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文创“出圈” “文博热”再升温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应妮)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到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再到甘肃省博物馆的“甘肃(不)土特产”系列,或精美,或谐趣,或丑萌……2024年,花样百出、不断“出圈”的文创,为“文博热”再添一把柴。
若论2024年博物馆文创的顶流,大概非凤冠冰箱贴莫属。
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原型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文创产品,因与馆藏知名文物元素关联紧密、选材考究、设计新颖、功能实用以及价格适中,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现象级的爆款产品。首批3000件“木质凤冠冰箱贴”一天半内就销售一空,短短4个月售出17.5万余件。随后推出的“AR金属凤冠冰箱贴”,开售当天2小时就售出2300件,上市2个月售出35.5万余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共计销售超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当之无愧的“销冠”。接受采访时,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廖飞一连说了三个“没想到”。
此后,该馆乘势而上开发了笔记本、化妆镜、徽章、毛绒玩具、钥匙扣、马面裙、咖啡等10余款凤冠系列产品,同系列文创销售总额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下同)。
从事文创开发近20年的廖飞,亲身经历博物馆文创从1.0到3.0的迭代。在他看来,凤冠冰箱贴能走红首先是IP有知名度,其次设计要符合当下审美理念,更重要的是工艺要足够精美,做出和现有产品不一样的东西,做到时代价值、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相统一。“每一件产品的诞生,我们团队都当成一件未来的爆款来打磨、研究、开发。”
在不少博物馆,文创商店已成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门票免费,买文创花大几百元已近乎常态,网友笑称,“没人能空着手走出一家博物馆”。继考古盲盒大热之后,河南博物院又推出妇好鸮尊立体拼装积木,上架以来一“木”难求;苏州博物馆出品的吴王夫差“胖宝剑”毛绒玩具,俘获了不少年轻人的心;在甘肃省博物馆“过家家”式购买“麻辣烫”毛绒文创,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直接“火出圈”。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博物馆文创的“出圈”反映了一个大趋势,即“国潮”的兴起和热络,骨子里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自觉和自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指出,文创是博物馆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教育等核心功能的重要拓展。一方面它提供了情绪消费的价值,如各种爆款的冰箱贴作为伴手礼或纪念品送亲朋;另一方面是文化与创意融合带来的独特文化吸引力,如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黄芪玩偶挂件,表情可爱的同时,喜“芪”洋洋的谐音将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融为一体,赋予文创产品更多传播效能。
在今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19个新职业中,文创产品策划运营师位列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文创从业人员已超百万人,文创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相关人才需求持续增加。
如何在追求创新与市场接受度的同时,确保文创产品不失其文化底蕴?向勇认为,讲好博物馆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应是博物馆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故事的讲述者是文物专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编剧、作家、设计师等多种角色的融合,这对文创从业人员亦是很高的要求,让观众通过文创产品关注到文化本身,这才能实现观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俄亥俄州一火车脱轨引发火灾 现场浓烟滚滚
- 新一轮强降雨侵袭黄山 公安机关紧急救援
- 国家能源局:1-4月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4.1%
- 美媒:美国半导体公司仍希望进入中国市场
- 岸田政府“火线”选边越跑越偏
- 广西桂林台胞欢聚一堂迎中秋
- 11月18日央行开展172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渤海油田首口超深井诞生 井深6088米
- 广州新增直飞日本福冈航线
- 来新疆博斯腾湖 一起解锁池沼公鱼冰湖捕捞
- 首都机场2024年春运预计运送旅客720万人次
- 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体系
- 俄称打击乌军人员装备 乌称击退俄军进攻
- 中老边境磨憨口岸迎暑期出境游热潮 单日验放超5000人次
- 对话中青年海派艺术家:东学西“技” 西学东“意”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江西林改第一村”走出绿色富民路
- 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
- 梁朝伟:把努力看成当然 把幸运看成感激
- 广西畅通“桂果”供应链 举办“桂字号”秋冬水果产销对接活动
- 国际护胃日:专家提醒科学护胃,警惕胃病年轻化
- 热门推荐
-
- 平遥古城旅拍方兴未艾 规范秩序促行业良性发展
- 百姓身边无小事!这些民生保障充满了人情味→
- 国内首个电力CT连接型管片盾构隧道项目掘进突破百环大关
- 苏罗维金被查?被捕?佩斯科夫:建议问问国防部
- 重庆渝遂高速复线缙云山隧道左线贯通
- “试验田”里硕果丰 “数读”上海自贸区十周年
- 国家二级运动员变身森林消防员: “蓝朋友”伊斯图请入列
- 文化史中的传统人文精神传承
- 俄罗斯留学生成新“广府人”:喜爱“猪脚姜” 分享汉语学习“秘籍”
- 黄牛领“年薪”村民成“演员” 华媒点赞湖南古村落保护利用
- 杨凌农高会首次举行“四新”成果集中发布活动
- “大数据”告诉你:成都人最爱的菜是莴笋
- 阜淮铁路全线首个连续梁零号块顺利浇筑完成
- “投资山西·三大经济圈全媒体记者山西行”活动在太原启动
- 山东掀起乡村文化活动热潮 “好戏连台”丰富民众精神生活
- 印尼大选落幕 佐科路线或将延续
- 韩国警方动员首都圈地区刑警参与抓捕尹锡悦
- 釜山世乒赛团体赛打响国乒力争双冠
- 2023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9月7日至8日举行
- 聚焦灾害风险防范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演练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