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 三宝 三匾” 领略三千年晋祠魅力
央广网太原12月18日消息(记者 郎麒)12月17日,“万里山河路”暨第十九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网络主题活动在太原启动,当日,记者团走进拥有三千年历史的晋祠,感受其辉煌壮美的文物古迹和璀璨绚烂的历史文化。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它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唐、成熟于北宋、扩展于明清,是一部记载着三晋历史的“线装书”。
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现存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古建筑98座,彩塑114尊,铁质文物19尊,壁画907.2平方米,楹联匾额219幅,碑碣石刻444通,馆藏文物40982件,古树名木122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树29株。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为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晋祠“三绝”
宋代彩塑的杰出代表——侍女像。宋代彩塑侍女像突破了宋以前宗教造像的模式,成为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写照,是按照封建社会的宫廷制排列的,是宋代皇室生活的缩影,展现了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女性形象,她们个个眉目传神,形态潇洒,栩栩如生,开创了雕塑艺术写实作品的先河。它不仅是中国雕塑史上唯一反映宋代宫廷人物的造像,而且是中国雕塑史上艺术高超的罕见精品,被誉为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艺术作品之一,在中国雕塑史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千年晋祠的“见证者”——周柏。周柏长于圣母殿右侧,18米长的周柏向南倾斜生长,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树叶披覆在圣母殿顶,树干粗壮,得几人才能合抱,像一条横卧的巨龙,因此有“卧龙柏”之美誉。经科学测定,此树已有二千九百九十多岁。在晋祠,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苍松、翠柏、古槐等尚存二十余株,它们和古柏一起见证着晋祠的悠悠历史。
流水如碧玉,永锡难老——难老泉。难老泉自地下约5 米的岩石中涌出,常年水温保持在17摄氏度,清澈如玉,泉名取自《诗经》名句“永锡难老”。难老泉水世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因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水温恒定,水质优良,所以晋水培育出的晋祠大米,米质晶莹,颗粒饱满,吃起来口感香醇,回味无穷。
晋祠“三宝”
宋代建筑代表作——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大殿檐柱侧角升起明显,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圣母殿基本上遵照了《营造法式》的定制,表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为我国古建国宝。
中国最早的水陆立交桥——鱼沼飞梁。鱼沼飞梁西依圣母殿,东邻献殿,初建在北魏之前。飞梁的形式古朴,横跨于鱼沼之上,借以观赏景物,南北东西四面伸长,如鸟之振翼欲飞状,是中国少有的一种十字桥梁形式,被誉为中国最早的水陆立交桥。
外观玲珑似凉亭——献殿。献殿是给圣母殿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重修。献殿高9.75米,其梁架节省材料且坚固,斗拱结构疏朗,外观玲珑似凉亭。
晋祠“三匾”
“难老”匾。“难老”匾是难老泉亭的匾额,长1.45米,宽0.7米,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医学家、书画家傅山所题。“难老”二字出自《诗经》中“永锡难老”,意味生生不息,青春永驻,其用笔苍劲,颇具神韵。
“水镜台”匾。水镜台是一座古戏台,悬挂匾额“水镜台”。“水镜”之名取自《汉书》名句“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寓意为人世间的善恶忠奸尽人皆知。此匾由清乾隆翰林、著名书法家杨二酉所题,书体清秀,笔力遒劲。
“对越”匾。对越坊悬挂匾额“对越”。“对越”二字出自《诗经》中“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匾相传由太原县举人、书法家高应元所书,“对越”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山岳嵯峨,棱角俏丽。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三季度中国民航业总体运输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
- “乡间摆渡”甘肃味道 “甜蜜”产业助民众增收“钱”景广阔
- 网约车被运政部门追赶致2死1伤?西安警方辟谣
- 欧洲旅行商参访香格里拉 冀流量互通资源共享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我本是高山》有感
-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 全国护肤日:50+人群不仅要注重保养皮肤,也要关注免疫力
- 粤甲战罢六轮 三队挺进四强
- 春节假期 东航C919客机累计运送旅客9670人次
- 从非遗到潮课 南京青年追捧“夜校”一课难求
- 北京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 “两区”建设三年落地近50项全国突破性政策
-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将于6月6日正式出坞
- 浙江助残新政透视:支撑残疾人追求美好生活
- 中国民航11月货运规模创历史新高 连续4个月超疫情前水平
- 以军连续三天空袭加沙地带
-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
- 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
- 西藏定日地震已发放棉服18万余件、搭建5152套板房
- 中国南方首票锰硅合金期货交割正式上线
- 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正式组建
- 热门推荐
-
- 浙江“木艺三代”玩转文创设计 让远古文物“活”起来
- 一渔船在韩国西部海域倾覆 船上8人全部获救
- 广东51个县区启动防汛应急响应 全省组织提前转移86524人
- 海关总署:中国扩大进口取得突出成效
- 想把药物精准送至患处?吃了这个微纳载药机器人
- 邮储银行ESG贷款助力东盟国家来华投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 马来西亚将主办2025年“世界旅游日”
- 在成都遇见未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口号公布
- 长沙岳麓区教育局:校党总支书记和涉事教师停职
- 上海加大力度为中小企业“减负” 预计年新增减负超1170亿元
- 文化交流推动中老文明互鉴
- 线上线下文化游 2024年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 夏季达沃斯论坛嘉宾代表陆续入境抵达辽宁大连
- 国际观察:中马经贸合作助力中国东盟互利共赢
- 国际热评:一张长图,细数中国“朋友圈”有多热闹!
- 太行山中小城山西长子:大棚蔬菜采摘忙 乡村振兴好“丰”景
- 北京9月15日起启动流感疫苗接种 针对不同人群分批次开展
- 彭勇:中华文明何以能“百川归海”?
- 联合国前高官:取经“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世界”
- 陕北说书艺人熊竹英:坚守32年“中式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