收亿元以上无研发企业
- (新春见闻)网上年货节火热 特色商品受“Z世代”青睐
- 广西开展汛期水上应急救援演练 北斗加持“落水船员”化险为夷
- 跨城存款储户花百元路费多万元利息
- “北京中轴线” 你不知道的还有这些
- 便利出入境人员往来 福建68条快捷通道将恢复启用
- 进景区上厕所要买55元门票?桂林公布调查结果
- 陕西社科院发布蓝皮书 吁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 中国红基会等发布新书 关注基层健康服务对策
- 湖南东安科技发展特色果业振兴乡村
- 出行电力网“羽翼渐丰” 充换电行业发展凸显新活力
- 加拿大温哥华岛附近海域测得四次地震 最高震级超过6级
- “中国游”爆火吸睛,入境游市场快速复苏
- 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史料档案展在山东台儿庄揭牌
- 年夜饭套餐不能换?属变相“最低消费”
- 系列动画再呈新姿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探寻永恒童真
- 政策“东风”劲吹 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加速跑”
- 家乡亲邻见证汤洪波重返“天宫”:他做什么事都能持之以恒
- 探寻“非遗” | 一针一线“挑”出千年传承
- 新疆新星市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文体科创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工
- 热门推荐
-
- 台籍青年汇聚甘肃研学:传递两岸心声
- 台风“苏拉”将给福建带来严重风雨影响
- 美国伯明翰市枪击致4人死亡 17人受伤
- 从文物长征到宝物“仓库”:南京博物院迎来90岁生日
- 《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今起施行
- 台湾青年湖南品茶:东方树叶的魅力从未改变
- 共寻全球增长与发展之道
- 泰国普吉岛两摩托艇相撞 致中国游客一死一伤
- 做强做优 协同发展——中国船舶集团风电产业链发布高质量发展宣言
- 福建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为Ⅲ级
- “梧桐区”热门街道搜索量增幅超20倍,“上海城市散步”成五一出行热门
- 大型民族管弦乐《雄安》登国家大剧院启动全国巡演
- 2024,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演唱会
- 拆解骗贷网络
- 数字化时代,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孩子?
- 国际热评:亚太不是地缘对抗的角斗场
- 上海市民夜校“爆火” 浦东率先探索公共文化“延时服务”新范式
- 第134届广交会开幕在即 多措并举提升客商参展便捷性
- 报告称,下半年中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规模有望温和修复
- 市场监管总局:我国质量认证获证组织突破一百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