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糕添加剂的六大疑问,你要的答案都在这里
“钟薛高31℃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日前冲上热搜。有网友质疑产品是不是添加剂太多了,还有网友认为 “吃雪糕等于高价吃卡拉胶”。
7月4日,新京报记者购买4款雪糕、冰淇淋样品,放置在27℃的室温下进行1小时观察实验。结果显示,4款样本放置1小时后均已融化,比如钟薛高与可米酷的稳定剂种类数不同但样本融化速度相当。
食品添加剂越多雪糕越不容易化?雪糕里的增稠剂、稳定剂是否影响健康?雪糕一定会化成水?吃雪糕拉肚子是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吗?围绕与雪糕食品添加剂相关的六大疑问,我们采访后得到如下答案。
一问:食品添加剂越多雪糕越不容易化?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多年前网上就有传言称冰淇淋、雪糕不容易化是因所含添加剂较多。对此,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成员阮光锋曾发文指出,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都有利于增加雪糕、冰淇淋的抗融性。有研究分别添加不同量的乳化剂和稳定剂对冰淇淋进行分析显示,在稳定剂浓度分别是0.4%、0.45%、0.5%时,浓度为0.45%的冰淇淋抗融性最好。在一定工艺条件下,适当添加稳定剂可以防止产品过快融化,“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并不像大家认为的越多越好,实际使用还要考虑工艺条件及成本等因素。”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日前发文称,雪糕、冰淇淋的融化速度不是判别产品好坏的标准。影响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和配料成分有关。比如钟薛高海盐雪糕中的产品配料表显示,其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碳水等)大概有40%左右,“化得慢正常”。如果没有什么干物质,反而会化得快,比如用糖精、香精、色素等做的冰棍。增稠剂在延缓融化速度方面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二问:雪糕里的增稠剂、稳定剂是否影响健康?
据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成员阮光锋介绍,乳化剂能提高雪糕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这样在凝冻的时候才不会形成不均匀的冰碴。它还能抓住原料中的脂肪小颗粒,锁住微小的气泡,最终形成柔软细腻的口感。增稠剂可让原料显得更黏稠,常用的包括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胶等。它的作用是在凝冻的过程中改变水的结晶形态,也能使融化的雪糕仍然黏附在表面,而不是滴得到处都是。
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者云无心告诉新京报记者,雪糕里的食品添加剂,一般会用到增稠剂,也有一些乳化剂,在国家标准里一般规定为“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没有限量,这意味着企业生产中可能用到的量远远低于对健康产生影响的量。从企业角度来说,使用过多的增稠剂也没有必要,一是原料本身并不便宜,二是增稠剂添加过多后,会导致食品过黏无法操作,因此添加量一般仅在千分之几。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对于稳定剂、增稠剂,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未限定在雪糕、冰淇淋中的使用剂量。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包括瓜尔胶、果胶、槐豆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卡拉胶、磷脂、明胶、琼脂等。
在稳定剂使用量上,据昆山曼氏食品研究所蔡云升发表的《冰淇淋生产中的稳定剂、乳化剂及复合乳化稳定剂》论文,明胶在冰淇淋中的使用量一般为0.5%左右,瓜尔胶的使用量一般为0.15%-0.25%。
另外,有媒体探访在小市场里看到有商户销售的卡拉胶是三无产品,引起消费者对雪糕里卡拉胶的来源疑问。对此,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者云无心认为,企业用何种原料,取决于监管政策,“不能说胡同口买个包子坏了,就说市场上所有包子都有问题。”在小摊上买到三无产品,就说企业用三无产品,“是没有逻辑的”。市场上存在三无产品,与生产企业用什么产品,没有直接关系。
三问:雪糕里的食品添加剂都是化学合成品吗?
昆山曼氏食品研究所蔡云升发表的《冰淇淋生产中的稳定剂、乳化剂及复合乳化稳定剂》一文中提到,稳定剂的种类很多,分天然和合成两大类,从其性能可分为增稠类和胶凝类,有的有增稠能力,有的有形成凝胶能力,有的兼而有之。冰淇淋生产中常用的稳定剂有明胶、海藻酸钠、卡拉胶、槐豆胶、瓜尔胶、果胶、黄原胶、结冷胶、罗望子胶、亚麻籽胶等。
其中,明胶是最早用于冰淇淋的稳定剂,其由动物的皮、骨提取制成的胶原蛋白质,可以保持产品柔软疏松、光滑细腻。卡拉胶是由红藻类海藻中提取制成,对冰淇淋浆料的稳定性好。槐豆胶由角豆树种子胚乳部分提取制成,吸水性好、黏度高、假塑性好、耐酸性强,有较好的蛋白稳定作用。瓜尔胶是由瓜尔豆种子的胚乳提取制成,特点是水溶性好、吸水性强、黏度高、老化时间短,与其他胶体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日前发文称,增稠剂在雪糕、冰淇淋中的使用十分常见,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变冰晶构造,参与形成松软的口感,同时可以增强产品质地的稳定性,延缓融化速度,外国冰淇淋配方绝大多数也加增稠剂。目前国家批准使用的增稠剂中带有“胶”字的大约有20种,多来自植物提取,绝大多数是“多糖”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加多了可能会变成果冻而不再是雪糕、冰淇淋,“所以‘长期大量’‘过量服用’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四问:食用香精、色素能不能吃?
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常委钟凯说,食品添加剂是经过评估安全可靠才批准使用。与食品添加剂相比,配料表前几位成分及营养成分表更值得关注。
国标《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几大基本要求,其中首条就是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也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包括: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作为某些特殊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这些规定也适用于食用香精、色素。
五问:雪糕一定会融化成水吗?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成员阮光锋在微博中表示,雪糕没融化成水样,是因为蛋白质含量高,而水含量低跟增稠剂关系不大。增稠剂作用是在凝冻的过程中改变水的结晶形态,也能让融化的雪糕仍然黏附在表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食品是否值得吃,在于它的营养价值如何。至于融化了之后是不是变成液体状态,不是食品安全的评价指标。“果冻在室温下不会变成液体,肉皮冻也不会在室温下变成液体,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安全。”
六问:吃雪糕拉肚子是因为里面的食品添加剂导致的?
一些媒体报道称过量吃雪糕里的增稠剂,会影响消化和吸收,引发胃肠道疾病,对儿童造成锌的吸收不足等。
“很多人肠胃在骤然受冷的情况下会出现肠应激,进而拉肚子。甚至有些人情绪崩溃和压力大时,也会出现肠应激。”云无心对此指出,雪糕、冰淇淋属于低温食品,一些人食用后有可能会产生肠应激,这是低温导致的生理反应,跟产品中的添加剂成分没有关系。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遇见丨“二声哥哥”助推中国食材进入国际高端餐饮界——爱上中餐的法国主厨广坦
- 广西一老人下车被车门带倒身亡 巴士公司通报情况
- 中欧直达!长三角地区发往欧洲“最快航线”诞生
- 第七届希望颂—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在山东曲阜开幕
- 距开幕倒计时30天 园艺界“奥林匹克”即将“花”开成都
- 第六届进博会:约3000家企业签约参展 已发布700余项采购商意向需求
- 耶伦:美与盟友“即将敲定”为乌提供500亿美元贷款计划
- 杭州四地全域开放为智能网联车测试应用区域
- “摇滚先锋”携手“Z世代唱将”唱响广州塔
- 池黄高铁九华山站钢结构天桥吊装完成
- 中津媒体联合采访——共同讲好新时代中非合作故事
- 专家建议,出台相关指引,明确网络主播行业工作时间计算的基本规则
- 上海邀东北游客赴沪观光旅行
- 世行看好中国2023年复苏前景 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 《海洋经济蓝皮书:中国海洋经济分析报告(2024)》在山东青岛发布
- 塞北小城山西天镇:一根“糯玉米”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 “五一”假期广州这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 (投资中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全球领先
- 中国贸促会:7月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环比上升12.6%
- 王毅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 热门推荐
-
- 一批制造业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实施 推动制造精度提升
- 让历史“动”起来、“活”起来 用数字技术弘扬传统文化
- 上海推动古文化廊道资源“串珠成链”
- 中国南航暑运计划增投超1.4万班次
-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连线评论员·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②)
- 西部低空之城空域实验室在重庆梁平揭牌成立
- 专家:须对AI技术进行制度规范和约束
- 英国中国商会金融委员会:巩固中英经贸合作桥梁
- 国际热评:世界都在跳这个舞,这波文化输出没想到!
- 资本下乡如何“投到点上”
- 冬季作业需谨慎 这份企业工厂消防安全提示请查收
- 夜游锦江有多火? 四日内船票被“秒”光
- 西周王朝:最早的中国
- “Z世代”人大代表:数字化赋能中国与东盟水果进出口
- 去年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
- 美涉疆法案,“损人”不“利己”
- 针对近期羽绒制品造假乱象,中羽协发声并发布消费提示
- 8岁男孩不敢睡觉:“有怪兽在追我”
- 推进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改革 河南集采药品已达726种
- 又一超级工程!第一视角体验深中通道