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企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 石小杰 摄
中新网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石小杰)“当前,数据已经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二级巡视员王少朋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论坛上表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产值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7日,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共同承办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论坛在贵阳举行。论坛上,政产学研各界人士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传统的企业,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的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贵州贵商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令狐昌林坦言,企业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适宜市场的变化,才能适应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近年来,贵州深入开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最新数据显示,贵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达44.5,较2018年“万企融合”开局之年增长20.6%。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机遇,更是企业生存的必须。”贵州高速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胤建议,实现企业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从顶层设计、内部协同、技术应用以及人才培养各个方面做好准备。使数字化转型从实业变成实践,从局部到全面,最后真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前进。
《数实相融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贵州省“万企融合”大行动为例》成果专著同时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本书聚焦贵州三大产业,以4万多家企业为样本,涉及85万余条企业数据,超过1000多万条数据分析。”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产业融合处处长孙沛介绍,本书首次以量化的方式展示万企融合的相关变化、成效,首次公开省市县各级梯队的划分,点面结合分析测算全省总体三次产业的融合情况、效益。(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亚太国家期盼与中国打造下一个“黄金三十年”
- 墨西哥一石油管道爆炸致7人受伤
- 冬游新疆精彩纷呈 运动之旅热度高
-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 以总理指伊朗将付出代价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2023中国节”启动仪式
- 宁夏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赋能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 央行12月21日开展421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乡村“颜值”与“内涵”兼具 湖南常德描绘现代版“世外桃源”
- 山东夏粮收购加载“科技密码” 藏粮于“技”助优粮优储
- 尹锡悦发表国民谈话并致歉 称将由执政党决定其总统任期
- 重庆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超2.3万亿元 同比增长6.0%
- 中国动力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开启试运
- 松花江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
- 革命老区山西吕梁打通沿黄公路“最后一公里”
-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陕西:十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
- 大规模枪支暴力已成美国流行病 校园枪案尤为可怕
- 朝中社:朝鲜外务省回应“朝鲜向俄罗斯派兵”
- 出境游需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 杨光华院士:人工智能服务人类智力 创造美好智能社会
- 1至11月中国财政收入199010亿元
- 热门推荐
-
- 2024国庆档总票房破15亿
- 鉴于布良斯克州局势 普京取消对俄斯塔夫罗波尔州的工作访问
- 中国驻澳大使:合作共赢是中澳应对全球挑战的正确选择
- 山西推京剧戏歌《中华》 讲述中国故事
- 做好“五篇大文章” “中信实践”服务金融强国战略建设
- 日本6月企业物价指数同比上涨4.1% 涨幅继续放缓
- 中国再赢“信任票”:外企加码投资,拓展在华业务
- 河南“马街书会”启动常态化演出 80岁刘兰芳现场助阵
- 浙江诸暨发生重大刑案54岁男子在逃 警方悬赏30000元缉凶
- 中新教育|最新FT全球MBA项目排名“出炉”:复旦大学MBA项目多个分指标居全球前列
- 广交会观察:从消费品到资本品 “中国制造”塑造新优势
- 中国A股证券板块持续上涨
- 身体燃料怎成“反派”?控糖有门道
- 民营经济贡献75%以上税收,河南许昌有何“密码”?
- 中国科学家发起的“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与施普林格?自然签约合作
- 中国四部门发文预防“小胖墩” 专家吁全社会共同参与
- 广西打造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 “杜苏芮”逐步逼近 福建沿海多条客运航线停航
- 柴达木盆地实现找矿新突破 发现各类矿产100余种
- 企业出题高校答 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人才“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