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将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徐婧 陈杭)北京今年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创建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制定北京长城保护条例,建成开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
这是记者从14日开幕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的。
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4年,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北京中轴线申遗圆满成功,世界文化遗产达到8处、居全球城市首位。北京以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社稷坛、太庙恢复原有建筑格局,先农坛神仓、庆成宫向社会开放,完成钟鼓楼周边等街区整治,实现中轴线南段景观御道贯通,壮美有序的城市景观日益彰显。
殷勇表示,2024年,北京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稳步推进,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完工;试点推行20家博物馆延时开放,新增15家备案博物馆和29家类博物馆。
2021年12月,北京琉璃河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出土的文物。(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殷勇指出,北京今年将制定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中轴线文化阐释与国际传播,创建中轴线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制定北京长城保护条例,建成开放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办好北京国际非遗周。
殷勇表示,北京今年将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优化博物馆等场所预约机制,加强科技赋能文化产业,促进文创园区差异化集约化发展;加强国际传播效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提升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音乐节等品牌活动影响力。(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苏徐州举办第二十六届投资洽谈会 签约53个项目“吸金”1040.2亿元
- 第八届中德汽车大会在慕尼黑举办
- 台风“云雀”致福建多地暴雨 南靖土楼景区闭园
- 土耳其大地震对能源市场有何冲击
- “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海西宁举办
- 中国南海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整装成果发布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在出口货物中查获夹藏古生物化石
- 国家统计局:中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
- 云南楚雄建成和在建光伏装机规模达1051.36万千瓦
- A股节后首日收涨,沪指站上3400点再创年内新高
- 2025年铁路春运启动 国铁沈阳局预计发送旅客2260万人次
- 中国首份对塞尔维亚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在江西签发
- 北京台湖演艺小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打造副中心演艺明珠
- “云核查”“无感审批” 江西南昌创新服务模式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
- 宁夏银川一学生地震时“逆行”帮助同学 受学校重奖
- 江苏计划到2025年正式启动气候适应型试点城市建设
- Sora全网爆火,影视行业在瑟瑟发抖?
- 欧盟推新计划要强化投资审查,专家:将对中欧多领域造成负面影响
- 建设湾区算力中心 韶关何以“胜算”?
- 热门推荐
-
- 马来西亚政府提交明年财政预算案 支出规模再创新高
- 艺术焕活古建空间 2024北京古建音乐季开幕
- 事关京津冀三地发展,这场发布会信息量极大
- 中新真探:夜尿频多就是肾不好吗?
- 泰国首家私立大学格乐大学庆祝建校71周年
- 贵州“村超”现场迎来藏族球队:以球促交流
- 东方雨虹第17届文化艺术节圆满收官
-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工人受伤离职该谁担责?
- 北京台胞观看音乐剧《逐梦》:大陆高铁发展历程令人振奋
- 2025年金价还会持续走高吗?
- 广东首条中低速磁浮旅游专线轨排全线贯通
- “气候经济学之父”呼吁:抓住COP28最后的“机会窗口”!
- 法国总理贝鲁视察马约特岛查看灾情 推出援助计划
- 《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我们在逐渐拉近与好莱坞的距离
- 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最高的柳湾特大桥21号主墩封顶
- 起亚中国电动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 专家:美菲合谋搅局南海局势,终将自食恶果 | 图览
- “北约每天24小时侦察俄罗斯”
- 《你好 大湾区》全球融媒传播在伦敦启动
- 这个非洲国家面额最大的纸币上,为何印着中国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