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自营业务“大换血”,炒股“炒亏了”的券商还有多少
作者:张苑柯
近日,关于有券商一次性解散公司自营部门的消息引发讨论,与此同时,一份中泰证券已免去4位相关负责人职务的通知开始流传,也将传言中的券商指向了中泰证券。而后,中泰证券回应多个媒体称,没有将自营部门全部解散,但确实对自营条线下证券投资部门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
从业绩来看,无论是整体的财务数据还是单看自营收入,2022年的中泰证券都表现得有些“乏力”。而放眼券商行业,如中泰证券这般陷入困境的券商不止一家。Choice数据统计,2022年共7家券商自营业务净收入为负,除中泰证券外,海通证券、长江证券、东兴证券亏损较多,均超过3亿元。
被优化的高管
按照中泰证券的说法,关于“自营部门全部解散,所有人员尽数遣散”的传言并不为真,仅对自营条线下证券投资部门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然而不难发现,被公布优化的“部分人员”(4位),皆为中泰证券高管。
任免通知称,根据工作需要,经公司研究决定,免去:潘冬的中泰证券金融市场委员会委员、证券投资部总经理职务;陈骥宁的中泰证券金融市场委员会证券投资部联系总经理职务;王昊天的中泰证券金融市场委员会证券投资部联席总经理职务;王胜青的中泰证券金融市场委员会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职务。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信息,除2009年就加入中泰证券的王胜青外,潘冬、陈骥宁和王昊天都先后辗转任职于多家券商。
2004年,潘冬曾任职于西北证券,2009年9月起任职于汇添富基金,后于2012年11月离职;2014年3月8日,潘冬登记执业于中泰证券。陈骥宁2004年7月入光大证券,2007年5月30日加入安信证券,直到2022年2月才刚加入中泰证券。与陈骥宁类似的是,王昊天也于2022年2月入职中泰证券,两人从入职到被免职,前后不过一年有余。在加入中泰证券前,王昊天先于2014年入职国信证券投资管理总部,后又于2019年加入中信建投证券交易部门。
关于证券投资部门高管被优化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年报数据上窥得一二。
中泰证券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09%,录得93.2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0亿元,同比降幅高达81.56%。其中,中泰证券的证券及另类投资业务营业收入为-8亿元,同比下降132.46%;自营收入-3.51亿元,同比下跌112%。
中泰证券除了减少人员,还缩减了自营类投资业务比例。2022年,中泰证券自营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自营非权益类证券及其衍生品占净资本的比例分别为14.43%、191.15%,较2021年降低8.79%和41.75%。
中泰证券表示,上述情况主要是受证券市场主要指数下滑影响,公司证券投资的处置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关于本次调整,中泰证券表示将为自营业务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且将继续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原则,对证券投资专业团队进行优化整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泰证券的高管变动不只限于自营业务部门,且变动次数较为频繁。
去年3月,钟金龙辞去该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仍然在中泰证券控股子公司中泰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10月24日,中泰证券表示聘任冯艺东为公司总经理,毕玉国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到了12月,中泰证券又发布公告称,李峰不再担任董事、董事长,由山东国投原党委副书记、总裁王洪履任公司董事、董事长,毕玉国履行公司董事、副董事长。
2023年3月23日,在任16年之久的中泰证券副总经理孙培国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该公司副总经理职务。2007年3月至2023年3月,除了曾任中泰证券副总经理,孙培国还曾任中泰证券投资银行总部总经理、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合规总监等职务。
券商自营之“殇”
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整体券商行业呈“寒冬”之势,中泰证券自营业务高管变动的消息,也让市场重新审视券商的自营表现——究竟有多少券商炒股赔了钱?若仅“看天吃饭”,自营业务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
事实上,2022年股市下跌、交易量萎缩,自营投资严重拖累业绩表现十分普遍,多家券商手续费收入(经纪、投行、资管)都同比下降。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证券行业2022年实现证券投资收益608.39亿元,同比下降55.94%。
“目前,券商自营业务靠天吃饭的情况依旧存在。”资深行业人士王剑辉表示,“在自营业务发展初期,市场整体的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大家的同质化倾向比较明显。在市场好的时候大家都能赚到钱,一旦市场平淡了,同质化的弊端也就显现了出来。”
据不完全梳理,2022年43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自营业务净收入同比下降53.4%,约为778亿元。其中,海通证券、长江证券、东兴证券、中泰证券、长城证券、国元证券和华西证券自营业务净亏损,分别为-10.34亿元、-9.05亿元、-7.03亿元、-3.51亿元、-1.03亿元、9376万元和7416万元。
自营业务净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8家,分别为中信证券176.36亿元、中金公司106.08亿元、国泰君安70.26亿元、华泰证券60.27亿元、中国银河55.9亿元、招商证券51.15亿元和申万宏源50.82亿元。
2023年一季度,资本市场开始回暖,券商自营业绩也有了改善。
据Wind数据统计,43家上市券商一季度在自营业务带动下业绩大幅好转,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72.67亿元,同比/环比增幅分别为在38.01%和13.68%;归母净利润448.23亿元,同比/环比增幅分别为77.46%和74%。
其中,上市券商自营金融资产规模为4.4万亿元,同比增加12%。自营业务同比实现扭亏并大幅反弹,一季度自营业务收入为497.35亿元,大幅超过去年同期的-19.13亿元。
另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一季度上市券商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6亿元,同比扭亏,占调整后收入45%;年化自营投资收益率达到4.8%,同比上涨4.8个百分点。(第一财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通讯:“不要更多战争”——反战人士斥责美国“战争机器”拱火牟利
- 胰岛素接续采购上海开标:中选价与上一轮基本持平 企业称符合预期
- 文明之美看东方|盘点山西文物之最
- FBI新总部地址确定了?美国政府选在这一城市
- 中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投产 制氢规模达每年2万吨
- 伊朗官员:伊朗已向沙特派遣若干名商业顾问
- 从小渔村到长江中上游第一港,看阳逻港如何打造中西部最佳“出海口”
- 市场总体扩张 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处于年内高位
- 韩国国会未通过“内乱特检法”和“金建希特检法”
- 浙江教育观察:档案馆里“研学”有何意义?
- 国家统计局启动2024年常规统计督察
- 科幻场景照进现实 未来产业发力链博会
- 黎巴嫩通信设备爆炸已致2968人伤亡 黎真主党称“等同宣战”
- 福建省景区已开放258家 将推出“旅游特惠大餐”
- 艺术赋能非遗传承 “答卷2024”优秀毕业作品展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展
- 寒潮突袭,老年群体尤需加强防护
- 人工智能应用驶上“快车道” 业界持续拓展应用领域
- 预防老年人跌倒提示
- 中俄专家齐聚哈尔滨 共谋黑龙江小浆果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 收到连花清瘟该不该吃?什么时候服用才有效?这份指南请收下
- 热门推荐
-
-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已上报50项经验案例
- (第六届进博会)长三角与东南亚华商何以“双向奔赴”?
- 美政客:北约是历史“遗物”不应存在 应该解散
- 从进博到世界:跨国企业首展首秀重磅展品去哪儿了?
- 歌舞、马术、帐篷城 网络名人享江源玉树“文化大餐”
- 《茶经》:《典籍里的中国》在早春的茶香中品读
- 广州车牌8月个人平均成交价、个人最低成交价双下降
- 广东肇庆封开港长岗作业区公用综合码头建设加速推进
- 山西境内普降大雪 太铁加开客列开往京津渝沪等地
- 广西传染病防控领域“追梦人”:用医疗科技为生命站岗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桐乡乌镇举行
- 国家发改委:采取更多务实举措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发展
- 陇原医者师富贵的“手足情深”
- 天津港发布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
- 船员突发肾积水情况危急 上海吴淞边检开通“紧急救助通道”施援手
- 国庆假期运输以来 国家铁路累计货物发送量完成6882.3万吨
- 杭州上城文旅携手《金铲铲之战》,引领文旅融合新潮流
- 楼市新政后首个周末上海迎来看房小高峰
- 县域文旅特写:浙江台州府城迎来今年第两千万名游客
- 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金铁霖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