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专项债全生命周期管理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至3月份,全国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达到1.32万亿元,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发行规模。总体看,为持续巩固经济向好势头,今年专项债仍保持较大规模且呈现靠前发力态势。下一步,仍需立足长远确保专项债加力提效再上新台阶,更注重提升效率和防范风险。
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以及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消费、投资等领域亮点纷呈,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也应看到,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但民间投资增长仅为0.6%。为进一步稳预期、提信心,宏观政策仍需积极有为、靠前发力,专项债仍需保持较大规模、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影响,专项债持续保持高位,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但去年专项债余额攀升至20.7万亿元,其效率和风险不容忽视。而与此对应的,债券还本付息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性基金预算,去年该项收入规模为7.8万亿元,比2021年下降20.6%,预计一段时期内受房地产市场影响难以恢复高速增长趋势。此外,从各地审计情况看,部分地方存在“包装发债”、收益不及预期或过度依赖再融资等问题。故而,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专项债既要助力稳增长,又要兼顾长远效率和风险。要加强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除关注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外,下一步还应提升专项债投资拉动力,并将重心适当后移到资产管理、债务偿付上来。
应从支持范围、资本金使用、项目谋划等方面,切实提升投资拉动力。针对部分地方优质项目储备不足问题,可考虑在现有11个领域基础上扩大投向领域,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质量和成熟度,确保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适度扩大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和实际使用比例,策划好项目配套融资,切实发挥好杠杆撬动作用。在推进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规划,“一盘棋”统筹好专项债项目、产业化项目或民间投资项目,突出专项债项目内部与外部共同投资拉动作用、短期与长期的经济促进效果,提升其长期供给效率和资产质量。此外,进一步谋划一批外溢性高、带动作用强的专项债项目,贯通配套融资及上下游产业链,切实激发和带动民间投资。
要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及运营效率,确保高效运作和收益如期实现。鉴于部分地方“重建设、轻运营”问题,且大量融资平台承接了专项债项目,要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项目单位的主体责任,强化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聚焦运营效率、收入实现来完善资产管理,提升“债务—资产”转化效率。未来,应将所有专项债项目形成的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完善相应会计核算,严禁“以拨代支”“一拨了之”等行为,严禁资金挪用,不得将其用于融资平台等企业融资的资产担保、收益质押和还贷承诺等。此外,项目单位应切实做好降本增效、开源节流工作,提升资产运营维护效率和预期收益。必要时,可以通过委托运营、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运营商提高项目市场化收益或专项收入。
还应加强预算管理、偿债备付金以及风险化解方面的探索,积极应对债务偿付风险。一方面,做好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衔接,明晰偿债资金来源,落实收入归集和专户运营以及偿债计划。加强项目收益管理,将项目实现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专项收入全部缴入国库,并结合项目现金流优化还本方式。另一方面,鼓励地方在确保当年还本付息资金需求后,从相关收入中提取一定或差异化比例来注入偿债备付金,构建跨年度平衡和本息兑付保障机制。可从项目收益、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国有资产处置、国有资本上缴收益等方面按适当比例计提,在确保偿债资金安全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资金投资和运营,确保其保值增值。
吉富星(来源:经济日报)
吉富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最高检:检察公益诉讼能够协同多元主体发挥激活、补漏、兜底作用
- 长春金融法庭设立一周年:促金融纠纷源头治理
- 创多个纪录!A股成交2.6万亿
- 广东累计投入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资金317亿元
- 中国(山西)—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经贸、投资合作交流会在太原举行
- 12月13日至16日中东部又将有大范围雨雪及寒潮天气
- 广汕高铁开通首日 智能复兴号动车组将惊艳“亮相”
- 台湾女中医博士扎根大陆十余载:希望用现代科技探索并记录中医精髓
- 【民生调查局】菜还没上,筷子先花了两元,“餐具费”是否应该收取?
- 歌手平安担任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将继续努力
- 引导科创和金融“双向奔赴”
- 迎接第六届进博会,上海准备好了
- 太原武威“高铁牵手”:文旅合作共谋发展
- 一部“奇书”何以引发关注狂飙?
- 降温直抵华南!新一股冷空气将发货 北方多地迎初雪江南气温破冰点
- 1400多家展商将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展示畜牧业发展趋势
- 辽宁省侨界共探新质生产力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侨动力”
- 深入发掘古文字思想文化内涵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举办
- 广州市大佛寺复建工程落成
- 新疆麦盖提:加工企业生产忙 红枣产业助增收
- 热门推荐
-
- 高校院所去年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突破2000亿元
- 1000天 运城青春加速度
- 进口商品迎来“商品条码”时代
- 菲律宾塔阿尔火山发生蒸汽喷发
- 2023低空经济发展大会达成合作项目36个 总投资321亿元
- 琼州海峡春节假期车客单日流量创新高
- 5.35亿年前“五环”状化石揭示已知最早环神经动物肌肉系统
- (经济观察)年底“冲刺”前中国经济现积极变化
- 美西方持续拱火俄乌冲突 匈牙利总理直言“战争解决不了问题”
- 今年前三季度湖南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77倍
- “在场——王式廓艺术扶持计划暨第六届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将启
- 普京:俄对乌军事情报指挥部实施打击
- 南海开渔期间琼州海峡省际客滚运输将停运10小时
- 青海茫崖花土沟至新疆若羌客运班线开通
- 昌九高铁庐山桥梁群跨高速公路连续梁全部合龙
- 多地充电费突破2元/度 实探风波中的充电站
- 粮食安全背后的“水力量” 看灌区新建改造如何“水到渠成”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G20合照发布后,网友发问:“拜登去哪了”?
- 新西兰将担2025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及中国国际教育展主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