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在上海启动
中新社上海9月28日电 (记者 王笈)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28日在上海正式启动。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中国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预计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经过连续多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初步探明这是一艘清代同治时期的木质帆船。
2022年11月25日,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装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平稳进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2022年11月,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各方力量,采用“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成功将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并迁移至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存放。
长江口二号古船项目转入考古和现场文物保护阶段后,上海博物馆等单位针对古船持续开展了古船沉箱支撑、温湿度与微生物监测防控、裸置文物应急保护、常态化考古测绘等相关工作,在古船沉箱上部建立古船临时保护舱,对古船形成实时、完整的环境监测与调控闭环。
古船保存现场还设计建造了总建筑面积3671.17平方米的专用考古工作站,于2024年8月正式竣工。考古工作站配置了覆盖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环境的多功能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系统,主要包括可开合智能保护舱、综合考古发掘平台、文物保护实验室三大模块,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先进、体量最大的智能化考古专用工作站,填补了中国超大型水下文物实验室考古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试掘工作计划持续至2025年1月,发掘区位于古船南端,布设4个探方,面积约为124平方米,深度约3米。考古试掘遵循从上至下、由晚至早的原则,以探方、船舱为基本工作单位,船体内外同时向下发掘。(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船闸闸室首块输水廊道封顶
- 安徽芜湖:低空经济加速“起飞”
- “5G Advanced”网络技术助力香港建设智慧城市
- 市民出行热情高涨 深中通道首个黄金周通行“大考”进行中
- 代表委员为预制菜产业建言献策
- 从“边缘”到“前沿” 川渝高竹新区跨省域同城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 高温如何影响大脑思考
- 解密南宋历史:还原皇陵地上建筑 披露皇帝丧仪流程
- “一键下单”,民生诉求速办(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银发经济”观察:如何快乐优雅地老去?
-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 从拥抱树木中获取“能量” 沪上年轻人迷上解压新招
- 澳大利亚悉尼中学生参加“茶和天下”雅集文化体验活动
- 上海崇明东滩“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的水鸟物种数”逐年增长
- 让少年健康奔跑 天津开展青少年“三姿”筛查
- 墨西哥众议院批准立法 以实行普选法官规则和程序
- 山东临沂第十三届沂河体育节举办
- 国家发改委:欧盟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将加剧其化石能源依赖
- 全球首台管片构件智能拼装机器人研制成功
- 易地搬迁之后 如何走向乡村振兴
- 热门推荐
-
- 狂揽27金14银3铜 “中国力量”继续称霸亚洲举坛
- 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在苏州闭幕
- 有效防重症!中国持续鼓励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 山西多地举办年货节促消费、迎新春
- 中消协发布2023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 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美丽中国”主题科普活动举办
- 单霁翔新作为恩师吴良镛立传
- 各地增植补绿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 挖掘壁画传统 激发创新活力
- 节前迎来“指数红”的期待还可以有
- 屯了酸菜牛肉面的律师,把康师傅告了,索赔1万
- 宁夏高院首次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
- 浙江县域观察:千年古镇打造非遗盛宴 国潮启动经济新引擎
- 探索现代化综合高中建设实现高中教育扩优提质
- 种植牙集采后,为何“多拔多种”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
- 西安机场“五一”假期运输旅客65万余人次
- 古叙利亚文明,从一件眼线膏容器谈起
- 上海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范围精确到区
- 兰州一公交车刹车失灵致多车相撞 目前已致4人受伤
- 上海数据交易所着力推动长三角数据交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