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才是“最大经济胁迫国”
据报道,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发表联合声明等文件,操弄涉华议题,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七国集团嘴上唱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的却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区稳定、压制他国发展的事情。其在美国主导下炒作所谓“经济胁迫”,更是典型的“贼喊捉贼”。
中国一直是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共同繁荣的积极力量。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30年,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将帮助全球约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在海外投资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正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在近日举办的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再次展现了推动国际社会互惠共赢的坚定决心,受到中亚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七国集团编造谎言的有力回击。
要论“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无疑最适合美国来戴。长期以来,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滥施贸易与技术霸凌,是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头号破坏者和国际社会最大的经济胁迫者。据统计,从2000年到2021年,美国政府对外制裁猛增933%。截至2021年,美国已对全球近40个国家实施制裁,影响全球近一半人口。
近年来,美国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穷尽手段在关键产业领域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在此过程中,众多跨国企业都成为美国经济胁迫的受害者。例如,美国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限制半导体企业在中国投资发展,对企业进行赤裸裸的胁迫。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利益,美国甚至对盟友进行毫不留情的经济胁迫,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企业都曾深受其害。作为上世纪80年代“广场协议”的受害者,日本对此也应该有深刻体会。
美国的胁迫作风并非仅存在于经济领域,而是贯穿于其整个对外政策,已经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工具箱中的标配。为实现一己私利,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大搞胁迫外交,打压其他国家发展,并逼迫他国选边站队。七国集团广岛峰会联合声明中的涉华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美国胁迫外交的产物。
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应该意识到,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操纵全球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决不接受少数国家强加罪名、乱扣帽子的霸道行径,国际社会也不会接受美国等少数国家主导的“西方规则”。七国集团成员应当看清时代大势,不要再无理打压他国,不要再继续制造和挑动阵营对抗,否则必将被国际社会所孤立和唾弃。
郭 言 (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希音湾区西部智慧产业园开工,SHEIN加码智慧供应链建设
- 令人发指的行为!美国白人警察枪杀非裔女子惹众怒
- 中国“北大仓”千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点燃项目建设“引擎”
- 外媒:缅甸仰光发生沉船事故 8人失踪
- 看金融数据应更重“成色”
- 多重因素影响 本月国际金价下跌近7%
- 日本政府考虑取消重要人物街头演讲 改为室内进行
- 国家数据局:正研究制定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相关政策
- 今年中国民航主要指标预计将整体超过疫情前水平
- 合肥市轨道交通8号线北城车辆段封顶
- 特鲁多回应党内“逼宫”,加拿大提前大选可能性渐增?
- 江西遭遇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 10地出现特大暴雨
- 新疆塔城地区举办旅游发展大会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 国家移民管理局:春节假期1351.7万人次出入境 同比增长2.8倍
- 航空公司推出“爱宠进客舱”服务 为携宠舒适出行算笔账
- 鄂尔多斯至西安至香港航线开通
- 在媒体融合发展上破浪前行
- 中国东北三省一区博物馆联手推动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
- 投资者如何打理好“钱袋子”
- 热门推荐
-
- 患了重感冒,谨慎坐飞机?
- 国家发改委:将更大力度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提振发展预期
- 海南引社会资本修复矿山 “生态修复+”让废矿“生金”
- 《陕西省地理标志商标图集》出版发行
- 外媒关注阿斯塔纳峰会:“上合+”伙伴越来越多,合作基础更坚实
- 加强互联互通 共促能源转型
- “因工中暑”认定工伤难在哪里?
- 哈密巧做水资源配置“加减法”
-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喷溅事故 造成3人死亡
- 鄱阳湖护鸟记:十年之约的承诺 万里之行的守护
- 哈马斯释放两名美国人质 联合国机构称加沙约140万人流离失所
- 中国提出多项改革举措 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
- 最新动态:俄副外长说俄农产品出口仍受限 因乌弹药用量大北约称需提高产量
- 这国总统遭软禁 中使馆紧急提醒!
- 探访“青春漠漠搭营地”:沙漠的呼唤 年轻人的回响
- 中国核行业“揭榜挂帅”专题赛发布需求榜单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 (走进中国乡村)浙江安吉“村咖”刷新中国单日单店咖啡销量纪录
- 6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西安共议数字化赋能
- 北京警方多措保障民众祭扫、踏青出游安全有序
- 巴基斯坦一空军基地遇袭 巴军挫败袭击并开展清剿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