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引社会资本修复矿山 “生态修复+”让废矿“生金”
中新网海口1月10日电 题:海南引社会资本修复矿山 “生态修复+”让废矿“生金”
中新网记者 王子谦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莲花山生态文化景区内漫步,目之所及山间林木葱茏,湖水碧绿清澈。 几年前,这里曾是一座大型的废弃矿山,多个废弃矿坑仿佛是绿色大地的伤疤。
2019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坚持“谁修复、谁受益”原则,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记者近日在海南省多个市县走访了解到,政府吸引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实践,实现“废矿生金”的转变。
生态修复+文旅:矿山变身4A景区
莲花山曾经是儋州市重要的石灰岩矿产地,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2012年,当地大量开采矿石,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2018年起,儋州市和海南农垦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矿坑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注入、产业带动为方向,着手对莲花山多处破碎山体及矿坑进行生态修复。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开发,总投资2.6亿元打造海垦莲花山生态修复公园暨莲花山文化景区。
“治理过程中宜林则林、以草则草,以加固山体、修建景观的方法全面修复。”海南海垦旅游集团氡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超超介绍,企业加固修复4座破碎山体,加培土壤5000多车,植树造林十余万棵(株)。
经过系统治理,矿山重披绿装,企业随后进行文旅开发,主打森林康养旅游,推出樱花乐园、矿坑剧场等项目。
整治后的莲花山也让附近村民尝到“甜头”。“过去晴天尘土飞扬,雨天周边道路泥泞,现在不仅治理好环境,也为我们找到了好出路。”儋州市南洋镇下番开村村民叶建豪成为景区一名工作人员,增加了一份固定收入。
郑超超告诉记者,景区“生态修复+文旅”的发展模式产生良好效益。自2020年开园至今已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同时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设施农业、民宿旅租等产业发展。企业下一步计划投资建设共享农庄、房车营地、教育研学等新业态,让好生态产生更多经济效益。
生态修复+全域整治:坑塘荒地变良田
在临高县新盈镇和贵村的600亩高标准农田里,当季稻谷已收割完毕,不远处的洋所村及良爱村,村民在种植辣椒、南瓜等冬季瓜菜。
时间回到两年多前,这里还是面积近600亩的废弃采石矿区。“和贵工矿片区是历史形成的一个私采乱挖矿区,大大小小的坑塘分布其中。”临高县新盈镇副书记王亦鑫说,该县将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相结合,矿山废弃地变成了致富增收地。
2022年,临高县实施新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探索“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产业融合”新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坑生态修复治理。在土地整治子项目实施阶段,由社会资本全额投资,产生的耕地指标所得的收益,除返还企业合理投资成本和约定的利润分成外,政府收益用于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实施,“反哺”整治区域配套基础设施等建设。
临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健介绍,通过政商合作实现“不予不取、就地发展”,以资源和试点项目指标处置利益分配吸引社会资本,合作开发。
和贵工矿片区涉及5个自然村共300多户村民,经过5个多月的治理,荒废的矿坑变成平整的良田。参与整治的山乡集团金坤(海南)土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丽华说,整治后形成了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采取稻菜种植模式,选取了特种稻米如胭脂稻或香米,搭配本地特色的南瓜、辣椒等品种,新垦造土地稻米亩产已达700多斤,农民不仅能得到租金收益,还有一份打工收益。”
李健介绍,临高县土地整治试点已开工13个土地整治子项目,土地整理面积达43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500亩。通过产业项目的谋划,还可以形成“全域土地整治+现代农业+精品文旅+未来乡村”的融合发展模式。
生态修复+观光农业:废矿治理果飘香
驱车驶入定安县金鸡岭农场十二队,这里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基本完工。椰子、槟榔、发财树、百香果等经济作物沿着山岭生长,丝毫看不出废弃矿山的踪影。
金鸡岭农场十二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包括2013年已关闭的4个矿山。“这里分布着400余亩旧矿坑、堆土场及积水塘,玄武岩裸露、土地荒芜。”海南农垦母瑞山农场有限公司党委秘书王万吉说,恶劣的环境严重阻碍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进行。
变化始于2020年。定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原则,与海南农垦母瑞山农场公司招标引入海南建达盛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建达盛”),以企业自筹经费5635.09万元,开展矿山修复工作。
“矿山修复不能靠简单回填、绿化就算完成任务。”建达盛定安分公司现场经理王唐诗说,企业采取梯级台阶种植植被的方法,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经过三年的治理,如今的废弃矿山铺满绿色,经济效益也逐步产生。在企业种植的百香果园,成熟的果实挂满藤蔓。现场负责人介绍,首批种植的20多亩百香果今年带来超过90万元的收益,还带动附近约20名居民长期就业。
目前,金鸡岭农场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已经完工。王唐诗表示,企业正将矿山治理与观光农业对接,依托复垦矿区土地建设生态农庄项目,发展热带观光农业。
记者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获悉,“十四五”期间海南省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101个历史遗留矿山修复,面积426.75公顷,投入资金3.3亿元,其中社会资金1.25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贵州省马歇尔消化疾病研究中心”揭牌
- 变赛事流量为消费能量
- 澳大利亚东海岸各机场航班连续三天大面积延误
- 寒潮天气下菜价平稳 各地是如何保障 “菜篮子”量丰价稳的?
- 今起全国公路网流量将处于高位运行状态
- 传统文化赋能劳动教育 非遗技艺走进湖南学校课堂
- 浙江改革聚焦:海事侧营商环境优化提速显成效
- 全国首个“精神卫生关爱小屋”落地上海 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 宁夏发布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蓝皮书
- 商务部已召开16场外资企业圆桌会 解决问题诉求300余件
-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一路“繁花”!文旅消费拉动经济“上春山”
- 山东工商学院:以青春力量探寻黄河流域廉洁文化
- 西藏边坝县双项世界纪录认证成功
- 探索“冰雪+”新玩法 京张联动促冬季文旅消费“升温”
- 中新真探:近视的人也会得老花眼
- 全国首张跨省司法林业碳票在佛山南海交易落地
- (新春走基层)湖南韶山优化营商环境 冲刺首季“开门红”
- 中秋小长假铁路运输今日启动 预计日均发送旅客556万人次
- 安徽定远警方:合新高铁中铁七局项目部5名违法人员被行拘
- 影视剧,如何打破“续集魔咒”?
- 热门推荐
-
- 湘商回归外资加码 “投资湖南”火热开局
- 《阳光之下》原班人马二搭 《不期而至》定档11月2日
- 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启幕 多处现“世界性元素”
- 9月1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2个点
- 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
- 尼日尔总统遭扣押 军人宣布推翻政权
- 高通发布《2022高通中国企业责任报告》
-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专家学者聚焦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 全球数字化风起云涌 中国如何把握潮流“脉动”?
- 一个女作家回乡建完房 写出了一本五味杂陈的小说
- 中国民企500强出炉 浙江108家企业入围
- 33名女警扎根国门奉献“她力量”:5年查获违法违规案件180余起
- 中华秋沙鸭连续17年在江西龙虎山越冬
- 自然资源部: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4257.39万元
- 国家发改委用四个“效果明显”回顾2024“两新”实施情况
- 湖南弼时镇玉池村突发山洪灾害 2人失联
- 俄国防部:在黑海水域摧毁一艘乌军侦察艇
- 江苏举行特种设备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 中国,是市场更是赛场
- 山西绛县一企业在建工房垮塌 被困4人已全部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