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港图强”看浙江开放新景
中新网杭州12月16日电(柴燕菲 王逸飞 鲍梦妮)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两座“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的港口;在全球首次实现“双40万吨世界最大矿船”同靠接卸……在浙江,全球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刷新世界纪录的频率正越来越快。
这般强势得益于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改革组合拳的打出。宁波舟山港去年已实现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连续6年居全球第3位。今年,该省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改革,以55项改革任务的全面落地推动港口发展能级的大幅跃升。
提升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努力做到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当下,浙江正以此为战略目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看“大港图强”的改革故事,其带来的“度”“时”“效”之变,正是这幅开放新图景的缩影。
“度”之变,即开放度更高所折射的港口开放格局之变。
实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需要做强“硬联通”支撑力。在浙江55项强港改革任务中,不少内容都服务于港口基础设施硬实力建设。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投资管理处处长曹玉泉介绍,今年前11个月,该省73个强港重点项目已实现投资493亿元,提前2个月完成年度投资目标。
在航线布局方面,宁波舟山港今年新增国际航线3条,航线总数达305条,链接起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连通度居全球第二。
制度型开放是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必然趋势。近日,全国首个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下称配置枢纽)在浙江揭牌。
作为全国最大的油气港和铁矿石中转基地、全球第四大加油港,今年,宁波舟山港提速完善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矿石、油气、煤炭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已经成形。其聚焦大宗商品储运基础设施,谋划推进总投资规模超800亿元的16个重大项目……这些为配置枢纽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
“时”之变,即以更省时为代表的港口营商环境之变。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的背景下,“时间”对全球外贸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以改革促“省时”,对标国际标准打造的港口口岸综合服务平台是浙江的重要探索。平台系统集成通关、物流、海事服务、金融等业务,创新“一站一表”、7×12小时口岸服务模式,推进实现服务主体一次申报、无感通行。
走进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舟山智慧化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平台“驾驶舱”上,显示着舟山外海域船舶的地理位置、靠岸补给计划和进出港申请进度等。通过该智慧系统,国际航行船舶可一站式完成保税油加注、供退物料、出入境体检预约等约200项口岸、海事、物流服务事项。
“系统打通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字口岸综合服务平台、边检船情系统等13个系统用户体系,创新船舶进出境一张表,企业由原来登录3个系统、21次输入565个数据项,简化为只需登录1个系统、输入331个数据项。”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工作人员林瑜介绍。据悉,一站式口岸监管服务目前已在浙江各港口推广。
此前,利比里亚籍集装箱船“地中海马格南七号”仅用时半小时就通过了船舶出口岸手续审核,办理时间较以往缩短一半。
在海上,源于浙江的干线集装箱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集装箱海运准点降本”计划则是代表举措。
浙江海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计划探索建立去中心化的、以航线为纽带的全国沿海集装箱全链条交通组织模式,以精准型、预约式服务便利船舶采用经济航速航行,保障班轮航线按照班期准时进出港,促进集装箱班轮准点率、沿海集装箱运输效率的整体性提升。其试运行以来,已拓展至国内8个港口,惠及7家头部航运公司22条航线526艘船舶,累计助船舶节省待港时间5481小时,助航运公司节省成本约1.6亿元。
“效”之变,即更具效率所反映的开放机制运行之变。
浙江是数字经济强省。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港口开放能级提升,是该省强港改革的重要导向。
数字化提效直接体现在物流领域。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浙江正加速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融合发展。“四港”联动智慧物流云平台今年实现港口、机场、铁路、海关等全量全程数据归集,用户数达3.8万。在平台“一网智联”模式下,货物从离开工厂到收货人手中,实现“一键订舱、一码约箱、一单报关、一站联运、一路可视”,大幅压缩物流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同时,得益于模式创新,内陆客户在家门口就可享受海港服务。浙江锦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震感受颇为明显。他说,“原来我们把货物从外地通过多式联运转运到海港口岸报关,等海关检查后再装船出运,要提前7天甚至半个月以上来筹备。如今在家门口可以一体化完成提箱、查验、订舱、提单签发,每单可节约至少500元的物流成本。”
这种改变源于9月上线的“浙江e港通”品牌。其以关务、港务、船务、信息、管理“五位一体化”为突破口,全方位前移港口服务,全链路整合箱源、货代、集卡等物流供应链核心要素,实现“货物进入内陆港站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
“目前‘浙江e港通’已覆盖包括陕西西安在内的16个站点,充分发挥了宁波舟山港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区位优势。”在浙江省海港集团生产安全部副主任徐关通看来,“浙江e港通”融合升级了原义乌“第六港区”模式,体现了宁波舟山港营商环境的迭代之势。
官方数据显示,1—11月,宁波舟山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2.7亿吨、3614.5万标箱,同比增长3.3%、10.2%。
观察强港改革带来的“度”“时”“效”之变,不难发现,其体现的正是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推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改革逻辑。而在浙江期望续写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篇中,承担开放枢纽龙头角色的宁波舟山港,也承载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近日的浙江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动员部署会上,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王浩表示,要以宁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强港为龙头,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加快打造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扎实推进民航强省建设,打造现代化“数字贸易港”,赋能数字贸易强省建设,更好提升开放枢纽辐射全球作用。
对于未来的“强港”之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厅长杨胜杰表示,“我们将以宁波舟山港总规批复为最大契机,统筹抓好‘硬建设’和‘软联通’,聚焦打造五大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和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全面增强港口的核心竞争力、聚合支撑力和辐射带动力,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提供‘硬核’支撑。”(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十起民生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 【中国那些事儿】柬埔寨学者: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助力发展中国家共享繁荣
-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提高对华部分产品301关税
- 中缅边境“无毒村”贺蚌新寨的十年蝶变
- 青岛啤酒玩转新营销与消费者“零距离”
- 情侣拒绝采访被主持人劝分手?栏目组:涉事职工已停职
- 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 开行十周年 听听义乌中欧班列“第一棒”的故事
- 浙东大山深处的“隧道人”:在崇山峻岭间挥洒汗水
- 中国自主研制载人飞艇首次成功跨省区转场
- 法国政府与工会组织就退休制度改革议题展开磋商
- 普京:“乌军广泛使用集束弹药是犯罪,美国明知故犯”
- 2024年福建省社科普及宣传周在漳州启动
- 中国“神箭”即将启程 全系统合练为成功发射“保驾护航”
- 七大上市航司第三季度实现集体盈利 发力新航季确保全年业绩
- 特朗普选定斯蒂芬尼克担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冬季旅游“燃”起来,冰雪消费潜力满满
- 买房人审慎调查房屋情况
- 浙江成立省科普联合会 发布科普品牌“科小二”Sci2U
- 罕见露面!99岁美国前总统卡特坐轮椅出席妻子追悼式(图)
- 热门推荐
-
- 海口自贸港核心区总体城市设计面向全球招标
- FAST明年将验收 10万年薪为何吸引不来科研人员?
- 陕西距垮塌桥4公里水域发现2辆失联车 未发现失联人员踪迹
- 西藏阿里门士边境派出所民警兼职大棚种植、丰富牧民餐桌
- 江西南昌:“三伏天”中医义诊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 郑州航空港力争2027年底初步建成低空飞行器起降设施体系
- A股上市券商第三季度业绩回暖
- 2024年浙江消费帮扶宣传月启动 新签1.41亿元合作协议
- 新疆托克逊:“电管家”护航7.7万亩棉花丰收采摘
- 税收征管数字化高级别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江西在马来西亚推介文化旅游
- 两部门:对城市公交企业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更换动力电池,给予定额补贴
- 全球近2000家品牌亮相2024广州中食展
- 外媒:台风“潭美”袭击菲律宾 已造成24人死亡
- 如何让学生悦读经典?
- 政策组合拳继续加力 我国外贸稳中提质显韧性
- 广西德保借红枫拓展文旅产业
- 北京86家企业进社区推介暑期游新玩法
- 支持青年返乡创业要有实招
- 广州地铁与腾讯成立合资公司 推动数智城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