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20年生生不息的青春
400年的《牡丹亭》,20年的“青春版”,迄今演出近500场,80万观众。《牡丹花开二十年》详细记录了青春版《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至今的20年历程。
——————————
抗战胜利后,白先勇在上海,随家人到美琪大戏院看梅兰芳、俞振飞演出《牡丹亭》的一折《游园惊梦》。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昆曲,冥冥之中,好像有一条情索把他和昆曲绑在一起,分不开了。那一年,白先勇9岁。
1966年,29岁的白先勇开始写《游园惊梦》的小说,一边写,一边听梅兰芳的唱片。唱到《皂罗袍》那一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得他整个心都浮了起来。
1987年,白先勇受邀到复旦大学做访问教授,他至今难忘当时看到的一场上海昆剧院推出的全本《长生殿》,“没想到‘百戏之祖’昆曲居然重返舞台,大放光芒”。
这几个片段,都为后来“青春版《牡丹亭》”的诞生作了“前情提要”。白先勇新书《牡丹花开二十年》近日出版,详细记录了青春版《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至今的20年历程。
“文革”后,昆曲逐渐复苏,但进入21世纪后,又有式微的危机:观众老化,演员断层,表演方式、舞台美学都过于陈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白先勇曾和有心推广昆曲的朋友们讨论,如何纾解昆曲危机。他们认为,演员传承是当务之急,要制作一出经典大戏,培养一批年轻演员接班;其次,以青年演员吸引青年观众,尤其是高校学生,“没有青年观众,一种表演艺术不会有前途”。
白先勇说,之所以选中《牡丹亭》,是因为这出戏本身就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容易被青年观众接受。“我们把这出戏定名为青春版《牡丹亭》,象征着昆曲生命,青春永存。”
苏州昆剧院的“小兰花班”成员俞玖林、沈丰英,成为柳梦梅、杜丽娘的扮演者;白先勇又请出了“巾生魁首”汪世瑜、“旦角祭酒”张继青,一位担纲总导演,一位专门教导沈丰英。白先勇请这两位昆曲名家收徒弟,举办传统的拜师礼。两位大师最初有点疑虑,“是否有点封建”,但白先勇坚持,就是要恢复古礼,才显得隆重庄严。
2003年11月,几个“小兰花”行拜师古礼,礼成,张继青眼眶都红了。此后,师父倾囊相授,把一生的绝活都传给了众弟子。青年演员也经受住了“魔鬼训练”。俞玖林回忆,2003年的训练使得他“肌肉燃烧”“骨骼撕裂”,走“跪步”,膝盖磨出血来;沈丰英跑“圆场”(戏曲表演动作程式,演员在舞台上所走的路线呈圆圈形,称为圆场——记者注),跑破了十几双鞋子。
敲定了演员,剧本、服装、舞美、灯光也都忙了起来。
《牡丹亭》多年来的舞台演出总偏向女主角杜丽娘,男主角柳梦梅沦为次要。白先勇觉得,这不符合汤显祖的原意,和汪世瑜讨论,改成“生旦并重”。有些经典折子戏,演来演去一成不变,比如《惊梦》,演到两情相悦,十分收敛拘谨。白先勇建议“青春版”不妨放宽一些,汪世瑜赞成这个想法,设计了许多缠绵的水袖动作,配合优美舞蹈,把一对青年恋人的炽热爱情释放出来。
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之美,至今为人乐道。200多套戏服,都是设计者亲自到苏州挑选绸缎,寻找老绣娘,由她们一针一针绣出来的——手绣的花朵才有层次感。
“青春版”的另一个亮点是花神,在传统演出中,花神只出现两次,在“青春版”中则出场5次。花神穿上亮丽的服装,翩翩起舞,满台姹紫嫣红,时刻提醒观众:《牡丹亭》是一则最美丽的爱情神话。
白先勇说:“我们的大原则是,尊重传统但不因循传统,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昆曲的四功五法,我们谨守传统;但剧本改编、服装、舞美、灯光,则往21世纪舞台美学方向调整。我们相信,一出戏如果不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观,就无法被观众接受,尤其是青年观众。”
台北、香港、苏州、杭州、北京、上海……2004年,白先勇带着青春版《牡丹亭》南下北上。在白先勇看来,“昆曲进校园”是推广昆曲的核心策略,“昆曲文本文雅,唱词皆是诗句,观众须有一定文化水平才能欣赏,于是高校学生便是我们最需培养的观众了”。
仅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青春版”就先后演出4次。200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演出时,大礼堂的座位1800个,学生涌进来3000个。没有座位的学生,就规规矩矩地坐在两旁走廊的小板凳上。白先勇感叹:“理工科的学生看昆曲看得如此入迷,也是一番奇景。”
当时媒体的报道,有一个标题是“青春版《牡丹亭》令戏迷年龄普降30岁”。校园巡演的轰动,白先勇认为,固然由于昆曲本身的高妙,时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1世纪初,改革开放已经历20多年,中国经济起飞,同时西方文化大量闯入中国,这批在安定环境中成长的青年学子,正在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让他们猛然发觉,原来自己的传统文化竟然有这样精美的艺术、这样动人的情感。”白先勇说,这是一种集体的文化觉醒。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演出时,学生起码95%以上都没看过昆曲;12年后的2017年,北京16所高校38名学生,已经可以组成校园版《牡丹亭》的戏团到处巡演,连乐队也由14名学生构成。
“这些青年学生在台上表演时,脸上绽放出一种遮掩不住的骄傲、自信、喜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表演一种高难度的艺术,他们正在传承中国文化中的瑰宝。”白先勇说。
2006年的美国之行,2008年的欧洲之行,青春版《牡丹亭》的“西行”,也都大获成功。白先勇记得,2016年,青春版《牡丹亭》赴希腊雅典演出,此前,雅典从来没有见过昆曲。演出地在一个古老的露天剧场,建于公元前6世纪,现在只剩下一排高耸的“断井残垣”。演到《离魂》一折,杜丽娘披着大红曳地数丈长的披风,一步一步走向古希腊的历史废墟,那是一幅惊心动魄的景象。
400年的《牡丹亭》,20年的“青春版”,迄今演出近500场,80万观众,其中六成是年轻人,且以高校学生为主。台上永远年轻的杜丽娘和柳梦梅,台下一代一代的年轻观众,这是昆曲的源远流长,也是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
不久前,88岁的白先勇入驻了一个年轻人云集的社交媒体,分享关于《红楼梦》《牡丹亭》,以及文学的故事。青春,和文学、艺术一样,从来无关岁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于5月15日正式卸职,他将接棒
-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叶嘉莹逝世 享年100岁
- 联合调查组进驻!重庆燃气与控股股东华润燃气股价大跌
- 中越边境云南马关:农村污水治理显成效 村民钱包“鼓起来”
- 10分钟搭建一间 第一批活动板房将在定日县震区投用
- 大连海事大学学生海上训练途中勇救落水者
- 山西闻喜:四人多次潜入三米多深湖水勇救落水学生获表彰
- 不满政府向以色列出售武器 一名英国外交官辞职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
- 专家学者齐聚山西灵丘共话县域绿色低碳发展
- 国际识局:日本自民党公布选举日程 首相角逐“乱战”已至?
- 三峡升船机检修工作稳步推进
- 广西车企邀请菲律宾客户“回娘家” 感受中国制造魅力
- 粤东海域1014艘免休渔船全部在港避风
- 冷空气继续影响内蒙古东北等地 “银杏”将转向西南方向移动
- 国内首个卡拉瓦乔主题展在沪开幕 多幅意大利国宝级画作首次在华展出
- 平遥国际电影展“山西元素”愈加醒目 助推山西影视蓬勃发展
- 赣南脐橙时隔十余年再闯加拿大市场
- 最新研究:补充亚精胺可改善小鼠生育力 或助延长生殖寿命药物研发
- 医保全国联网解决看病难题
- 热门推荐
-
- 满洲里铁路口岸运量突破2500万吨 创十年来历史最高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全国工商联:为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服务
- 十一黄金周本地游、周边游是主流,高星级酒店关注度上涨130%
- “小破球2”香港首映!刘德华分享拍摄秘辛
- 五组数据透视广东“双节”消费强劲动能
- 科技视点:更加通用的人工智能有望实现
- 看智慧供应链,如何串起成百上千的零部件
- 助文旅增色幸福“加码” 湖南旅发大会敲响“千年石鼓”
- 柬埔寨致力推动“经济外交”促进与各国合作发展
- 鄱阳湖跌破极枯水位后继续走低 巡护队给长江江豚“加餐”
- 关于雪糕添加剂的六大疑问,你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 中赫集团副总裁葛颀:听藏族小朋友喊“北京国安”非常激动
- 云南99.43%的公安事项实现网上可办
- 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合肥恳谈会举办
- 城心养老2.0发布 第三届中国保险养老融合与发展论坛举行
- 广东将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 马路为何变“溜冰场”?洒水作业研判不可“打滑”
- 中国青少年影视教育最新成果亮相戛纳
- 刘祯:直播成为地方院团传播歌舞艺术的第二空间
- 外媒:叙反对派武装宣布在首都大马士革实施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